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APS生产计划自动排产软件的应用价值详解

文章介绍了APS生产计划自动排产软件的功能规范,包括设备分配、劳动力计划、冲突分析、作业优化和生产监控。该系统通过图形化面板提供实时生产信息,解决人工调度的数据处理延迟、准确性问题和静态数据的局限。通过启发式自动排产和规则模型,实现生产优化,分析设备负载和排产结果,以提高效率和应对各种生产场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工厂APS生产计划自动排产软件,制定的需求规范如下:

1、根据能力和基本日期将作业分配到设备

  • 自动和手动调度设备(有限能力负载),并考虑辅助生产资源的限制

  • 计划时考虑劳动力需求计划

  • 考虑当前工作计划确定合适的换产计划

  • 考虑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的总体订单网络计划

2、评估排产结果

  • 设备产能负载均衡和未来可用性

  • 分析冲突

  • 分析生产控制指标

3、优化作业队列

  • 考虑不同生产变化的智能排程,优化换产(例如最短作业时间,最少换线成本)

  • 根据优先级的任务排序

  • 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

  • 模拟生产并预估生产结果,根据策略调整计划并优化

4、监控生产过程

  • 可视化图形界面,在线显示订单进度和设备/工位实际负载

  • 显示整个订单网络

  • 显示工具准备计划

  • 显示工位/设备物料准备计划

APS系统中“生产调度”设计成以一个图形化面板为信息呈现的生产指挥中心。不同层级的生产管理人员都应该使用这个图形化面板去控制和优化生产。很多企业用Excel或者人工看板对生产进行调度,显而易见的问题是:

  • 数据处理太耗费人力了 – 导致调度员非法及时掌握实际情况而做出响应

  • 数据准确性太依赖于人员素质 - 它们很容易出错,造成混乱、生产延误和业务中断的问题。

  • 数据是静态的,关联性差 - 这可能会导致延误,因为变化没有得到沟通。如一个设备中断一段时间或一个紧急订单插进来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如工具是否来得及准备,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在岗?

  • 没办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 数据资源浪费,不可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企业的生产优化可望不可及。

基于需求规范,需要考虑不同的约束、不同类型的订单和不同的排产场景,APS生产计划自动排产软件功能设计框架如下图所示。

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工况,生产设备状态、工单生产进度。接受来自生产计划下达的作业队列,也包括紧急插单和维保作业任务。这些作业任务通过调度员的排产工作,下达到设备上,形成一张时间表,包括工序作业时间表、物料配送时间表、工具准备时间表等。

排产工作可以采取人工排产,也可以事先定义约束规则进行启发式自动排产。使用启发式自动排产,需要建立规则模型,如资源约束矩阵定义产品、设备与工具之间的约束关系,优先级规则定义哪些任务应该先安排而优化规则定义如何从一组设备中选择最合适的设备。如果要定义换产时间最少,则必须定义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切换所需的时间,以便软件系统在计算时有据可依。

对于排产结果可以分析当前规则下所获得的排产结果,如设备负载是否均衡,调度员可以回答“我们最早什么时候可以安排这个客户订单”等计划员所关心的问题。

未来一段时间内排序可以选择不同的优化策略进行模拟比较。根据计划目标和权重自动计算一系列指标,例如设备利用率、空闲时间、换线成本及交货率等,调度员从中遴选最优方案下达到生产车间。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美国的ERP软件市场和中国恰恰相反——大型软件厂商稳扎稳打,无为而治;中小型软件厂商则积极进取,锋芒毕露。企业的产品代码、库存信息、客户信息、应收账款,所有这些数据必须有一套软件来帮助管理,因而小型的初级ERP软件很受欢迎。这类软件包含了总账、应收、应付、库存、采购、销售和简单的MRP模块,严格地讲不能算做ERP软件,有些人干脆把这类软件叫做财务或会计系统。目前美国市场流行的Peach Tree,Quick Books,MAS90,Accpac,SBT,Macola,Syspro等软件均属此类。在美国的软件业界,提到MAS90可谓无人不晓,MAS90在北美拥有7万多家用户。MAS90的核心部分是库存、供销和财务模块,对企业规模在5~30个并发用户的企业非常适用,实施周期在1~2个月左右。” 在比我们成熟的美国ERP市场,众多企业选用的仍是会计和进销存系统,是美国的企业比我们的企业业务简单吗?是美国的企业比我们的企业规模都要小吗?是美国的企业都不是制造业吗?我们也发现,好多到中国办厂的国外企业直接带进来了ERP产品,但他们相当多数都还只用进销存部分,IT主管解释说,在我们的进销存系统数据没有达到总部要求的标准之前,总部不会批准我们使用计划等其他模块。 这些企业用进销存原因无他,唯理智耳!这是经历过ERP应用之后的务实选择。“超越ERP,终结ERP,智能ERP, ERP过不过时,ERP实不实时”,面对如此喧嚣的文字概念,ERP巨人SAP公司基于对企业实际应用情况的深切了解,推出一款小型产品SAP Business One。我们在它的界面上看到的都是最熟悉不过的:会计,银行,销售,采购,库存,客户关系,售后服务,以及简单的BOM,简单的生产,简单的MRP。SAP难道不知道现如今的用户眼界之高已然看不起进销存了吗?毋庸置疑。从这款产品中,已感受到了进销存在SAP眼中的地位。 当初吵着闹着要排产计划的用户在经过实施应用的洗礼后也归于平静,确切地说是归于冷静,排产计划功能不但没达到其预期,更多地情况是根本就没有使用起来,进销存数据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计划排产能力功能运行的要求。当用户冷水浇头后再想回头去落实进销存的时候,已时过境迁,对ERP的负面评价已耗光使用者的激情,结局只能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悔之晚矣。 在失败后寻求成功,先吃亏再醒悟,是一种活法;但我们可不可以不交学费,跨越失败,直接迈向成功呢? 正视ERP世界里的乌托邦 ——电脑无法完全胜任细部排产(Detail Production Scheduling)工作 作为ERP的前身,传统MRP对于产能的知觉是不敏感的,由电脑计算出来的生产计划,往往无法满足车间对于细部排产的需要。因此,有些用户在选择ERP时将电脑细部排产列为重要的需求,部分软件也号称在电脑细部排产方面有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用户真实使用的情况如何?电脑细部排产的结果与车间的需求是否相符?或者我们该问,细部排产真的能完全交给电脑来做吗? 所谓电脑排产,指的是使用计算机与软件安排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计划。而电脑排产依据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中长期的主生产排程(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和短期的细部生产排程(Detail Production Scheduling)两种。事实上,就像乌托邦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一样,ERP里能真实处理细部排产的完美解决方案其实也并不存在。深入到细部生产排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不计其数的影响因素存在。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人工的介入和操控,电脑永远无法完全胜任细部排产的工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