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格式化硬盘_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管理之基础知识

文件系统管理--Linux运维部落

硬盘结构

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中的存储设备种类非常多,常见的主要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甚至还有网络存储设备SAN、NAS等,不过我们使用最多的还是硬盘。如果从存储数据的介质上来区分,那么硬盘可以分为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和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机械硬盘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数据,而固态硬盘是通过闪存颗粒来存储数据的。

机械硬盘(HDD)

  1. 机械硬盘的物理结构

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机械硬盘。机械硬盘的外观大家可能都见过,那么机械硬盘岔开后是什么样子呢?如图9-1所示。

a2c127aa1d1e12bf36976df32114ff87.png

机械硬盘主要由磁盘盘片、磁头、主轴与传动轴等组成,我们的数据就存储在磁盘盘片当中。大家见过老式的留声机吗?留声机上使用的唱片和我们的磁盘盘片非常相似,只不过留声机只有一个磁头,而硬盘是上下双磁头,盘片在两个磁头中间高速旋转,类似图9-2。

6a301e89dfb5aba368d67351bece920d.png

图9-2

也就是说,机械硬盘是上下盘面同时进行数据读取的。而且机械硬盘的旋转速度要远高于唱片(目前机械硬盘的常见转速是7200r/min),所以机械硬盘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 非常害怕晃动和磕碰。另外,因为机械硬构盘的超高转速,如果内部有灰尘,则会造成磁头或盘片的损坏,所以机械硬盘内部是封闭的,如果不是在无尘环境下,则禁止拆开机械硬盘。

  1. 机械硬盘的逻辑结构

我们已经知道数据是写入磁盘盘片的,那么数据是按照什么结构写入的呢?机械硬盘的逻辑结构主要分为磁道、扇区和柱面。我们来看看图9-3。

a5abafc4964e357fa535befbae0cf397.png

图9-3

什么是磁道呢?每个盘片都在逻辑上拥有很多的同心圆,最外面的同心圆就是0磁道。我们将每个同心圆称作磁道(注意,磁道只是逻辑结构,在盘面上并没有真正的同心圆)。硬盘的磁道密度非常高,通常一面上就有上千个磁道。但是相邻的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会相互产生影响。

那扇区又是什么呢?扇区其实是很形象的,大家都见过折叠的纸扇吧,纸扇打开后是半圆形或扇形的,不过这个扇形是由每个扇骨组合形成的。在磁盘上每个同心圆是磁道,从圆心向外呈放射状地产生分割线(扇骨),将每个磁道等分为若干弧段,每个弧段就是一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是固定的,为512Byte. 扇区也是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

那柱面又是什么呢?如果硬盘是由多个盘片组成的,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那么所有盘片都会从外向内进行磁道编号,最外侧的就是0磁道,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会形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就被支称作磁盘的柱面,如图9-4所示。

012d274908f63f0e96b21daccdf9a4c9.png
图9-4

硬盘的大小是使用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个扇区的大小这样的公式来计算的。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可以理解成为硬盘有几个盘面,然后乘以2;柱面数(Cylinders)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有几条磁道;扇区数(Sectors)表示每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一般是 512Byte。

  1. 硬盘接口

机械硬盘通过接口与计算机主板进行连接。硬盘的读取和写入速度与接口有很大广西。大家都见过大礼堂吧,大礼堂中可以容纳很多人,但是如果只有一扇很小的门,那么人是很难进入和出来的,这样会造成拥堵,甚至出现事故。机械硬盘的读取和写入也是一样的,如果连口的性能很差,则同样会影响机械硬盘的性能。目前我们常见的机械硬盘接口有这样几种。

  • IDE 硬盘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并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也称作ATA 硬盘PATA 硬盘,是早期机械硬盘的主要接口,ATA133 硬盘的理论速度可以达到 133MB/s(此速度为理论平均值),IDE 硬盘接口9-5所示;ac8de538e5d9262b20ada4a292704af1.png
图9-5
  • SATA 接口(Serial ATA,串口)是速度更高的硬盘标准,具备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并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目前已经是 SATA 三代,理论传输速度达到 600MB/s(此速度为理论平均值),如图9-6所示;c247f46b5f9b64b0bc31e70a3df741ac.png
图9-6
  • SCSI 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广泛应用在服务器上,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 占用率低及支持热插拔等优点,理论传输速度达到320MB/s,如图9-7所示;feff22921b6567f2354a1d7bc61f1074.png
图9-7

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和传统的机械硬盘最大的区别是不再采用盘片进行数据存储,而采用存储芯片进行数据存储。固态硬盘的存储芯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另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如图9-8所示。

37be4d4e8b81af39a23d4d5c9a041c3b.png

图9-8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对比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如表8-1所示。

对比项目固态硬盘机械硬盘
容量较小
读/写速度极快一般
写入次数5000~100000次没有限制
工作噪音极低
工作温度极低较高
防震很好怕震动
重量
价格

大家可以发现,固态硬盘因为丢弃了机械硬盘的物理结构,所以相比机械硬盘具有了低能耗、无噪音、抗震动、低散热、体积小和速度快的优势;不过价格相比机械硬盘更高,而且使用寿命有限。

Linux中常见的文件系统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柜子,只不过柜子是用来存储衣物的,分区就是把一个大柜子按照要求分割成几个小柜子(组合衣柜);格式化就是在每个小柜子中打入隔断,决定每个隔斯的大小和位置,然后在柜门上贴上标签,标签中写清楚每件衣服保存的隔断的位置和这件衣服的一些特性(比如衣服是谁的、衣服的颜色、大小等),很多人认为格式化的目的就是清空数据,其实格式化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就是在硬盘中打入隔断并贴上标签)。

文件系统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格式化是为了规划和写入文件系统。那么,Linux 中的文件系统到底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在CentOS 6.3系统中默认的文件系统是ext4,它是ext3文件系统的升级版。ext4 文件系统在性能、伸缩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大量改进。ext4文件系统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比如向下兼容ext3、最大1EB文件系统和16TB文件、无限数量子目录、Extents 连续数据块概念、多块分配、延迟分配、持久预分配、快速FSCK、 日志校验、无日志模式、在线碎片整理、inode 增强、默认启用barrier等。ext4文件系统是由Theodore Tso(ext3的维护者)领导的开发团队实现的,并引入2.6.19内核中。

那么,文件系统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文件系统中除要保存文件的数据外,还要保存文件的属性,如文件的权限、所有者、属组和时间参数等内容。文件系统把文件的数据和属性分开存放,把文件的数据放入date block中(数据块,保存文件的具体数据。类似衣柜的隔断,用来真正保存衣物),把文件的属性保存在inode中(i 节点,保存文件属性,如权限、所有者、属组和时间参数等。类似衣柜门上贴的标签,标签中写入衣物的特性)。每个block和inode都有序列号,用来区分和编码。另外,还有一个super block(超级块)用于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信息,如inode和block的总量、已经使用量和剩余量。总结一下:

  • super block(超级块):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 block 与 inode 的总量,已经使用的 inode 和 block 的数量、未使用的 inode 和 block 的数量、block 与 inode 的大小、文件系统的挂载时间、最近一次的写入时间、最近一次的磁盘检验时间等。
  • date block(数据块,也称作 block):用来实际保存数据的(柜子的隔断),block 的大小(1KB、2KB 或 4KB)和数量在格式化后就已经决定,不能改变,除非重新格式化(制作柜子的时候,隔断大小就已经决定,不能更改,除非重新制作柜子)。每个 blcok 只能保存一个文件的数据,如果文件数据小于一个 block 块,那么这个 block 的剩余空间不能被其他文件使用;如果文件数据大于一个 block 块,则占用多个 block 块。Windows 中磁盘碎片整理工具的原理就是把一个文件占用的多个 block 块尽量整理到一起,这样可以加快读/写速度。
  • inode(i 节点,柜子门上的标签):用来记录文件的权限(r、w、x)、文件的所有者和属组、文件的大小、文件的状态改变时间(c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读取时间(a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修改时间(mtime)、文件的数据真正保存的 block 编号。每个文件需要占用一个 inode。

大家注意到了吗?在inode中并没有保存文件的文件名,那是因为文件名是文件所在目录的数据,所以保存在上一级目录的block中。还记得我们在讲权限命令的时候说过,要对文件额上一级目录拥有w权限,才能删除目录中的文件,就是因为文件名是保存在目录的block中的。

Linux 支持的常见文件系统

Linux系统能够支持的文件系统非常多,除Linux默认文件系统ext2、ext3、ext4之外,还能支持fat16、fat32、NTFS(需要重新编译内核)等windows文件系统。也就是说,Linux可以通过挂载的方式使用window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Linux所能够支持的文件系统在/usr/src/kernels/当前系统版本/fs目录中(需要在安装时选择),该目录中的每个子目录都是一个可以识别的文件系统。我们介绍较为常见的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如表9-2所示。

文件系统描述
extLinux 中最早的文件系统,由于在性能和兼容性上具有很多缺陷,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ext2是ext文件系统的升级版本,Red Hat Linux 7.2 版本以前的系统默认都是 ext2 文件系统。于 1993 年发布,支持最大 16TB 的分区和最大 2TB 的文件(1TB=1024GB=1024×1024KB);
ext3是 ext2 文件系统的升级版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带日志功能,以便在系统突然停止时提高文件系统的可靠性。支持最大 16TB 的分区和最大 2TB 的文件;
ext4是 ext3 文件系统的升级版。ext4 在性能、伸缩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大量改进。ext4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比如向下兼容 ext3、最大 1EB 文件系统和 16TB 文件、无限数量子目录、Extents 连续数据块概念、多块分配、延迟分配、持久预分配、快速 FSCK、日志校验、无日志模式、在线碎片整理、inode 增强、默认启用 barrier 等。它是 CentOS6.x 的默认文件系统;
xfsXFS 最早针对 IRIX 操作系统开发,是一个高性能的日志型文件系统,能够在断电以及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保证文件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它是一个 64 位的文件系统,后来进行开源并且移植到了 Linux 操作系统中,目前 CentOS 7.x 将 XFS+LVM 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据官方所称,XFS 对于大文件的读写性能较好;
swapswap 是 Linux 中用于交换分区的文件系统(类似于 Windows 中的虚拟内存),当内存不够用时,使用交换分区暂时替代内存。一般大小为内存的 2 倍,但是不要超过 2GB。它是 Linux 的必需分区,分区时默认block大小是1k;
NFSNFS 是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是用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文件共享的一种网络服务,本地主机可以通过挂载的方式使用远程共享的资源;
iso9660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Linux 要想使用光盘,必须支持 iso9660 文件系统;
fat就是 Windows 下的 fat16 文件系统,在 Linux 中识别为 fat;
Vfat就是 Windows 下的 fat32 文件系统,在 Linux 中识别为 vfat。支持最大 32GB 的分区和最大 4GB 的文件 ;
NTFS就是 Windows 下的 NTFS 文件系统,不过 Linux 默认是不能识别 NTFS 文件系统的,如果需要识别,则需要重新编译内核才能支持。它比 fat32 文件系统更加安全,速度更快,支持最大 2TB 的分区和最大 64GB 的文件;
ufsSun 公司的操作系统 Solaris 和 SunOS所采用的文件系统 ;
procLinux 中基于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用来管理内存存储目录/proc;
sysfs和 proc 一样,也是基于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用来管理内存存储目录/sysfs;
tmpfs也是一种基于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不过也可以使用 swap 交换分区;

硬盘分区

硬盘分区是使用分区编辑器在硬盘上划分几个逻辑部分,并写入相应的文件系统。硬盘一旦被划分成数个分区,不同类的目录与文件就可以存储进不同的分区。在Linux中,给一块硬盘分区,主要需要4个步骤:分区、格式化、指定设备文件名和挂载。我们一步一步来学习这4个步骤。

  1. 硬盘的分区
  1. 分区的概念

我们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分区的概念。硬盘为什么一定要分区呢?我们想象一下,我在办公室里做了一个和墙一样大的柜子,可是因为粗心,做柜子的时候没有把大柜子分成合适大小的小柜子,而且柜子中间也没有打隔断。那么我们把所有的办公用品全部放入这个不合理的柜子中,有一天我们要从柜子中找一份教学计划,我们还能找到这份文件吗?答案是当然能够找到,但是本来很轻易地拿出文件的一个动作,可能会变成整个柜子中文件的大清理,用了几天时间才能找到所需的文件。如果柜子做成这样,查找文件的效率息会极差。

硬盘也是如此,如果所有数据没有差别地全部胡乱塞入硬盘,那么数据的读取效率会非常低,所以需要先把硬盘分区(也就是把大柜子分成多个小柜子),这样不同的数据保存到不同的分区中,管理起来效率就会更高。

  1. 硬盘分区的类型

可是硬盘当中分区到底可以分多少个呢?最开始的时候,硬盘分区只有一种类型,就是主分区,但是**由于MBR (主引导记录)中只保留了64 Byte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要用16 Byte,所以一块硬盘只能分成4个主分区。**当硬盘很小的时候,4个主分区足够使用;但是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加,4个分区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工作需要。这时为了分配更多的分区,就出现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 主分区:由于MBR的限制,最多只能分配4个主分区。
  • 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在一块硬盘上只能有1个,而且扩展分区和主分区是平级的,也就是说,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扩展分区不能直接写入数据,也不能格式化,需要在扩展分区中再划分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中再划分出来的。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加4个主分区最多能识别63个分区),SCSI 硬盘最多有11个逻辑公区(加4个主分区最多能识别15个分区)。

这三种分区可以用图9-9表示。在图9-9中,分区1、2、3是主分区,分区4是扩展公区,而分区5和6是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也也不能格式化,唯的作用就是包含逻辑分区。大家可以理解为柜子4是一个大柜子,这个柜子不能放文件,只能在里面套小柜子(逻辑分区)。5a0c66e76ce752789494e7d78a3e28d4.png

  1. 格式化

分区有了,就可以向里面存储数据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用柜子来说明,大柜子分成了小柜子就能放文件了吗?还是不行,柜子当然要打入隔断,才能放入数据。

对柜子来讲,格式化就是打入隔断;对硬盘来讲,格式化的目的是写入文件系统。很多人认为格式化是为了清空数据,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把硬盘当成柜子,格式化就是按照文件系统的要求,把分区分成等大小的数据块(默认是4KB)。可以理解为将小柜子分成等大小的抽屉,并在柜子门上贴上标签,标签上写明每个文件的索引号、访问时间、权限、数据保存在哪个抽屉中等信息。硬盘有了这样的隔断,才可以真正地保存数据。不过在写入文件系统的时候,会顺带清空分区中的数据,就像给柜子打隔断,当然要先取出柜子内的所有文件一样。

  1. 指定设备文件名

在Windows中,在硬盘分区并格式化之后,只要分配盘符就可以使用了。而在Linux中,还需要给分区分配个设备文件名。Linux 中所有的硬件都被当成一个文件来对待,分区当然也是文件。既然是文件,当然就有文件名,不过我们把硬件文件名称作设备文件名。分区的设备文件名有固定的命名方式。常见的设备文件名如表9-3所示。

硬件设备文件名
IDE硬盘/dev/hd[a-d]
SCSI/SATA/USB硬盘/dev/sd[a-p]
光驱/dev/cdrom或/dev/sr0
软盘/dev/fd[0-1]
打印机(25针)/dev/p[0-2]
打印机(USB)/dev/usb/lp[0-15]
鼠标/dev/mouse

在Linux中使用/dev/sd代表SCSI或SATA接口的硬盘,而使用/dev/hd代表IDE接口的硬盘。a代表第一块硬盘,b代表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知道了硬盘的设备文件名,那分区又该如何表示呢?我们通过图9--10来说明分区的设备文件名。

5276c36114b82d3a0b1f184c240a73de.png

图9-10 分区设备文件名示意图1

在Linux中用1、2、34代表主分区的分区号,而从5开始表示逻辑分区。也就是说主分区1/dev/sda1表示,主分区2/dev/sda2表示,主分区3/dev/sda3表示,扩展分区用/dev/sda4表示,逻辑分区用/dev/sda5表示,逻辑分区2/dev/sda6表示,逻辑分区3/dev/sda7表示。

如果我们采用图9-11所示的方式来分区呢?

5f9cb5b1fc7f5574f354d615309a0dc8.png
图9-11 分区设备文件名示意图2

主分区1/dev/sda1表示,扩展分区应该用/dev/sda2表示,可是逻辑分区1还是用/dev/sda5表示,逻辑分区2还是用/de/sda6表示,逻辑分区3/dev/sda7表示。因为虽然分区号34是空闲的,但是分区号1~4只能用来表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所以逻辑分区在任何分区情况下都是从5开始计算的

  1. 挂载

在Linux中的挂载,大家就可以当成Windows中的分配盘行,只不过Windows的盘符是C、D、E等字母,而Linux 的盘符是目录。在Linux中把盘符称为挂载点。这是分区的最后一步,只要给分区分配了挂载点,就可以正常使用分区了。

1、Linux基础分区

Linux系统安装必须划分的分区有两个:一个是根分区/,根分区当然越大越好;另一个是虚拟内存分区swap

swap分区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数据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分区交换。其实,swap 分区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分区,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用。

现代操作系统都实现了虚拟内存这一技术,不但在功能上突破了物理内存的限制,使程序可以操纵大于实际物理内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虚拟内存是隔离每个进程的安全保护网,使每个进程都不受其他程序的干扰。

计算机用户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在使用Windows 系统时,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当你切换到一个很长时间没有理会的程序时,会听到硬盘哗哗直响。这是因为这个程序的内存被那些频繁运行的程序给偷走了,放到了swap 分区中。因此,一旦该程序被放置到前端,它就会从swap分区中取回自己的数据,将其放进内存,然后接着运行。

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从物理内存中交换出来的数据都会被放到swap分区中(如果这样做,swap 分区就会不堪重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被直接交换到文件系统中。例如,有的程序会打开一些文件,对文件进行读/写(其实每个程序至少要打开一个文件,那就是运行程序本身),当需要将这些程序的内存空间交换出去时,就没有必要将文件部分的数据放到swap分区中了,而可以直接将其放到文件中。如果是读文件操作,那么内存数据直接被释放,不需要交换出来,因为当下次需要时,可直接从文件系统中恢复;如果是写文件操作,那么只需将变化的数据保存到文件中,以便恢复。

分配太多的swap分区会浪费硬盘空间,而swap分区太小,如果系统的物理内存用完了,系统就会运行得很慢,但仍能运行;如果swap分区用完了,系统就会发生错误。例如,Web服务器能根据不同的请求数量衍生出多个服务进程(或线程),如果swap 分区用完了。则服务进程无法启动,通常会出现aplication is out of memory的错误,严重时会造成服务进程的死锁。因此,swap 分区的分配是很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swap分区应大于或等于物理内存的大小,一般官方文档会建议swap分区的大小应是物理内存的2倍。但现在的服务器动不动就是16GB/32GB 内存,是不是swap分区也要扩大到32GB/64GB?其实,大可不必。根据服务器实际负载、运行情况及来来可使的应用来综合考虑swap分区的大小即可,如桌面系统,则只需要较小的swap分区;而服务器系统,尤其是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则对swap分区要求较高。我们推荐的swap分区设置如下:

  • 4GB或4GB以下内存的系统,最少需要2GB swap分区;
  • 大于4GB而小于16GB内存的系统,最少需要4GB swap分区;
  • 大于16GB而小于64GB内存的系统,最少需要8GB swap分区;
  • 大于64GB而小于256GB内存的系统,最少需要16GB swap分区;

swap分区设置过大只是对硬盘空间的浪费,而对系统性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学习用的实验环境,swap 分区不需要超过2GB。

2、Linux 的常用分区

除根分区和swap分区外,其他Linux目录也可单独划分出来的分区如下:

  • /boot:存放Linux系统启动所需文件。我们建议给/boot单独分区,分配200MB空间。任何系统启动都需要一定的空闲空间, 如果不把/boot 单独分区,那么,一旦根目录写满,系统将无法正常启动。
  • /usr:存放Linux系统所有命令、库、手册页等,类似Windows系统引导盘C盘的Windows目录。
  • /home:存放用户宿主目录,用于存放用户数据。

其他应用分区,如专门划分一个分区/web用于存放Web服务器文件;或者创建一个用于本地和远程主机数据备份的分区/backup;初学者创建一个专门用于练习的分区test...都可以视服务器需求来决定。

3、不能单独分区的目录

不过大家需要小心,并不是所有目录都可以单独分区的,有些目录必须和根目录(/)在一个分区中,因为这些目录是和系统启动相关的,如果单独分区,系统就无法正常启动。这些目录有如下几个:

  • /etc:配置文件目录;
  • /bin:普通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保存目录;
  • /dev:设备文件保存目录;
  • /lib:函数库和内核模块保存目录;
  • /sbin:超级用户才可以执行的命令保存目录;

4、Linux 的目录结构

Linux是树形目录结构,最高级目录是根目录(/),根目录下保存一级目录,一级目录下保存二级目录,以此类推,如图9-12所示。

0b390043d6ec832d118e1797a27efc1c.png

图9-12 Linux 的目录结构

Linux 系统的每个目录(除不能单独分区的目录外)都可以划分为分区,包括自己手工建立的新目录。它们从Linux层面上看都是根目录的子目录,但是从硬盘层面上看是并列的。也就是说,给/分了一个区,也可以给/home单独分区,从Linux层面上看/home目录是/目录的子目录,但是从硬盘层面上看/home分区有单独的存储空间,在/home下写入的内容会写到不同的硬盘存储空间上,如图9-13所示。

37dc17523bfddedab244067cb67bd7d3.png
图9-13 分区硬盘空间

简单总结一下Linux硬盘分区的4个步骤:第一步是分区,把大硬盘分为逻辑上的小硬盘;第二步是分区格式化,也就是给分区写入文件系统;第三步是给分区指定设备文件名;第四步是分配挂载点。

在Linux中,我们目前介绍的分区是基本分区方法,这种方法分配的分区大小是不能随意调整的。不过Linux支持更高级的分区方式:逻辑卷管理(LVM) 和磁盘阵列(RAID),这两种分区管理方式支持动态调整分区大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