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 详解数据分析三种思考模型

‍‍


Python大本营每日一课

大家好,本期7日专栏内容,营长将为大家分享新的内容知识,“数据分析”,营长邀请的是宿永杰,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数据挖掘工程师,小伙伴们别忘记打卡哦。

三种思考模型

DAY06 

上期我们分享了每日一课 | 详解数据分析必知必会的两个原则不清楚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详情哦!

新人做数据分析有个误区,认为 Excel 很 Low,SQL 做久了又是表哥表姐,学习 Python 又陷入无尽的工具包中不能自拔,迷茫到找项目学习,结果是分析又不得要领,说多了都是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忽略了数据分析最核心的东西——分析模型。

我们都知道:

程序 = 算法 + 数据

我个人认为,在数据分析领域,我们可以这样说:

数据分析 = 思维 + 数据

真正重要的东西,一是思维方法论,二是数据,其他都属于帮助我们完成数据分析的工具,只不过这些工具使用场景和效率不同而已。

因此,我特别强调数据分析的思维方法论,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化繁为简,条理清晰的梳理复杂关系,对问题做到全面系统的思考。

正如《荀子·不苟》里面所讲的: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失误都来源于片面的思考,荀子提出了一种思考模型,就是看见想追求的东西,一定要前前后后考虑下它有风险或你不喜欢的一面;看到对你有利的东西,一定要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存在哪些危害;两方面权衡,仔细考虑,最后做出选择决定。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当不为?下面,开始今天的三种常用的思考模型!

5W2H 模型

什么是 5W2H 模型?根据百科解释:5W2H 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5W2H 具体解释如下:

  •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那回到我们做数据分析的场景,当有业务或者运营同学找你提需求的时候,如何不再成为提数机器人被动取数,如何避免分析出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要的,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套用 5W2H 去分析需求,这个需求到底是不是合理?他们做这个需求的深层次目的是啥?总之,多问几个为什么吧!

不得不啰嗦一句,为啥很多人老觉得自己是提数机器人,一直被动取数,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起分析框架,没有把更深层次的问题找出来,每次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点,陷入了临时数据需求的泥潭不能自拔。

比如,工作中运营的同学突然找你,要这次活动的用户参与人数,等你做完了,运营同学又说需要用户消费额,有时候,后面可能还有一堆内容要加,比如客单价、同环比,人均消费额,甚至还要大盘的数据,这时候数据分析师就非常被动。

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在运营同学提需求的时候,多聊聊,问清楚要这个数据做什么,他们拿数据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是啥,根据 5W2H 和运营的同学聊聊,聊完之后,数据分析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动机,给出他们提数需求的一个详细可执行方案。

可能通过替代方案解决了问题,也可能他们运营同学自己就可以解决,还可能这个问题解决需要更多指标数据支持,在业务前期,表面看数据分析师给自己增加了工作内容,但从长远看,在这样的沟通下,该问题的解决就会形成一个体系,分析师给出整个体系架构解决方案,不仅帮助数据分析避免被动取数、贴近业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以获得自我成长,甚至考虑把基础的工作交给运营同学自己维护,这样对整个工作和业务都非常有利的。

再比如,面试的时候,当面试官给你抛出一个数据分析问题时,很多时候可能给到的信息非常少,所以不要着急给答案,可以用 5W2H 去和面试官沟通,敢于多问一个问题,获得非常多的业务知识和额外数据支持,这样更容易定位问题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做到先思考后解决,结合数据,有理有据。

关于 5W2H 并不是万能的,结合它的优缺点,目前有很多变形,比如 5W1H 和 5W2H1E 等,下面简单介绍下。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 Why)、对象(何事 What)、地点(何地 Where)、时间(何时 When)、人员(何人 Who)、方法(何法 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5W2H1E:强调在做计划中的应用, 共 8 个基本要素。注重 Effect 对整个计划的重要意义,认为如果忽视企划的成本投入,不注意计划实施效果的预测,那么,这种计划就不是一种成功的计划。

  • What(什么):企划的目的、内容

  • Who(谁):企划相关人员

  • Where(何处):企划实施场所

  • When(何时):企划的时间

  • Why(为什么):企划缘由、前景

  • How(如何):企划的方法和运转实施

  • How much(多少):企划预算

  • Effect(效果):预测企划结果、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5W2H1E 更像是一种成果导向型模型,5W2H 是一种结果导向型模型,而 5W1H 则像是过程导向型模型。

金字塔模型

什么是金字塔模型?根据百科解释:金字塔模型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商学院 John E·Prescott 教授提出的,主要用于对竞争对手的跟踪分析,是企业开展竞争对手跟踪工作的指导工具,Prescott 的金字塔模型提供了一条“竞争信息,竞争决策”的工作线索。

关于金字塔模型,特别要给大家安利《金字塔原理(麦肯锡 40 年经典培训教材)》这本书,这本书内容非常完整,把为什么要用金字塔模型(归类分组、自上而下表达和自下而上思考),金字塔模型内部结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序言结构),如何构建金字塔(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以及推理与归纳,思考的逻辑顺序都讲解的非常清楚。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逻辑的表达、思考、演示来解决问题。它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下面,我们以某内容社区用户金字塔模型为例,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把整个用户,自上而下分为四层,分别我社区管理人员、用户管理工具、价值用户和一般性用户。

那这有什么用呢?比如某一天老板说我们的销售额增长能不能再提高点呢?

老板发话了,哪能不能执行呢?

通过金字塔模型,理清楚当前的用户结构,如果想提高销售额,从哪儿入手一目了然,既然价值用户是主要贡献销售额的用户,提高销售额可以有如下方案,一种是提高产品单价,二是增加价值用户的人数,假设老板明确指出,现阶段产品价格不能做调整,于是增加价值用户就成了当前工作的重心,也就是通过运营手段把 80%社区普通用户向有价值的用户进行转化。

补充一点,上面的金字塔主要是进行用户角色的划分,而每一层级,尤其是价值用户和一般用户,我们都需要做内部用户划分,比如做用户画像,从用户基本属性性别、年龄、地域、职业、学历等等和用户行为偏好方面进行划分,从更细的维度出发,做好用户转化。

最后,强调一点,不管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无论怎么划分,我们都要遵循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鱼骨图模型

什么是鱼骨图模型?根据百科解释: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

在实际工作中,鱼骨图经常被应用在会议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下面以分析产品不良率为例,如下图所示:

假如某工厂某段时间生产的产品不良率突然升高,为了找出原因,部门开会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就采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机器、方法、材料、环境和其他原因等 6 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找出每个大因素下面的小因素,这样定位问题就很明确了,可以排除法、可以定性分析,可以通过实际调研或者产品数据定量分析,从而找到产品不良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结

5W2H、金字塔和鱼骨图都是常见的思考模型,每种模型并不是万能的,合适的场景下我们选择合适的模型使用就好,其目的就是通过分组划分和维度细分,找到不同阶段、不同维度或者不同时间段的大因,然后基于大因,采用 MECE 原则,不断细分找小因,直到找到问题的关键。

本期专栏内容均来自GitChat《数据分析面试剖析24讲》专栏内容,作者:宿永杰,某著名互联网公司数据挖掘工程师,如需了解专栏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