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看源码:1、提升技术功底:学习源码里的优秀设计思想,比如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还有一些优秀的设计模式,整体提升自己的技术功底2、深度掌握技术框架:源码看多了,对于一个新技术或框架的掌握速度会有大幅提升,看下框架demo大致就能知道底层的实现,技术框架更新再快也不怕3、快速定位线上问题:遇到线上问题,特别是框架源码里的问题(比如bug),能够快速定位,这就是相比其他没看过源码的人的优势4、对面试大有裨益:面试一线互联网公司对于框架技术一般都会问到源码级别的实现5、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技术有追求的人必做之事,使用了一个好的框架,很想知道底层是如何实现的6、拥抱开源社区:参与到开源项目的研发,结识更多大牛,积累更多优质人脉看源码方法(凭经验去猜):1、先使用:先看官方文档快速掌握框架的基本使用2、抓主线:找一个demo入手,顺藤摸瓜快速静态看一遍框架的主线源码(抓大放小),画出源码主流程图,切勿一开始就陷入源码的细枝末节,否则会把自己绕晕3、画图做笔记:总结框架的一些核心功能点,从这些功能点入手深入到源码的细节,边看源码边画源码走向图,并对关键源码的理解做笔记,把源码里的闪光点都记录下来,后续借鉴到工作项目中,理解能力强的可以直接看静态源码,也可以边看源码边debug源码执行过程,观察一些关键变量的值4、整合总结:所有功能点的源码都分析完后,回到主流程图再梳理一遍,争取把自己画
的所有图都在脑袋里做一个整合
Netty高并发高性能架构设计精髓主从Reactor线程模型NIO多路复用非阻塞无锁串行化设计思想支持高性能序列化协议零拷贝(直接内存的使用)ByteBuf内存池设计灵活的TCP参数配置能力并发优化无锁串行化设计思想在大多数场景下,并行多线程处理可以提升系统的并发性能。但是,如果对于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锁竞争,这最终会导致性能的下降。为了尽可能的避免锁竞争带来的性能损耗,可以通过串行化设计,即消息的处理尽可能在同一个线程内完成,期间不进行线程切换,这样就避免了多线程竞争和同步锁。NIO的多路复用就是一种无锁串行化的设计思想(理解下Redis和Netty的线程模型)为了尽可能提升性能,Netty采用了串行无锁化设计,在IO线程内部进行串行操作,避免多线程竞争导致的性能下降。表面上看,串行化设计似乎CPU利用率不高,并发程度不够。但是,通过调整NIO线程池的线程参数,可以同时启动多个串行化的线程并行运行,这种局部
无锁化的串行线程设计相比一个队列-多个工作线程模型性能更优。Netty的NioEventLoop读取到消息之后,直接调用ChannelPipeline的fireChannelRead(Objectmsg),只要用户不主动切换线程,一直会由NioEventLoop调用到用户的Handler,期间不进行线程切换,这种串行化处理方式避免了多线程操作导致的锁的竞争,从性能角度看是最优的。直接内存直接内存(DirectMemory)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某些情况下这部分内存也会被频繁地使用,而且也可能导致OutOfMemoryError异常出现。Java里用DirectByteBuffer可以分配一块直接内存(堆外内存),元空间对应的内存也叫作直接内存,它们对应的都是机器的物理内存
使用直接内存的优缺点:优点:不占用堆内存空间,减少了发生GC的可能java虚拟机实现上,本地IO会直接操作直接内存(直接内存=>系统调用=>硬盘/网卡),而非直接内存则需要二次拷贝(堆内存=>直接内存=>系统调用=>硬盘/网卡)缺点:初始分配较慢没有JVM直接帮助管理内存,容易发生内存溢出。为了避免一直没有FULLGC,最终导致直接内存把物理内存耗完。我们可以指定直接内存的最大值,通过-XX:MaxDirectMemorySize来指定,当达到阈值的时候,调用system.gc来进行一次FULLGC,间接把那些没有被使用的直接内存回收掉
ByteBuf内存池设计随着JVM虚拟机和JIT即时编译技术的发展,对象的分配和回收是个非常轻量级的工作。但是对于缓冲区Buffer(相当于一个内存块),情况却稍有不同,特别是对于堆外直接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是一件耗时的操作。为了尽量重用缓冲区,Netty提供了基于ByteBuf内存池的缓冲区重用机制。需要的时候直接从池子里获取ByteBuf使用即可,使用完毕之后就重新放回到池子里去。下面我们一起看下NettyByteBuf的实现
并发优化volatile的大量、正确使用;CAS和原子类的广泛使用;线程安全容器的使用;通过读写锁提升并发性能。ByteBuf扩容机制如果我们需要了解ByteBuf的扩容,我们需要先了解ByteBuf中定义的几个成员变量,再从源码的角度来分析扩容
总结:Netty的ByteBuf需要动态扩容来满足需要,扩容过程:默认门限阈值为4MB(这个阈值是一个经验值,不同场景,可能取值不同),当需要的容量等于门限阈值,使用阈值作为新的缓存区容量目标容量,如果大于阈值,采用每次步进4MB的方式进行内存扩张((需要扩容值/4MB)*4MB),扩张后需要和最大内存(maxCapacity)进行比较,大于maxCapacity的话就用maxCapacity,否则使用扩容值目标容量,如果小于阈值,采用倍增的方式,以64(字节)作为基本数值,每次翻倍增长64–>128–>256,直到倍增后的结果大于或等于需要的容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