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所在的幼儿园发了校服,200多元。
丫丫找我报销。
问她多钱?
她说,200多。
我晕乎乎地发了个200元的转账,丫丫抬高了嗓门,道,是200多!不是200~!
我又给发了100元的转账,丫丫方才满意。
我心想,你是一分钱的亏都不能吃.......
随后,我去阳台拿换洗的衣服,到卫生间洗澡。
昨晚,大亮来找我,我俩在办公室自制烧烤。羊肉是我此前买好了的,放在冰箱里的,一直没时间烤制。
巧了,大亮这一来,洗肉切肉穿串,都是他在弄,我只负责烤,负责吃。怕不够吃,又在美团点了两份凉菜,一份毛豆,一份黄瓜。
完了,我俩醉作一团.......
饭罢了,我晕乎乎地回家,恰巧,丫丫找我要校服钱。
校服,蛮好看。
一件衬衫,一条裙子,外加一个外套。说是校服,完全找不到校服的感觉,跟时尚儿童店里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这让我想起了我读小学时,学校发的校服。
蓝色是主色调,红黄相间。印象中,一套衣服,40元上下。现在看去,实在是太老土了。
但对于当时的乡下娃来说,校服可能算得上最体面的最拿得出手的衣裳了。
走亲戚,或是进城,那校服是要被作为‘正装’出场的。
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不穿校服的学生之一。也不是不穿,而是很少穿。因为,我有非校服衣裳可以穿呐。
那些非校服衣裳,多半是拾我表哥的。
若是冬季来了,姥娘也会为我做件棉袄。棉袄直接外穿,入冬上了身,可能要到来年春天才会脱掉。
一穿,就是整个冬天。
恕我粗鄙,那年月里,我从来没听说谁的衣服穿一天就要换洗的,不都穿个十天半个月或是个把月才换么?
不是不想换,而是压根就没什么衣裳可以替换。
那时节,我大爷在乡下做裁缝。
某年,八九月间,父亲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大爷家,大爷送给我一件细格子衬衫,他自己做的,用的是的确良的料子。
那衬衫,我穿了很多年。做的时候,就偏大嘛。
乡下的整体条件都不好,我家还算是勉强凑合的,且,常常能从亲戚那里弄点衣服。
基于此,我的孩童时代,穿衣方面,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寒酸。
相对而言,班里的其他同学则要寒酸得多。一身校服,恐怕穿个把月,都舍不得脱下换洗。
昨晚,我翻书柜,无意中又翻出小学时的合影,一下便把我的记忆勾了起来。我把照片带到了办公室,手拿照片,挨个跟同事讲述照片里的人的故事。
这些熊孩子,当年看去,是那么地不起眼。不出意料,一辈子也就搁农村呆着了。
那时,并没有出门打工的概念,熊孩子们无非就是等初中毕业,辍学务农,到了年龄,找人说媒,讨个老婆,传宗接代。
男人们无非就是忙时种地,闲时打牌。女人们自然也是忙时种地,而闲时,则绣绣花,做些编织品,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钱,补贴家用。
不知道什么是未来,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多年过去了,没成想,这些熊孩子里,还特么出了几个人五人六的人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