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循环——31 TN-C系统与TN-C-S接地系统和TN-S系统

一、低压配电柜接地系统

国际标准 IEC 60364-1 分成 TT、TN、IT三种(第一个字母代表,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第二个字母代表用电器外壳接地方式),T 法语Terre,本意为地球,等价于英语Earth, TT、TN、IT中第一个字母代表,供电端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TT、TN,T代表供电端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所以TT,TN这个系统,它的变压器输出端的中性点都是直接接地的,而IT系统的I取自于绝缘的单词,I—Isolation,N—Neutre。
(1)TT的意思就是供电端直接接地,用户端的电器外壳也是直接接地;
(2)TN的意思就是供电端直接接地,用户端的电器外壳是中性点接地;
(3)IT 的意思就是供电端不接地 / 或高阻抗接地,用户端的电器外壳是直接接地;

二、TT系统(经济性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条火线一条零线,TT系统左面中性点直接接地,右边设备外壳直接接地,从用户用电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该系统必须配备 RCD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1】。当零线火线上电流不一致的时候,即存在一部分电流从设备外壳泄露,RCD就会跳闸切断供电,若没有RCD用电器开关开启时,用电器在带电工作,若接地不牢容易发生事故,即便设备开关关闭,依然存在电流(电流从设备接地线流到电源接地线,构成回路),造成浪费,经济型较好,铺设路灯时一般采用该方式。

三、IT系统(具有供电稳定性)

IT系统电源侧不接地,设备外壳接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一、**安全性高,即使供电端存在漏电,即发生短接,人员触碰也不会触电(接地牢靠前提),因为供电侧没有接地,人与大地之间电流非常微弱;
**优点二、**可以保证连续的供电,即使发生了设备对地短接故障,但因为对人体无害,可以带电继续运行,人员可以带电排查,应用场景,医院手术室。(不能跳闸)。

但是IT系统也不是绝对安全,原则上IT系统可以不跳闸,但线路上必须要有短接报警信号,若线路中有两点短接,则会形成闭合回路,出现如下危险情景,造成接触设备人员触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为30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详见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064796

将人体的体电阻(约为1000Ω)阻值乘以漏电保护电流值,得到的电压不会超过50V。事实上,国家有关漏电保护的标准GB16895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0364都规定,50V电压是人体的安全电压。

由于人体的体电阻是1000Ω,将220V电压除以1000Ω的人体体电阻,得到0.22A。不过请注意,220V交流电压是有效值,它的最大值是 [公式] ,因此流过人体的电流是311.08/1000=0.31108A。这个值小于1A的电流。

那么人体能否受得了这种电流?从前面的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只要电流超过30mA(0.03A)1 A = 1000 mA、1A = 1,000,000 μA,那么人体肯定就要“完蛋”。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是受不了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体电击防护服,其面料用细密的铜漆包线和棉线共同纺织而成,穿着后,在人体的表面形成法拉第的笼子,保护人体不承受电击。这种防护服是电业工人在高压带电操作时的工服装。穿了这种防护服,虽然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大,但服装本身的电压降极小,且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零。

【1】(Residual Current Device)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接通负载和断开电流;而当电路的剩余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其规定值时,引起触头动作而断开主电路的一种保护器。剩余电流装置可能是检测剩余电流和接通及断开主电路电流的各种元件的组合体。它是一种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其作用有:
1、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单相电击事故;
2、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和设备烧毁事故;
3、用于检测和切断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4、有的漏电保护装置还可用于过载、过压、欠压和缺相保护。
其工作原理:电气设备漏电时,将呈现出异常的电流和电压信号。漏电保护装置通过检测此异常电流或异常电压信号, 经信号处理,促使执行机构动作,借助开关设备迅速切断电源,实施漏电保护根据故障电流动作的漏电保护装置是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根据故障电压动作的是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国内普遍采用电子式RCD,国外普遍采用电磁式RCD。下面主要对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即RCD)进行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为 漏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方框图
其构成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和执行机构。其次,还具有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
(1) 检测元件。它是一个
零序电流互感器
,如图1所示。图1中,被保护主电路的相线和中性线穿过环行铁心构成了互感器的一次线圈N1,均匀缠绕在环行铁心上的绕组构成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N2。检测元件的作用是将漏电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或功率信号输出给中间环节。
(2) 中间环节。其功能是对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处理。中间环节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或继电器)等。不同型式的漏电保护装置在中间环节的具体构成上型式各异。
(3) 执行机构。该机构用于接收中间环节的指令信号,实施动作,自动切断故障处的电源。执行机构多为带有分励脱扣器的自动开关或交流接触器。
(4) 辅助电源。当中间环节为电子式时,辅助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子电路工作所需的低压电源。
(5) 试验装置。这是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时所使用的装置。通常是用一只限流电阻和检查按钮相串联的支路来模拟漏电的路径,以检验装置能否正常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漏电保护电气原理
在被保护电路工作正常、没有发生漏电或触电的情况下,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通过TA一次侧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即 IL1+IL2+IL3+IN=0 此时,TA二次侧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漏电保护装置不动作,系统保持正常供电。
当被保护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通过TA一次侧各相负荷电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即 IL1+IL2+IL3+IN≠0 产生了剩余电流,TA二次侧线圈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此信号经中间环节进行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定值时,使主开关分励脱扣器线TL通电,驱动主开关GF自动跳闸,迅速切断被保护电路的供电电源,从而实现保护。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