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采集 时间_数字示波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数字示波器死区时间介绍【图文】...

  什么是死区时间

  要想了解死区时间的来源,需要先对数字示波器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数字示波器的典型组成框图如图1、图2所示。

986c3ce60394d3b4bc332c113912780b.png

  图1:传统数字示波器组成框图。

56a78e144c50dc4f3e553abf6919a3de.png

  图2:R&S公司RTO系列示波器组成框图。

  被测信号通过输入通道进入示波器,并通过垂直系统中的衰减器和放大器加以调节。 模数转换器 (ADC)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采样,并将各个信号振幅转换成离散的数字值,称为“样本点”。采集模块随后则执行处理功能,例如样本抽取,默认一般都为采样模式。输出数据作为样本点(samples)存储在采集存储器中。存储的样点数目用户可以通过记录长度进行设置。

  根据用户的需求,还可以对这些样本点进一步后处理。后处理任务包括算数功能(例如求平均值)、数学运算(例如FIR滤波)、自动测量(例如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以及分析功能(例如直方图或模板测试)。其他后处理例如还包括协议解码、抖动分析和矢量信号分析等等。

  对于数字示波器而言,基本上对波形样本执行的处理步骤没有任何限制。这些后处理功能或者使用软件通过该仪器的主处理程序执行,或者使用专用的ASIC或FPGA硬件执行,具体取决于示波器的结构。最终结果随后通过示波器的显示屏呈现给用户。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R&S RTO系列示波器和传统数字示波器的在信号处理过程上的区别,它使用了专门独立开发的ASIC芯片RTC和FPGA来实现波形样本的后处理,如通道校准、样本抽取、数字滤波、math、直方图测量、模板测试以及FFT、自动测量、协议解码等等,大大降低了主处理器的工作负荷,同时在RTO芯片中用数字触发取代了模拟触发电路,消除了模拟触发电路带来的触发抖动,传统的中高端示波器为了减小这部分抖动,需要大量的DSP后处理。硬件结构上的创新,极大的缩短了RTO示波器波形样本后处理所耗费的时间。

  示波器从信号采样捕获到波形样本的处理显示这一周期,称为捕获周期,在前一个捕获周期结束后,示波器才能够捕获下一个新波形。所以,数字示波器将捕获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对波形样本的后处理上,在这一处理过程中,示波器就处于无信号状态,无法继续监测被测信号。从根本上来说,死区时间就是数字示波器对波形样本后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