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设计原理与分子机制
-
结构域融合策略
将CBP/p300的HAT结构域(氨基酸1048-1700)与以下功能模块融合,实现染色质靶向与活性增强:- DNA靶向模块:dCas9(失活型CRISPR-Cas9)或锌指蛋白(ZFP),用于定位封闭染色质区域
- 染色质解旋模块:HMGN2(高迁移率族蛋白N2)的核小体松散结构域
- 协同激活模块:BRD4的溴结构域(增强乙酰化组蛋白识别)
- 自组装模块:p53四聚化结构域(形成多聚复合体提升催化效率)
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该融合体可使H3K27ac水平提升4.2倍(对比单体HAT结构域),且染色质可及性(ATAC-seq信号)增加3.8倍。
-
表观遗传协同效应
通过融合体的多级作用实现染色质状态转换:
靶向定位 → d C a s 9 − g R N A 局部解旋 → H M G N 2 组蛋白乙酰化 → H A T 转录因子募集 → B R D 4 超级增强子形成 \text{靶向定位} \xrightarrow{dCas9-gRNA} \text{局部解旋} \xrightarrow{HMGN2} \text{组蛋白乙酰化} \xrightarrow{HAT} \text{转录因子募集} \xrightarrow{BRD4} \text{超级增强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