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震弹性时程计算结果比反应谱法大_连载结构帮51【时程分析—说说选波那些事】上...

本文介绍了小震弹性时程计算与反应谱法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时程分析在揭示结构性能方面的优势。反应谱法因基本假定限制,适用于弹性范围分析,而时程分析能更全面地考虑地震动的强度、频谱特征和持续时间,反映结构的非线性响应。此外,文章讨论了地震波特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如幅值、持续时间和频谱特性,提示工程师在选波时应结合场地特征和结构需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8901d7b948e8f196c822fae8e763bc5.png 金牌讲师:自学一年不如跟老师学习一个月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微信平台于2016年8月开始,持续对建筑领域技术知识进行连载,MIDAS建筑领域最丰富的技术汇聚于此,微信平台独家播出,精彩纷呈,不要错过!定位:对MIDAS Gen和Building感兴趣的工程师,内容将涉及经典问答,专题精讲,网课直播等。请持续关注!

midas Gen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

midas Gen 是通用有限元结构分析与设计验算为一体的新时代软件系统。支持常规民用结构与复杂结构的一般分析和高端分析,支持地下综合管廊、特种结构、体育场馆、工业厂房等结构的特殊分析,融入了中国、美国、欧洲、韩国、日本、印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设计规范,可根据最新国内/外规范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铝合金构件、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组合截面构件设计和验算,搭载了管廊、水池、筒仓等板壳结构设计的平台。

除了一般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之外,还可进行施工阶段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隔振和消能减震分析、屈曲分析、几何非线性分析与材料非线性分析、钢与混凝土结构整体分析以及钢结构、铝合金结构、冷弯薄壁型钢的优化设计等,专门为结构工程师开发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系统。

fdb9d529d683f6b2e2d542d7ab8ef9ea.png

80e92f65ad21b44bbdb1171ab8760856.png

0480146ca37ef5425a6720a3a71073dc.png 时程分析—说说选波那些事-上 bc9205d43f9d8e1b57f55c86ba97edc6.png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跨建筑、异形建筑等大型复杂建筑不断出现。国内外的规范针对这些大型复杂建筑均提出了按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计算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结构工程师对时程分析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自己也做过一些相应的分析。然而,大部分工程师对于时程分析中一些关键的问题依旧模棱两可。比如,如何选取合适的地震波,软件中的恢复力模型、本构关系如何选取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对于为什么要做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有什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大部分的工程师也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反应谱理论、时程分析理论、地震波特性、如何选波等进行阐述,以期望能够对工程师有所帮助。

2. 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理论简述

迄今为止,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静力分析阶段、反应谱分析阶段和动力时程分析阶段[1]。其中,静力分析阶段假定结构为刚体,结构各质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相等,忽略了结构本身刚度变化和地震的相互影响,造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1]。因此,静力分析方法在工程领域应用逐渐变少。而反应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属于经典的结构动力学方法,也是现阶段在工程上使用最为频繁的两种分析方法。

目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仍然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动力时程分析则用于补充计算以及校核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2]。动力时程分析又可分为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其中,弹性时程分析主要用于小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和变形的校核,弹塑性时程分析则用于大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2]

2.1理论及其基本假定

地震反应谱概念最早由美国地震学家Biot(1940)提出。随后,美国地震工程学家Housner(1941)提出了标准反应谱的概念。两位学者提出的理论将抗震设计由静力分析阶段推向了反应谱分析阶段,并逐步发展成为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主要方法[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