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rocreate更新版本后笔刷参数设置部分有了很大的改动,同时也新增了许多像叠加笔刷,渐变笔刷的好玩功能。因此树猫尝试按页面设置顺序梳理下所有笔刷方面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在调制笔刷时不再手忙脚乱,体会到控制笔刷的快乐。
本篇文章按照笔刷工作室的页面顺序进行解析,有需求的同学可以按顺序直接按顺序去该专项查看。
01描边路径的形成
描边路径是沿某一方向形成的笔迹,理解描边路径的形成是我们认识笔刷的基础。
当我们把间距拉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现描边路径会变成一个个小触点,这样的单位触点我们成为「印」或「图章」。

印=形状x颗粒

形状是印的轮廓

颗粒是印的纹理

像我们常用的单线笔的「图章」就是平滑的纹理覆盖在圆形的形状上形成的。改变形状粒,调节描边路径是制作印章类笔刷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笔刷的形成,树猫开始为大家一一讲解画笔工作室每个设置的具体功能。
「流线」是描边路径的平滑程度,和sai中的抖动修正功能一样。

流线功能是手抖星人福音,流线数值开的越大,画出来的线越平滑,反之越粗糙。但是流线功能开的过大下笔时会有较强的粘连感,会影响自己对画线的把握,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对流线产生依赖,毕竟手稳才是王道。
「抖动功能」指的印的随机数量偏移。

开启抖动功能构成单位的印会在原本的位置上进行上下左右的随机偏移,且抖动功能开的越大,印的偏移程度也就越大,如果不是制作类似单片树叶的点缀类型笔刷,在平时想画出平滑的笔划,树猫建议将此功能关闭。
「掉落功能」代表沿笔划方向的淡出速度。

打个比方,将画笔想象为蘸满颜料的笔,掉落功能开的越大,笔刷上颜料掉落的越快,我们能画出的痕迹就越短。
02 锥度的设定
「锥度」是笔划起始和结尾时的收缩程度。锥度属性分为两栏,压力锥度和触摸锥度。压力锥度是使用「apple pencil」时的尖端属性,触摸锥度是用手指进行指绘时的尖端属性。设置上,笔绘比指绘多了一个压力调节选项,剩下的选项基本一致,使用笔的同学只需要调节压力锥度的参数即可。

「压力锥度滑动键」用来调节视觉呈现笔划头尾的手动锥度程度,左滑块为起笔段,右滑块为收笔段,滑块越靠近中间收笔越早。如果打开链接尖端大小选项,则两滑块会同时调节。

「尺寸和尖端」是两个存在制约关系的主要参数,尺寸控制锥度由粗变细时的渐变程度,设置数值越大画笔越尖,同时尖端设置数值越低,锥度表现越明显。因此将尺寸设置到最大,尖端设置到最小,笔划两端会达到最尖。

「不透明度」设置数值越高,笔划末端会越淡出直至透明。
锥度中的压力设置的敏感程度与倒数第三栏Apple Pencil 属性中的压力反馈功能相关联,对手感有强迫症的同学可以调节出最适合自己的完美线条。
「尖端动画」官方手册中的解释当 Procreate 为的笔划增添额外锥度时,能开关此按钮来看套用效果,或依喜好关闭此按钮、隐藏动画预览。树猫暂时也没发现它的具体功能,欢迎知道的小伙伴分享。
03
形状的调节
开头我们说过形状是印的轮廓,我们可以通过形状编辑器从照片,文件,源库,以及粘贴四种导入图像源。

「形状行为」指的是每一个笔刷形状图章的表现。这里用蝴蝶笔刷示范,让大家看得更直观。
调节散布设置参数,蝴蝶会发生随机的方向旋转,且旋转的方向不受到笔划方向的影响。

「计数功能」是让印在同一个位置多次重复,打开散布功能可以看的更明显。

而「抖动计数」是随机减少同一固定位置的形状数,比如当你抖动计数设置为“5”时,每个位置出现“1~4”个蝴蝶。
「随机化」功能可以在笔划开始时随机旋转形状,「方位」功能是Apple Pencil的专属功能,开启此功能可以测试出作者笔尖的倾斜方向,效果更加接近手写的感觉。

「翻转X/Y」功能就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随机翻转图案,下方这个笔刷圆度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调节器,调节绿色点来改变形状的旋转方向,拖动蓝色点使图案发生空间上的压缩。

「压力圆度」和「倾斜圆度」是根据压力不同和倾斜度不同来挤压形状。
最下一栏的「形状过滤」分为无过滤,经典过滤,改进过滤,树猫的原则是有改进算法坚决不用经典算法。
04颗粒的调节
颗粒是「印」的纹理。和形状来源一样,颗粒的纹理也是可以被导入的。白色部分是显露出来的,黑色是不显露的部分。
黑猩猩笔刷和喷漆类笔刷都是我们常用的具有小颗粒特征的修饰笔刷,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效果类似的笔刷是两种不同原理构成。


打开「颗粒编辑器」双指轻点可以交换黑白的布置,也可以双指按住旋转整体颗粒的纹理朝向。

我们选择颗粒时尽量选择无缝的图片,不是无缝的图片可以选择自动重复,将图片变成无缝来蒙蔽纸间间隙。金字塔混合模式和镜面反射模式都是为了隐藏边缘的不同的缝合模式。

「颗粒行为」分为两个类别:「动态」和「纹理化」
纹理化模式下我们可以把笔刷想象成滚动的滚筒刷在纸上移动。

此模式不会将纹理拖动或涂抹开。

比例决定了印出来的大小,越向右调节纹理越大。
「深度」我们把它理解为笔刷纹理的鲜艳程度,越往左调纹理越淡,越浅。同时深度数值在两种模式下是同步的。
「混合模式」是颗粒颜色与笔刷底色的交互模式。(关于不同的混合模式的问题树猫以后会单独开专题讲解)。
「亮度和对比度」调节颗粒亮度和对比度,可以让颗粒变亮或变暗,并增加或减少光影区域的差异。
「颗粒过滤」老规矩有改进过滤建议直接选择改进过滤。

当颗粒行为选择为动态时,可以理解为滚筒刷被锁死,在纸上划过时不能滚动,纹理会被拖动和磨花。

移动这一栏调节拖动和抹开的强度,强度调到零的时候是图章模式,调到百分之百的时候数值会显示为滚动产生类似纹理化模式下的滚印效果。

「比例调节」用来调节形状内的纹理大小,比例调节需要在移动模式下开启时才能使用。
「缩放」用来调节纹理大小和画笔大小之间的关系,调到最大会显示为跟进尺寸即纹理的大小不随笔刷尺寸的调节而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大笔刷还是小笔刷画出来的纹理大小都是一样的。

当缩放值调到零我们会发现纹理会随笔刷尺寸改变而改变。
「旋转模式」中心位置以左向左旋转中心位置以右向右旋转。
深度和纹理化模式下的一样,最小深度设定之后, 抖动偏移。
混合模式和颗粒过度和纹理化中的选项意思相同,就不做过多介绍。
05渲染
「渲染模式」分为浅釉,均匀釉,浓彩釉,厚釉,均匀混合,强烈混合六种方式。
官方的类比现实中的实体画布绘画来解释这些效果:在轻微渲染的部分,“浅釉”就如漆上稀释的颜料,而在重度渲染的部分如“浓彩釉”就更像在画布上铺上浓稠的颜料。
听起来稍微有点抽象。但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不同的渲染效果有着一定的差别,浅釉效果最薄,强烈混合最浓厚。

「混合微调设置」
「流程」流程程度越大笔刷画出颜色越浓厚。
「湿边」可以理解为笔刷在纸上作画时,颜料在边缘渗出的效果,调的越大笔刷边缘越清晰。
「烧边」只调节的是笔划和笔划交接部分的效果,调得越大笔刷重叠出的阴影边缘越深。

混合模式只影响色彩参数,开启亮度会调节亮度参数。
06湿混
「湿混」顾名思义听起来一定跟水有关系。
「稀释」设置画笔上的颜料混合多少水分。增加“稀释”会让你的颜料产生透明感。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产生透明感不是单纯的整体降低透明度。而是随着数值升高,产生效果的笔划“含水量”就越高,是一种更接近真实颜料含水量的效果。

「支付」在了解支付效果前我们要先调高稀释效果参数才会有明显表现。支付可以理解为设置在下笔的时候含有多少颜料。如同真实的画笔,当你拖拉笔划时会在画布上留下更多的颜料,而当笔刷上的颜料快用尽时,颜色的痕迹就会越来越淡。

「攻击」调节颜料沾粘在画布的多寡。调高能让你整个笔划的颜料效果更浓厚。

「拖拉长度」设置画笔在画布上拖拉颜料的强度,用来创造自然混合拖拉颜色的效果,相当于把原有的颜色拖出来一部分进行混色,如下图黄色拖拉出一定程度的蓝色混为绿色。

「等级」等级参数只适用于有纹理的笔刷,且有一定稀释程度才便于更清楚的观察到,正向越大纹理会更加平滑,反方向调节程度越大纹理会不均匀。

「湿度抖动」将笔划中水分与颜料的混合分量随机化,产生更为写实的效果。
此外procreate笔刷参数设置中点击数值可以有数字调节和压力调节两种模式,可以更加精准的满足同学们的要求。


07 颜色动态
颜色动态和动态是5.0版本更新后的新功能,目的是可以创作出一支会根据使用Apple Pencil的压力、倾斜度改变颜色饱和度或明度的笔刷。
「图章颜色抖动」
顾名思义,图章颜色是指构成笔刷的每一个形状「图章」的颜色。抖动可以理解为偏移程度,此功能更适合于印章类笔刷的调节。

由于图章颜色抖动影响的是每个图章的偏离效果,树猫认为配合蝴蝶,星星,树叶等印章类笔刷,再配合「描边路径」中的随机抖动功能会产生很好的效



「辅助颜色」是色盘右上角的第二个颜色,第一个颜色是我们的当前颜色。

确定好辅助颜色后,调高辅助颜色参数,我们可以看到画出印章的偏移颜色处于当前颜色和辅助颜色之间。

每一个图章印上时会随机采用你当前选定的笔刷(主要)颜色或你在色彩面板中可设置的辅助颜色。
「描边颜色抖动」
「描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划,每一次描绘笔划时,抖动将会改变整个笔划的色彩属性。

色相,饱和度 ,亮度 ,辅助颜色的含义与图章的内容一样,只是把图章换成了笔划,这里不再做过多讲解。
「颜色压力」
使用 Apple Pencil 时施加的压力会决定你在画布上画出的颜色。(注:颜色压力设置只适用于使用Apple Pencil的同学,不适用于指绘和其他电容笔)

「色相」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树猫用逐渐增大的力画了一条笔划。压力值沿正向增大,笔刷颜色沿色环顺时针方向偏移,反向则沿逆时针方向偏移,设为 100% 时,该笔划会呈现整个色谱间的渐变。

「饱和度」和「亮度」
通过压力值改变笔划的饱和度。设为 100% 时,使用弱至强的压力来创造笔划后,该笔划会在白色至完全饱和色之间渐变。
通过压力改变笔划内的亮度。设为 100% 时,在你使用弱至强的压力来创造笔划后,该笔刷会呈现白色至黑色间的渐变。

「辅助颜色」增加下笔力度使颜色向辅助颜色偏移。
「颜色倾斜」本功能只适用于Apple Pencil,可以和压力大小类比,此功能是通过改变笔尖倾角来改变颜色偏移程度。
08 动态
「动态」让笔刷依照下笔的速度有着动态变化,并设置抖动程度为笔刷增加一些不可预测性。
「速度」尺寸调节的越大画的地方越细,「不透明度」调节越大画的地方越淡。正向调节比较符合我们的用笔习惯。


像我们常用的粉笔笔刷和6B笔刷的原始设置中都设置了一定参数的尺寸抖动和不透明度抖动。
08 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属性用于微调笔和软件之间的交互效果,不用Apple Pencil的同学自动屏蔽这部分。有些尺寸,流程参数设置我们发现在前面的属性中也有调节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尺寸流程这类参数由“笔设置”和“手设置”共同控制,现在讲到的就是手控制部分。
「压力」选项下所有功能的改变都基于下笔时的轻重来体现。

「尺寸」正向数值越大,压力重的地方线条越粗,压力轻的地方线条越细,反向相反。「不透明度」,「流程」和尺寸调节类似,这里不做过多演示。
「渗流」的概念大家可能没有接触过简单介绍下可以理解为边缘清晰度。
「平滑」类比流线设置可以理解为基于压力下的让整个笔划压力轻重不同的部分过度变得更自然。
「响应」调整 Apple Pencil 对各种压力的反应速度。用iPad练字的大佬调高此功能可以更真实体现书法水平。
「倾斜」设置也是交互效果中的不可忽略的内容,小伙伴们可能都有在用6B笔刷倾斜至一定角度时候会画出这样的一笔。

笔尖倾斜时画出来的线仿佛像一只真实的削好的铅笔用侧锋在纸上擦出来一道痕迹,现在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

首先我们观察下倾斜图表,图中的9度代表着当画笔偏离垂直方向9度时就可以触发倾斜带来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度数代表偏离垂直方向,而不是图表带给我们的斜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错觉。)

「不透明度」,和「尺寸」已经是我们熟知的参数了,这里不再解释。「渐变」效果用来模仿笔刷描绘阴影时的柔化效果,「渗流」是笔迹边缘渗透至画布的浓淡程度,都是很精妙的效果设计。
「尺寸压缩」功能的开启可以避免笔刷纹理受倾斜影响而变动。
09「属性」
「使用图章预览」是画笔在画笔库上显示的状态,不影响参数设置。
「对准屏幕」我们知道笔刷是有方向的,尤其是图章类笔刷需要控制朝向。

在不使用对准屏幕功能时,图章的朝向一直都会跟随着画布的方向。

使用对准屏幕后,笔刷方向只朝着屏幕方向,而不跟随画布的转动。

「画笔行为」中的所有参数都与页面上的笔刷大小调节和透明度调节侧栏有关。

属性中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就决定了侧栏可调节到的上限和下限。如果觉得笔刷不够大的话,可以看看属性里的最大尺寸是否还可以增加。
04
关于此画笔
关于此画笔设置下最有用的功能就是重制所有设置。当我们忘记备份一份画笔,直接在原画笔上调节参数设置失败,却又无法调回原来的笔刷样式时,不要慌,直接点击重制所有设置。就可以“一键还原该笔刷的出厂设置”啦!
更新后的版本很重视笔刷的创作者,笔刷的原创者可以将自己的姓名,照片,姓名写在上面。

而我们熟知的尼可滚动笔刷(Nikko Rull)就是以它的制作者来自挪威的艺术家Nikolai Lockertsen来命名。

好啦,关于笔刷参数调节的知识点详解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可以对各位笔刷控起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