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历的冬至是12月21日,比2019年提前了一天(12月22日);另一种算法,今年农历庚子年,冬至十一月初七,比辛丑年早了11天(农历十一月十八)。是不是很神奇?

冬至到底是哪天?
为什么冬至节阳历和农历都不是固定的日子?难道每年都要重新计算冬至节到底是哪天?会不会因为算错了冬至的日子,忘记吃饺子,发生冻掉耳朵的悲剧?

冬至可不能忘了吃饺子
对于习惯了每年1月1日是元旦、10月1日是国庆的我们来说,冬至日期的飘忽不定,是不是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眩晕、有那么一点点头大,有那么一点点觉得自己无知?
可能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农历节气的概念还停留在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惯性思维里无法自拔?所以搞清楚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日期如何计算,将会极大提升我们的自信和自信。

中国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是上古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内涵和智慧的积淀。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斗转星移的变化来编制,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根据日长日短的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的时效性。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历法补充。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计算方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对应星座图
二十四节气同阳历之间的换算也有一个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就能够推算出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元纪年的具体哪一天。
计算公式:[Y×D+C]-L
其中Y代表要计算年代的后两位,比如2020年就取20、D是个恒定指数=0.2422、L=闰年数、C是节气和年份计算出的数值。
以今天的冬至来做一次练习
21世纪冬至的C值=21.94
我们来试着测算一下
[20×0.2422+21.94]-[(20-1)/4]=22-1=21
所以2020年的立春日期是12月21日。
(注: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二十四节气的C值列表
按照以上的公式以及每个节气的C值,我们就能够计算出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具体对应日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着计算一下。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关注。

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