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边电流采样
精密电阻两端会产生电压差。根据欧姆定律,即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通过将精密电阻两端的电压差除以精密电阻的阻值,即可得出电路中的电流值。
原理图:
- 分流电阻(如25mΩ)连接在负载与地之间,假设负载电流为1A,在RS1两端的电压差就是25mV,电流流经负载后通过分流电阻返回地。
- 根据电路参数得到放大倍数为Uout=25mV*21=525mV=0.525V。
- 后续经过电压跟随器和MUC的ADC引脚检测电流值大小。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原定误差和ADC基准等误差引入的结果。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需要选择更高精度的元件和电压基准源。
优点:
- 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
- 适合小电流或对成本敏感的消费电子场景。
缺点:
- 低频干扰:大电流时容易引入噪声。
- 安全性问题:无法检测负载对地短路故障(如接地短路)。
- 精度限制:ADC基准误差和元件精度影响测量结果。
应用场景:
- 低成本设备(如电池充电器、LED驱动等)。
2. 高边电流采样
原理图*:
- 分流电阻位于电源正极与负载之间,电流从电源正极→分流电阻→负载。
- 使用了一片电流检测放大器AD8418,它是一款高压高分辨率电流检测放大器,确定初始增益为20V/V,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增益误差为±0.15%。
- 对于高边电流检测,还需要考虑共模电压范围AD8418具有优异的输入共模抑制性能。它能够在采样电阻上进行双向或单向的电流检测。
- 通过计算得出Uout=25mV*20=500mV=0.5V
优点:
- 安全性高:可检测负载对地短路故障(如接地短路)。
- 抗干扰:共模抑制比高,适合复杂电磁环境。
缺点:
- 成本较高:需高压运放和精密元件。
- 电路复杂:需处理高共模电压(如电源电压)。
应用场景:
- 高可靠性场景(如工业控制、电动汽车BMS、电源管理)。
3. 集成数字功率计(如INA229)
原理图:
- 高精度集成芯片,内部包含分流电阻、ADC和计算单元。
- 通过SPI接口只需设置好采样电阻,母线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直接输出电流、电压和功率数据(无需外部运算放大器)。
- 特点:
- 内部分流电阻精度高(如50mΩ)。
- 支持双向电流检测(充电/放电)。
优点:
- 简化设计:减少外围元件(无需独立运放)。
- 高精度:±1%典型误差,支持校准。
- 数字化输出:通过SPI直接与MCU通信,降低开发难度。
缺点:
- 接口依赖:需MCU支持SPI协议。
- 成本略高:相比分立方案价格更高。
应用场景:
- 需要数字化监控的系统(如智能电表、服务器电源、物联网设备)。
4. 霍尔电流传感器
原理图:
- 基于霍尔效应测量磁场,间接推导电流值。
- 典型芯片:Allegro ACS758L具有 双向直流交流电流检测设计(内阻0.1mΩ,±1%精度)。
- 输出特性: 当为0时,它的输出为2分之1VCC,我们电源电压为3.3V,在零电流时,理论输出为1.65V。当电流正向流动时,它的输出靠近VCC,当电流反向流动时,它的输出靠近0V。
应用场景:
- 高电压或高隔离需求的场景(如光伏逆变器、电机驱动、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