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原理| 5 景观动态与模拟

本文深入探讨了景观稳定性概念,包括其基本概念、尺度特征及评价方法,并分析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如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方法,如景观模型、统计回归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以及模拟的发展趋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1 景观稳定性

绝对的景观稳定性是不存在的,只是相对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且不同组分的稳定性影响着景观整体的稳定性

1. 景观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

稳定性概念 解释
恒定性 constancy 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群落的生活型或环境的物理特征等不发生变化,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
持久性 persistence 生态系统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的历史长度
惯性 inertia 生态系统在风、火、病虫害及食草动物数量剧增等扰动因子出现时保持恒定或持久的能力
弹性 resilience 生态系统缓冲干扰并保持在一定阈值内的能力
恢复性 elasticity 与弹性同义
抗性 resistance 系统在外界干扰后产生变化的大小,衡量其对干扰的敏感性
变异性 variability 系统在给予搅动后种群密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大小
变幅 amplitude 生态系统可以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2. 景观稳定性的尺度特征

1)时间尺度

2)空间尺度

异质稳定性:许多复杂结构在立地水平上不断变化和大尺度上相对静止的统一

3. 景观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熵值法计算

在相同物种类型的情况下,斑块类型越多,熵值越低,景观异质性越高,景观越不稳定

5.2 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1. 自然驱动因子

1)地质地貌

  • 三个过程:
    • 地壳构造运动
    • 风和流水
    • 重力和冰川
  • 景观变化
    • 开阔度:人们水平视野受阻碍的影响
    • 深度效应:目光在垂直方向上的可达距离

2)气候

3)生物

4)土壤

5)水文

主要通过流水作用实现:

  • 侵蚀作用
  • 搬运作用
  • 沉积作用
  • 主要受到流速、流量、含沙量的影响

6)自然干扰

火灾、洪水、地震等

2. 人为驱动因子

1)人口

农业、城市景观的增加——景观异质性降低

2)技术

3)经济

  • 对景观的驱动具有间接性
  •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的趋向影响不同
  • 对其他社会因素有影响

4)政策

5)文化

2. 景观变化驱动因子的识别

“假设-检验”法

步骤:

  • 分析影响景观变化的因素,建立表征因素的指标
  • 开展景观变化因素(指标)和景观的相关性分析,剔除部分相关性较小的指标
  •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指标的贡献率,确定影响景观变化最重要的因子

不足:

  • 统计分析方法,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的总体规律,可能会忽略了某些重要时间点变化
  • 对不宜量化的指标因素则难以反映
  • 缺乏揭示因子如何作用于景观,怎样使得景观发生变化的机制性分析

5.3 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的影响

1)地表性质的变化

2)地表反射率变化

3)温室气体、痕量气体变化

2. 对土壤的影响

1)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

2)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 对水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4.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不合理景观变化带来的问题

1)大气质量下降

2)土地荒漠化与土地污染

3)湿地减少

4)水资源短缺

5)非点源污染

溶解的或固体态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的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

5.4 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

1. 动态模拟内容与步骤

通过景观动态模拟,可以了解景观未来的变化趋势和结果,根据某种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景观动态进行干预和调节

1)基本内容

景观动态:景观的过去、现在、未来

景观空间动态变化:斑块数量、大小,廊道数量、类型,障碍的数量、类型,景观要素的配置

景观过程动态变化:系统的输入流、流的传输率和系统的吸收率、系统的输出流、能量的分配

模型建立的条件:

  • 景观的初始状态
  • 景观变化的方向
  • 景观的变化率
  • 景观变化的可预测性
  • 景观拜年话的可能及程度

2)主要步骤

  • 数据搜集
  • 景观分类系统建立
  • 空间数据建立
  • 展开数据分析

2. 景观动态分析与模拟模型

景观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景观结构、功能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预测未来变化的有效工具

考虑大空间尺度和空间异质性,景观格局和过程的相互作用

分类:诊断模型、机制模型、综合模型

1)景观变化空间模拟的理论模型

分类:空间模型(spatial model)和非空间模型(non-spatial model)

  • 零假设模型(中性模型、随机模型、基线模型)
    • 宗旨:假定某一特定的景观过程不存在,建立期望格局,然后将其与实际数据比较,揭示景观过程和实际数据间的关系
    • 用途:
      • 调试和简化模型
      • 检验生态模型的有效性
      • 检验数据的有效性
    • 渗透模型(percolation model)
      • 假设景观格局不存在,利用二维渗透网格来模拟随机景观格局
      • 局限:
        • 仅适用于二元景观
        • 渗透率保持不变
  • 景观空间动态模型
    • 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在时间可和空间上的整体动态
  • 景观个体行为模型
    • 以生物个体为基本单位,模拟每一个体及个体间,和个体与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
    • 具有多层次的功能、过程和现象的解释能力
    • 模拟个体间的差异
  • 景观过程模型
    • 研究某种生态过程(干扰或物质扩散)在景观空间里的发生、发展和传播

2)景观变化模拟的应用模型

  • 统计回归分析模型
    • 步骤:
      • 确定影响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 建立驱动因子与景观变化的统计关系
      • 根据未来驱动因子的变化预测景观的变化
    • 问题
      • 驱动因子之间具有共线性
      • 政策、文化等因素难以衡量
      • 短时间的序列数据的准确性不高,需要长时间的序列数据
  • 灰色系统分析模型(GM模型)
    • 定义:就是指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
    • 步骤:
      • 以土地利用结构为系统变量,定性分析变量间的关联作用
      • 依据关联关系建立GM模型
      • 根据GM模型群,列出系统状态方程矩阵并求解,获取变量的时间响应函数
      • 对时间响应函数的解做累减还原,得到预测值
    • 缺点:只适合用于短期预测
  • 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D)
    • 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行为模式的科学
    • 系统的行为模式是由系统内部的信息反馈机制所决定的
    • 步骤
      • 确定系统分析目的
      • 确定系统边界、子系统
      • 分析系统各要素功能,建立系统动力学流程图
      • 建立数学模型,反馈回路
      • 参数输入模拟预测
      • 对模型进行历史检验和灵敏性检验
  • 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
    • 时间、空间和状态都离散,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为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
    • 特点:复杂的系统由简单的局部规则来产生
    • 要素:
      • 元胞cell
      • 状态state
      • 邻域范围neighbor
      • 转换规则rule
    • 缺点:
      • 难以反映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
      • 元胞的状态、规则、邻域,都是应该是动态改变的
  •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 BP反向计算网络
    • 并行处理、自适应性、自组织性、自学习性、联想记忆、鲁棒性
  • 马尔可夫模型
    • 利用系统当前的状况及其发展动向,预测系统未来的状况,是一种概率预测分析方法与技术
    • 马尔可夫过程——无后效性,食物的变化过程仅与事物的近期状态有关,而与事物的过去状态无关
  • CLUE及CLUES模型(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 空间分析模块和非空间分析模块构成

up-ffcf442cedb2f72d7dc19d0c3a974ce2729.png

  • 智能体模型(agent based model,ABM)
    • 能自主决策的智能体、环境、定义智能体的规则、感知器sensor
    • 模拟复杂的人类行为及决策,描述不确定性的状态和行为,从而确定不同行为模式及决策模式对于土地利用动态的影响

3. 景观变化模拟的发展趋势

1)从景观 空间 变化到景观 过程 动态变化

需要将空间属性同过程变化相结合的模模型?(如何结合

2)从景观现象变化到景观驱动因子变化

缺乏景观过程和原因的知识,如何在模型中融合这些知识

3)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的景观变化

4)从宏观变化到个体反应机制的模拟

总的来说,从空间走向过程,从现象走向驱动力,从单一尺度走向多尺度

参考资料: 傅伯杰.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 201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