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何开启这个系列呢?量子领域的专业知识浩如烟海,如何展开量子之旅呢?这是我在一时兴起写了序(一)之后首先想到的问题。我想到了要不要按照教课书的结构,从讲量子理论开始,再讲模型,最后讲实践。但是转念一想,这不是回到我自己初学时的套路了吗?不行!这样劝退率太高了。大部分人看到希尔伯特空间、力学算符假设、量子密度算子、量子纠缠这些抽象概念和晦涩难懂的公式之后,大概率就是觉得:嗯,写挺好,先收藏起来,后面慢慢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我有自己的方法论,那就是工程师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决定还是从实际的工程问题代入,再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实施方案和工程方法,找到解决这个工程问题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和工艺,探索用到设备的用途和技术原理,最后再引申出这些技术原理背后的量子基础理论支持。
思路确定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量子技术领域目前分为三大方向,分别为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其中量子通信是目前我国落地较好的一个领域。从墨子号卫星,到京沪量子保密干线,还有目前已经在合肥、济南、南京、西宁等城市已经部署的量子城域网,都展示了量子保密通信的良好实践。此外国内目前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企业如国盾量子、中电信量子、问天量子、硅臻量子等优秀企业在量子保密网络建设、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保密通信组网设备等、量子芯片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相信各位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已经接触过相关的报到。因此本系列将以量子通信领域作为开篇。
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读者展开讨论。我先列出来作为备忘,同时也欢迎各位读者与我互动,先完善好编写的提纲。
- 为什么是量子?这个时代我们要用量子解决哪些问题?
- 为什么要用量子通信?常见的量子通信场景有哪些?
- 什么是量子通信?如何搭建一个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有哪些技术难点或者实施难点?
- 量子网络需要哪些设备?主流厂家设备的性能?
- 量子保密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如何集成化和芯片化?
- 基于上述实践过程中,哪些点是需要量子理论支持的,如何用量子基础理论解释这个项目?证明其优越性?
- 其他有必要的说明。
这篇文章其实更多的像是一个笔记,用来引导我下一步如何开展写作。同时也是希望借此打开一个与读者沟通的窗口,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我进行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整理转化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最后提醒自己几点:一是不要着急,新手总想表达太多,每一个点多查找资料,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章要持谨慎态度,如果对读者产生误导就太失误了;二是加强结构化的思维建设,注重细节,尽量展示一个知识域的全貌;三是谦虚谨慎,我相信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文章,就像大学生看初中生的文章一样,对待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阶段一定是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有空杯心态。
写到这里,已经体现出来前文中提醒点的重要性,不要着急表达太多,哈哈。路漫漫其修远兮。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