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动画可拖动_【百川小课堂】第5课—再谈摄像机模型之小孔成像的局限性...

567efce6e1dd1447ae6f8bb19a211562.png

再谈摄像机模型之小孔成像的局限性

本期小课堂主要涉及对小孔成像模型的质疑,探索,拓展和解疑。读下去,相信你会获得和我一样的收获。

开始进入正题,大家先仔细看一下小孔成像模型图。之后再翻上去,看看文章开头的视频,你有发现什么区别吗?

百川在这里建议大家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思考的过程,会思考才会有进步啊。所以希望同学们读到这里,停顿几分钟,仔细看一下下面的小孔成像图和文首的视频,看看自己能不能强行提出疑问。

(可在公众号内回复“提示”二字,看看自己的思考有没有到点子上,也可以私信留言,搞不好又有什么新的思想火花呢,哈哈哈)。
要想理解本期内容,百川推荐先简单温习一下第3节课的内容,主要查看有限中心投影的摄像机模型。

a33a462905372c85dff39f3fe709cbb2.png
简答回顾一下数学部分:
考虑到
上的点
映射到 成像平面
上的点

其中有:
,则

关键点来了,在小孔成像模型中,焦距

被定义为光心到成像平面的距离。可是相机真的是完全小孔成像吗?

我们在高博的《视觉SLAM十四讲》中学到的内容,明明是为了获得好的成像效果,一般在相机的前方加了透镜。透镜的加入主要会造成两个影响,一个是由于透镜形状造成的径向畸变,一个是由于透镜和成像平面不平行造成的切向畸变。

那么加了透镜的相机模型是怎么样呢?

e4c4d35f56ee3d205fff1ec35c56fa25.png

通过高中物理可以知道,光线经过凸透镜,一定会经过焦点。

在透镜成像模型中,物距是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
,象距为成像平面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
, 此时焦距为
.

且存在定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一般在进行相机内参的矩阵计算的时候,代入的都是焦距

,可是在真实情况下,成像平面到光心的距离应该是
不是
. 那把
代入,不准确啊,有问题啊。

我自己也思考了好久,进一步的,多视图几何里面不涉及光线折射的内容,但是多方咨询和了解,终于内心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下面的文字是来自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博二的颜同学的解答:

测绘领域一般把焦距和象距分开来讨论,也就是认为这两者不相等,计算机视觉似乎不是很重视这个,把两者近似等于了。并且焦距这个量本身也测不准,除非要像某些专业的相机,需要做到毫米精度不然一般近似等于问题也不大,也就是说一般的相机象距和焦距很接近。照片的exif信息就有焦距信息,一般很可能厂家标定的就是象距,当作焦距处理了。像DMC, ADS这些专业制图相机,是把象距和焦距分开的,原理比工业相机更加复杂,但是价格也很贵要几十万。

所以各位小伙伴,看到这里,你是否和百川一样,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