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量子密钥分发是绝对安全的?

本文探讨了BB84协议的理论安全性,基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测量塌缩原理和不可克隆原理,确保了其在理论上无条件的安全性。然而,实际工程中存在攻击手段,后续文章将聚焦于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的工程挑战与安全风险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一篇文章中讨论了BB84协议的原理、实现及应用,我们知道了BB84协议本质上解决的是密钥分发问题,其核心是量子态的制备和探测;本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一下为什么BB84协议是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

        BB84协议的安全性主要是依赖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是物理层面的安全,也是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经典密码体制最根本的不同(我们现在大力推广量子加密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量子计算对现有的密码体制有极大的威胁,这个我们后面聊到量子计算的时候再展开),那么其安全性具体依赖了量子力学哪几个原理呢?

        1.不确定性原理:也称为测不准原理。该原理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一个量子系统的所有属性。这意味着窃听者无法在不破坏量子态的情况下获取其全部信息。因此,任何试图窃取量子通信信息的行为都会立即被通信双方察觉,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18124f6498ea4fa3a26fe305ca11d80b.jpeg

        2.测量塌缩原理:当一个量子系统被测量时,其状态会立即塌缩到一个确定的值。这一原理防止了窃听者通过测量量子态来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因为一旦量子态被测量,其原有的信息就会丢失,窃听者无法从中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98b1a0ff856e4e8da20cea712255c96a.jpeg

        3.不可克隆原理:不可克隆原理是量子通信安全性的核心保障。它指出,任何未知的量子态都无法被精确复制。这意味着窃听者即使截获了单光子的量子信息,也无法复制出完全相同的量子态。因此,量子通信中的信息传输具有天然的保密性,无法被复制或窃取。

        到这里BB84协议的理论安全性就分析完毕了,这些原理其实都可以进行非常深入的学术理论探讨,但是由于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工程实现层面的问题,所以目前先不展开讨论。那么在实际工程中无条件安全能实现吗?当然不能了,请看下图,这个文献里面列举了二十二种针对离散型量子密钥分发设备(Discrete 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DV-QKD)的攻击方法。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从量子态的制备、传输和测量等方面一一介绍,到时候根据实际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风险是如何产生和解决的,小伙伴们敬请期待(大家的关注点赞收藏三连是我创作的动力哈哈~)。

2bfd9854cc18424d9fce7caacabd1d79.png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关于量子的一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