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密商密算法即国家商用密码算法,主要用于商业领域,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和安全认证。目前国家密码管理局已发布一系列国产商用密码标准算法,包括 SM1(SCB2)、SM2、SM3、SM4、SM7、SM9、祖冲之密码算法(ZUC)等。
其中,SM1 是分组密码算法,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都为 128 比特,算法不公开,仅以 IP 核的形式存在于芯片中,需通过加密芯片的接口进行调用,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SM2 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密钥长度 256 比特,包含数字签名、密钥交换和公钥加密,可用于替换 RSA/DH/ECDSA/ECDH 等国际算法,其安全强度比 RSA 2048 位高且运算速度快于 RSA。SM3 是密码杂凑算法,用于数字签名及验证、消息认证码生成及验证、随机数生成等,校验结果为 256 位。SM4 是分组加密算法,对称加密,密钥长度和分组长度均为 128 位,可应用于大数据量的加密。SM7 是分组加密算法,轻量级,适合资源受限环境。SM9 是基于标识的非对称密码算法。祖冲之密码算法是一种流加密算法,更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国密商密算法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广泛。如数据加密方面,使用 SM1、SM4 等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身份认证方面,通过 SM2、SM9 等算法进行数字签名和身份验证,保障通信双方的身份真实性;信息完整性方面,利用 SM3 算法生成消息摘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密钥管理方面,通过国密算法进行密钥的生成、分发和管理,保障密钥的安全性。
国密商密算法具有安全性高、高效性与灵活性、标准化广泛、自主创新等特点。它采用严密的密码学原理和复杂的运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抵抗各种传统和现代密码攻击手段。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注重算法的效率,加密速度和运行效率相对较高,能适应不同的密码长度和密钥长度,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国密算法已被国家标准化机构认可和采用,符合国际密码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具备与国际算法相媲美的能力,在国内推广和应用广泛,成为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核心算法之一。同时,国密算法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密码算法,对于算法的实现和推广具有独立的掌控能力,能更好地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对外依赖,提高自主抵抗能力。
国密商密算法有哪些种类
国密商密算法主要包括 SM1、SM2、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