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人称转换作用_小说中人称转换作用

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

人称专题阅读练习

【阅读目标】

通过阅读指导和训练,弄清文章记叙人称的概念,掌握人称的分类和表达作用,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理

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

【概念阐释】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

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第一人称是指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常用代

词“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与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常用代词“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从第三

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常用代词“他”“她”“他们”等。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

必须一致。无论是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

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阅读技法】

1.注意叙述的角度,弄清人称的变化。

具体来说,第一人称“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

就不是作者本人,大多出现在小说中;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大多出现在纪实

散文中。有的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以第一

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二、明白人称的优劣,掌握人称的表达作用。

一般情况下,叙述人称的运用是各有利弊的。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便于抒情、利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

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便于作者与文中人物或读者情感交流,显得亲切感人,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是常见的写作方法。所以阅读时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并根据叙述人称来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 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

周冬雨

1、我还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

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

2、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继父穿着蓝色的旧棉衣,

将双手搓热

2019-11-25

174人浏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