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近终于入冬成功了!在令北方人瑟瑟发抖的南方寒冬来临之前,为了抓住所剩不多的户外运动时间,小游参考了科普书,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了两版植物主题的定向越野游戏任务书,分别是6岁以上的大童版(共14个任务)和6岁以下的小童版(6个任务)。
小游还抓来表姐家的大宝锐锐(四年级)当小白鼠,为大家演示一下如何不费力气 坑骗 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一边运动,一边脑力激荡。
注:不需要专程去找植物园,任务书里涉及的植物都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我们去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湿地公园,任务目标完美覆盖,还不用门票。另外,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和孩子商量好成功通关的小奖励,这样会更有动力完成。
废话完毕,一起跟着锐锐小朋友开始植物园定向越野吧!(本文以大童版为例,小童版难度要低一些)
玩定向越野可不能没有方向感,先从时钟表盘的方位表达开始吧。
“几点钟方向”是军事活动中常用的方位表述法,当双方处于同一方向时,这是最直观方便的方法。
“十一点钟方向”即是左前方/西北偏北方向,小游正想解释时,锐锐小朋友已经往这方向走去了……
深秋初冬落叶到处是,第一关迅速完成。
(每完成一关,就在小册子下方地方格里打个勾,小游当时忘了带笔了……)
第二关,跳起来!
别说3朵,300朵都有,整一片粉红色花海,美呆了!
第三关,重点来了,分辨各种形状的叶子,这也是认识植物的第一课。
椭圆形的叶子是最常见的。
线形叶子可以留意脚下的野草。
鸭掌一样的戟形叶子其实也并不少,我们吃的菠菜就是戟形叶状。
接着则是叶序辨认的一关,本来想着这关挺有难度的,没想到锐锐都给找齐了。
这是三出复叶。
这是羽状复叶。
这是掌状复叶。
像家里常见的发财树盆栽就是典型的掌状复叶。
来到第五关,花形辨别不难,但蛙跳前进还是很消耗体力的(手动微笑)。
像这样,花瓣在同一水平面展开的为星状。
而三角梅这样并非“完全张开”,而是立起来呈敞口容器状的则为杯状/钟状/碟状(此处可放宽要求,相似即可)。
接着走,“找到一片水域”——可不限于山河湖海,一小摊积水也算数哦。
目测来到这一题,娃的电量已明显下降,哈哈哈。
第七关,捡树枝拼星星,是锐锐最喜欢的一关。
灌木丛里有很多掉落的小树枝,但锐锐有意识挑选长短粗细较一致、较平直的来拼,太6了!
小游还多此一举地问锐锐:“拼一个星星要几根树枝?”
锐锐边忙活边淡淡答道,“十根”。
树枝星星,完成!
拼星星时引来了路人赞赏的目光,后面小朋友还接着玩了起来。
第八关,叠石头,同样需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挑选相对四平八稳的石头,还要注意大小搭配。
锐锐同学一溜烟就捡了一块大石头作为稳定的基底。
叠的时候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翻转石头尝试找出更平稳的接触面。
五块石头稳稳当当叠起罗汉,完美!
第九关,找有果实的植物。
锐锐一下子指出一棵树,小游还老眼昏花看不清(被嫌弃),拿手机放大照下来才发现真的是,一枝头小果子。
叶子、花朵、果实都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大树了。
知道你们的市花是什么吗?广州的市花是木棉树哦,不过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
挑战下面这几关时,可以趁机先跟娃科普一下相关知识——植物按生长周期和根茎形态分为草本(一年生、两年生或多年生)和木本(大多为多年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草和大树之分。
木本植物按植株大小和主干形态分为乔木和灌木,简单来说,乔木就是高高大大的树;灌木就是低矮的树丛,没有明显的主干。
木本植物又按生长习性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区别在于是否过冬,是否“掉发”,冬天仍然绿油油的为常绿植物,枯黄的则为落叶植物。
可以引导娃留意植物周围设置的铭牌,以获取相关信息,确认目标。
“您的小宝贝已电量不足”,瞧这弓步跨的,这一周的运动量到位了。
最后一关,寻找菊科植物。
除了查看铭牌,还可以利用黑科技神器——“形色识花”。可以下载App,也可以在微信直接搜索使用小程序。
对着植物拍照,马上就准确识别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属等相关信息。
菊科植物,确认无误!
恭喜你,成功通关【植物园定向越野】!
玩累了,锐锐还拿出小游送的手机显微镜到处“研究”,这小植物学家是当上瘾了!
可以直接看到叶片表面的小绒毛(其实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需要制玻片观察)。
其实,小游本来仅仅是想以植物园为由头让孩子们多点户外运动,而令人惊喜的是,表姐说经过这一次植物园游戏,锐锐在路边看到一些植物时总会脱口而出“羽状复叶”“戟形叶状”等名词,仿佛这个游戏在他心里种下了自然的种子。
大自然这一科目,不如就让游戏来当启蒙老师吧!
(可以关注公众号「亲子游戏大全」,后台回复【植物园】获取任务书打印资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