
今日内容来自论文《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商业模式的概念、内涵、体系框架
如何进行商业模式设计和创新
研究成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5分钟 碎片速读
每天一点 精华笔记


论文*1
关键词:商业模式、价值创新、价值创造

作者:范永娟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目前,有关企业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在国内外是一个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在近10年内。现有文献中,对商业模式的含义、结构体系、理论解释和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虽有所研究,但由于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因而对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结构体系、理论范畴缺乏统一的认识,其理论分析框架尚未构建起来,有关模式的研究总体上还属于探索性初级阶段。
本文作者以商业模式这一企业经营中的共性问题作为选题背景。首先从商业模式的概念定义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对其理论追本溯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定义了商业模式的内涵,试图构建了商业模式的体系框架。为提高商业模式的实用性,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创新,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考虑到商业模式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企业经营课题,研究学者更多的是通过研究现有企业从而得出结论来丰富和完善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因此,作者在文中穿插了大量成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例子,经整理分析加以运用,可以更好地为研究工作服务。
文章目录



创新理论

早在1939年,来自奥地利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就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创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商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
他认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企业的经营行为就是不断实施创造性破坏——在打破旧有市场格局中建立新的市场格局﹐新的格局又被看作是下一轮将要被打破的旧格局。他注意到,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破坏旧的结构,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一批又一批企业在创新浪潮中淘汰,一批又一批新的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崛起,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企业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经济就会不断发展。持续创新,持续破坏,持续优化,持续发展,这就是创新的经济发展逻辑。作为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的企业同样如此。熊彼特将商业模式的变革过程归结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也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但他强调的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因而它所说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经济上引入某种“新”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只有当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企业家是在创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总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这种“创新”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作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并把创新赋予企业家来完成。于是,熊彼特将技术进步、企业家活动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
一是引进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制造一种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与过去产品有本质区别的新产品。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采用一种产业部门从未使用过的方法进行生产和经营。
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开辟有关国家或某一特定产业部门尚未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
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即开发新的资源,不管这种资源是已经存在还是首次创造出来。
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如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建立或打破某种垄断。
熊彼特关于“创新”或者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五种情况,可以被看作是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一个雏形。

价值链理论



END

长按关注
点站丨一天看翊点儿
-欢迎投稿加入每日分享-
回复关键词“投稿”丨一起每天读一点儿๑
A Dian a day,论文、报告、好书,
碎片时间,抱团打气,
一起努力每天看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