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易,一个持续关注AI领域的互联网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研究生,MBA。我坚信AI是普通人变强的“外挂”,所以创建了“AI信息Gap”这个公众号,专注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AI科普,AI工具测评,AI效率提升,AI行业洞察。关注我,AI之路不迷路,2024我们一起变强。
本篇文章是结构化提示词系列的第二篇。关于结构化提示词的基础介绍和一般用法,请看我上一篇文章:从实战案例来学习结构化提示词(一)。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过,结构化提示词是一种构建高效提示词的思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格式,在使用过程中应灵活运用,而不应该拘泥于某个特定形式。本篇文章的主角“CO-STAR”结构的提示词就是结构化提示词的另一个很出名的版本,很多小伙伴更喜欢称它为“CO-STAR原则”。
关于CO-STAR原则
CO-STAR原则是结构化提示词中的一种,由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数据科学与AI团队创立,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易于上手的提示构建工具。CO-STAR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用户在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时,能够构建出更加完整和有效的提示词,从而提高AI生成内容的相关性和效果。
CO-STAR原则在新加坡首届GPT-4提示工程大赛中获得了冠军,这是它在实际应用中强大效能的标志和体现。此后,CO-STAR原则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社交媒体文案撰写、商业报告生成等,帮助用户创建清晰、精确且有效的提示词,更精确地指导AI生成所需的内容。
CO-STAR原则详述
CO-STAR原则包含六个关键要素,每个要素的首字母组成了CO-STAR这个缩写。
-
C - Context(清楚的背景信息):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帮助AI理解任务的上下文和环境。
-
O - Objective(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说明希望AI完成的具体目标或任务。
-
S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