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Java泛型的自限定(Self-Bound)

注:本文为《Java编程思想-第4版-15.12 自限定类型》读后笔记

Java的泛型中最令人头大的莫过于下面这段代码:

class SelfBounded<T extends SelfBounded>{}

stw?这是俄罗斯套娃的节奏?它有一个古怪的名字 “古怪的循环泛型(CRG)”

我好想又不太想平铺直叙了。。。。好吧破例一次,show you the coding:

class Basic{
	Basic b;
	public void set(Basic b){ 
		this.b = b;
		System.out.println("invoke Basic");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b.getClass().getSimpleName());
	}
}

class SubType extends Basic{
	SubType b;
	public void set(SubType b){ 
		this.b = b;
		System.out.println("invoke sub");
	}
}

SubType st = new SubType();
st.set(new SubType());		//Ok
st.print();                 // !!!
st.set(new Basic());		//调用了继承自Basic的set函数
st.print();

///output:
invoke sub
invoke Basic
Basic

很遗憾,一不小心又写了一个bug,不过这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bug。

注意 “!!!” 位置 代码会报NulPointException,因为java不支持对象属性的重写!!注掉感叹号后,输出如上图,st.set(new Basic())其实是调用的父类的方法。

两个方法的签名分别为:

set(Basic b);

set(SubType b);

没错,正是参数的父子类关系,使得父类的方法并没有被子类重写掉!子类只是重载了父类的方法

这似乎不太妙啊!有没有办法使得所有和子类类型相关的参数都跟随子类一起变化呢?方法签名的入参也好,方法返回值也好,最好持有的类型字段也跟着变(这样就不会有上面的NPE了,子类也不用写多余的重复bug)。于是我们要引出自限定的第一个好处:“基类用导出类替代其参数”。这里其实也暗含了自限定的第二个好处:参数协变(自限定父类定义方法参数,子类就不用重复定义了,因为方法参数的类型会跟着子类改变)。很多博客和文章都把参数协变单独提出来,我觉得参数协变要归为我们前面的“基类用导出类替代其参数”。

好了,救世主登场:

class SelfBasic<T extends SelfBasic<T>>{
	T b;
	public void set(T t) {this.b = t;}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b.getClass().getSimpleName());
	}
}

class SelfSub extends SelfBasic<SelfSub>{}

SelfSub ss = new SelfSub();
ss.set(new SelfSub());
ss.print();
//! ss.set(new SelfBasic()); //can not compiled

///output:SelfSub

简洁又任性,不做过多解释了。

其实呢还有另外一种处理方式:

class GenericBase<T>{
	T b;
	public void set(T b){ this.b = b;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b.getClass().getSimpleName());
	}
}

class GenericSub extends GenericBase<GenericSub>{}

GenericSub sub = new GenericSub();
sub.set(new GenericSub());
//! sub.set(new GenericBasic()); //can not compiled
sub.print();

///output:GenericSub

没错,就是正常的泛型持有类处理,在这个例子中和自限定的处理方式等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class GenericSub extends GenericBase<GenericSub>{}

这段代码其实就是自限定的前身,那为什么会写成:

class A<T extends A<T>>{}

这种套娃的形式呢?答案就在命名上:自限定!怎么理解这个自限定?来看一段代码:

class GenericSetter<T>{
	void set(T arg) {
		System.out.println("GenericSetter.set(Base)");
	}
}

// 老版自限定
class SelfGS extends GenericSetter<SelfGS>{
	void set(SelfGS self) {
		System.out.println("SelfGS.set(SelfGS)");
	}
}

SelfGS sg = new SelfGS();
sg.set(new SelfGS());
//! sg.set(new GenericSetter()); // can not compile

///output:SelfGS.set(SelfGS)

ok!人畜无害!

 不过要是新来一个小白觉得啊哈!还不错!挺好玩!索性加了下面的代码:

class Base{}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GenericSetter 参考上一段代码

class DerivedGS extends GenericSetter<Base>{
	void set(Derived derived) {
		System.out.println("DerivedGS.set(Derived)");
	}
}

Base base = new Base();
Derived derived = new Derived();			
DerivedGS dgs = new DerivedGS();
dgs.set(base);                    //调用了父类的方法
dgs.set(derived);

///output:
GenericSetter.set(Base)
DerivedGS.set(Derived)

你就会发现我们开头提到的要命重载又发生了!!!

而如果GenericSetter<T> 定义成自限定呢

class GenericSetter<T extends GenericSetter<T>>{}

class DerivedGS0 extends GenericSetter<Base>{}//compile error:Bound mismatch: xxx

这个时候因为 Base 并不是 GenericSetter 的子类,编译器就开始有响应了:边界不匹配!

于是最后这里引出了自限定的第三个勉强称得上好处的一点:“它可以保证类型参数必须与正在被定义的类相同”

好了,我来总结一下自限定编程范式的3个好处:

  1. 基类用导出类替代其参数”:泛型基类是所有子类的公共模板,并确保所有子类持有的类型字段,方法参数类型(参数协变)都和子类一起变化。
  2. 参数协变:方法参数类型会随子类变化(书上把这一点单独列出来,我也这样)
  3. 自限定参数:“它可以保证类型参数必须与正在被定义的类相同”

终于有心情睡觉了,欢迎各位大佬一起交流 Java学习心得,如有总结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探讨!最后奉上星爷片中的经典台词:

年轻人!我们梦中相见!

阅读终点,创作起航,您可以撰写心得或摘录文章要点写篇博文。去创作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是关于Java泛型中的通用栈的学习内容。通用栈是一种可以存储任意类型数据的栈结构,通过泛型的方式实现。在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通用栈的实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Java泛型。 ### 回答2: 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是一个Stack(栈)的实现类,使用Java中的泛型进行定义,可以存储任何类型的数据。 在该类中,使用一个Object类型的数组进行存储元素,并通过一个整型变量top来表示当前栈顶元素的下标。在push(入栈)方法中,先将top加一,然后将元素存储在数组中,实现了入栈的功能。在pop(出栈)方法中,先判断栈是否为空,若为空则抛出栈空异常,否则将top减一,并返回数组中相应的元素,实现了出栈的功能。其他方法如isEmpty(判断栈是否为空)、isFull(判断栈是否已满)和size(获取栈中元素个数)也在该类中实现。 该类的泛型定义使得我们可以使用该类存储任何类型的数据,而不需要在定义类时指定数据类型,提高了其灵活性和可复用性。在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在创建对象时传入相应的数据类型,如:GeneralStack<Integer> stack = new GeneralStack<Integer>();即可。 该类还实现了Iterable接口,使得该类可以使用foreach循环进行遍历操作,方便了我们对栈中元素的操作。同时,该类还通过对数组的动态扩容,解决了数组固定大小的限制问题,从而提高了该栈类的通用性和易用性。 总之,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是一个使用泛型实现的通用栈类,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并提供了常用的栈操作方法,具有较高的可复用性与适用性。 ### 回答3: 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意为基于泛型的栈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泛型泛型Java SE 5引入的一个新特性,它可以让我们在编写代码时定义一些未知的类型参数,以达到代码的复用和类型安全的目的。对于集合类或者其他容器类而言,适用于任何类的容器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这时就可以应用泛型。 在Java泛型使用<>标识,其语法格式如下: ```java public class 类名<类型参数列表> { //成员变量、方法等 } ``` 类型参数列表是由逗号隔开的参数列表,可以理解为未知类型的占位符。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编写集合类时,避免出现类型转换等一系列问题,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而在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中,则是基于泛型实现的数据结构——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它只允许在栈顶添加或删除元素,因此操作非常简单、快速并且高效。 在该实现中,栈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数据元素入栈则是通过 push() 方法实现的,出栈则是通过 pop() 方法实现的。其中,push() 方法用于向栈中添加新的元素,pop() 方法用于弹出并返回栈顶的元素。同时,还提供了 isEmpty() 方法、size() 方法等基本的栈操作方法。 总之,jmu-java-05集合(泛型)-10-generalstack是一种基于泛型实现的栈,提供了复用和类型安全的目的。其实现使用简便、高效、易于扩展等优点,广泛应用在Java开发中。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风之涯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