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计精要
B站视频:美术 1.1.4 场景设计精要
文章目录
主题设定
设计游戏场景首先要明确游戏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时代背景。通过对玩家动线的设计,功能模型的合理布局构建出场景的基础框架。利用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烘托场景氛围。
市场上常见的主题场景:剑侠、科幻、废墟、魔幻等。
场景风格确定
场景主题选定后,开始确定场景风格。场景风格按大类分为:写实风格、非写实类风格。
细分后常见风格举例:赛博朋克(算是一种美学风格,但不只是一种美学风格)、写实、卡通、像素、低面数风格等等。
场景设计构图
场景风格确定后,构图设计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整个场景的成败。
构图法
常用的构图法有:三分法构图、环形构图、对称式构图、垂直线构图、水平线分割构图、十字构图、视觉引导线构图等等。
三分法构图
画面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分成三部分时,线条交叉的地方就是一个黄金分割点,是放置焦点的最佳位置。
案例:《决战平安京》
《决战平安京》界面把最受关注的内容放置在横竖线交叉点上(例如人物的脸)。和其他构图法相比,比较能保持稳定、突出主体,同时保留了空间感,让人感觉更加宽松舒适。
环形构图
环形由连续的曲线组成,其环形的运动轨迹将视线牢牢地吸引在画面上。动态性的环形,让人感觉不太稳定,会稍微自然一些,它们像隧道一样的外观通常擅长创造独特的道路感觉和行进距离,以及将焦点吸引到场景的中间。
案例:《异星搜奇》
在《异星搜奇The Dig》的场景中,我们的眼睛被吸引到隧道的尽头,而松散的圆形构图充当了相框。这种场景在感觉狭窄和狭窄的过程中起作用,迫使我们向下通过,这也是在两个区域之间建立联系的极好方法,为即将到来的事物造成悬念。
案例:《传送门》
弗雷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的《传送门》中植被在此场景中形成的圆形开口既产生了浓密的丛林感,又暗示了对本文所述生物的隐瞒。尽管结构中的实际隧道要少得多,但它仍然具有将场景封闭起来以感觉到封闭的效果,并将我们的眼睛聚焦在特定点上。
案例:《国王密使》
《King’s Quest Vl 国王密使》的此区域中所示,一系列更复杂的圆和曲线可以很好地将这两个想法结合在一起。弯曲的墙壁,尤其是小路,给人以比例感,但是圆圈向图像中心靠拢的方式仍然使所有感觉都包含在内。这是一个有趣的并置元素,这些元素设法感觉到有机的和不自然的,将两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整体。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法,具有平静、稳定、重量等特点。常用于水面、平川、草原、重要人物出场等。
缺点:构图上太过单一,缺少画面的生动性。
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法,以树、电线杆等竖直物体作为垂直线,然后突出重点,放置竖直物体的时候需要把节奏感表现出来。
画面以垂直线条为主。例如树木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在画面中运用长度、粗细不同的垂直线,会令画面产生一种动态的节奏感,比如常见的垂直线分割手法就是让垂直线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变短,从而产生距离感,为画面增加深度。
案例:《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人族的实验室用的就是垂直线构图法。
水平线分割构图
常用于表现辽阔的场景,多见于风景画。在画面中添加水平线可以添加画面的稳定感,给人平稳、舒展的感觉。但过多的水平线反而会破坏画面的紧凑感,要注意控制水平线的数量和疏密程度。
案例:《阴阳师》
《阴阳师》的庭院全景设计就采用了这种构图法,凸显庭院的宽阔、稳定、和谐感觉。
十字构图
十字形上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叉状态,是一种特殊的交叉线,它具有交叉线的所有特征,比如视觉聚焦、主体突出,制造出视觉中心。是画手引导观众视线按照他的想法欣赏画作的一种方式。
视觉引导线构图
引导线会把玩家的视线吸引到画面的主体上,道路和墙壁都可以作为画面的引导线。
场景剪影
构图方法确定,开始速涂场景剪影。
原画里剪影设计是一张好场景图设计的前奏,剪影是较为概括外观的设计,看一张图都是从整体开始看起,剪影的设计就是这个开始。
剪影练习:剪影需要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一定要主动打破这种单一的结构关系,突出重点,找出变化趋势,顺势调整变化的组织关系。做到疏密得当、突出重点。
需注意以下几点:
- 即使是简单的形状,想让其结构变得好看,一定要遵循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
- 剪影的辨识度,让人一看剪影,就可以大概认知物体的基本属性,不能模糊带过;
从上图可看出,初版剪影一眼看上去并不能清晰地认知目标是什么物体,比较模糊。修改过后的剪影则比较清晰。
剪影相关问题
画剪影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杂乱无章、变化的单一。
杂乱无章
例如上图左边像山一样的剪影。其问题就是变化过多,缺乏统一,让人找不到视觉中心。
改善方法
对外部的条状物进行删减和调整,突出核心的部位。
变化的单一
没有节奏,没有疏密关系。
-
把剪影用时钟标出来,整点位置必有设计。
- 物体之间大小相同,没有重点;
- 物体朝向非常均匀的往周围发散,视觉中心不集中;
- 物体剪影过于简单。
-
剪影中的物体均等间隔放置。
- 物体布局和朝向过于均等;
- 朝向过于单一,图形过于简单;
- 物体没有主次关系;
- 物体剪影不明确。
剪影激发创作灵感
在练习时,会遇到不知道怎么设计和构图的问题。可以通过剪影的不断变化,激发我们的创作思维。
方法
- 利用同一个剪影模板,在这基础上,不断地添加设计元素给场景一个新的设定;
- 利用剪影模板,通过变形、局部夸张、局部替换等手段,重新设计一个新的场景。
剪影内切
确定初步剪影后,接下来要对剪影进行内切,把剪影内部的初步结构通过内切,整理清晰,挑出线稿的框架去练习。
方法
- 切出剪影内部的具体结构,先把重要的部位切出来;
- 明确基本结构后,然后把物体的亮暗面,通过二分,初步分出亮、灰、暗 三大面,使作品立体化;
- 进一步优化物体的五大调子,以及疏密关系。比如投影、空间关系等。
三分法构图剪影
选定构图方法后,速途起稿,重点概括地形,以及视觉中心在画面中的位置。通过快速的剪影速途,迅速看画面效果。
剪影的空间处理
三分法不能忽略空间关系,每一张图的空间都不一样。而且在画面中的视觉中心,都是呈现出突出部的结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分法构图流程
- 打草稿;
- 上基础色;
- 画面加元素;
- 处理地形,细化整体
这样就算一张完成稿了。
完整稿图
前景场景和纵深感
前景
前景是指位于主体的前面。合理地运用前景不仅可以突出主体,还能给画面营造出纵深感,提高视觉冲击力。
注意事项
- 前景是用来烘托、衬托主体,是为主体服务的。作为前景不能阻挡看向主体的视线;
- 前景在一个画面中的定位就是绿叶、配角,所以它的表现力要弱于主体。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主次,而不是找不到重点;
- 运用准确、构图唯美,要保证前景符合整个画面的主题,不能不相干或者根本突出不了。
透视感
透视感在前景场景与纵深感中起了很大作用,当设计中有前景场景,这时候只要加一些漂亮的后景,让图片看起来有纵深感。
场景色彩分类
场景构图结束后,开始准备给场景上色。
色彩是一幅原画的关键,它可以给我们传达很多信息量。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明度。(更多内容请参考同专题文章美术 1.1 美术理论基础-CSDN博客 色彩—色彩三要素)
场景配色四大步
配色比例
日本的设计师提出过一个配色黄金比例(70:25:5) 。其中的70%为大面积使用的主色、25%为辅助色、5%为点缀色。一般情况下建议画面色彩不超过3三种。
色彩关系
色彩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色相环上的位置,色相和色相之间距离的角度越近,则对比越弱,离得越远则对比越强烈。
色彩搭配例子
-
相邻色搭配;
根据上图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六字的顺序,相邻色搭配就是红+橙、黄+绿等;
-
互补色搭配;
根据上图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六字的顺序,互补色就是中间间隔两个颜色,红+绿、橙+蓝等;
-
间隔色搭配;
根据上图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六字的顺序,间隔色搭配就是红+黄、绿+蓝等;
色性
这个包括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不同的色调又不同的效果,下面来看下这三个色调:
- 冷色调,在色彩里面没有绝对的冷暖,只有相对的冷暖,环境和比例是影响颜色冷暖的两个因素,像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 暖色调。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 中性色,最简单的三个颜色,黑,白,灰,就是中性色。
上面一张图带你了解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离橙色越近,颜色越暖,离蓝色越近,颜色越冷。黑,白,灰,是中性色)
(更多内容请参考同专题文章美术 1.1 美术理论基础-CSDN博客 色彩—冷色和暖色、色彩的视觉心理)
叠色
在原画中先黑白灰再叠色的话,体积感会更强,直接上色出来的色彩感也是很不错的。
具体为三个步骤:起稿、铺调子、设计和塑造。
场景光影氛围
光影中最重要的两点:打光、光影分割
打光
不管是角色还是场景,不同的光会给人一种不同的情绪影响。
例如正光和逆光:
光影分割
尽管内容一样,但从构图上来说,以下的两张图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元素内容,不一样的打光氛围和情绪,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光影氛围
以美剧《权利的游戏》中的光影氛围举例,感受其不同场景下的光影氛围。
不一样的光影能表达出不一样的氛围,能让看客更容易进入画面的世界。
场景细节添加
场景基本轮廓构建完成以后就可以逐步将小物件填充进场景内,进一步提高场景完成度,丰富场景内容,呼应主题,提升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