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商业经营的同质化与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实体商业进行“场景革命”的呼声沸反盈天。
之前我们对百货升级改造的典型项目进行了考察分析,诸如百盛优客、美罗城等商场。
昔日的老百货积极调整升级,注重商业的主题性、注重购物环境的体验性,在电商和购物中心的冲击下,仍能焕发出强劲的商业生命力。
PS:关于美罗城和百盛优客的案例分享,请在公众账号“历史消息”中查看。
▼美罗城各楼层的主题打造

▼百盛优客的差异化特征

很多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更是在动工建设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切实可行的“体验式消费环境”的设计方案。
在这当中,悦界、骑鹅公社、摩坊166、咕噜学院等,这些大悦城的室内街区已经成为了“体验式消费环境”的代表性名片。
朝阳大悦城“悦界”
由5F、6F的停车场改造而成
将商业消费与自然、艺术相互交融的创意主题街区
▼

天津大悦城“骑鹅公社”
位于商场北区5F,由创意零售店铺组成
由原冰场上方的挑空区改造而成,约1400㎡
▼

骑鹅公社二期——“神兽寺街”
这里供奉着奇葩的“天津四大神兽”
鬊(shun)鸟、走鸡、幺蛾子、拿拿龙
可膜拜、可祈愿、可求签、更可拍照互动
▼

成都大悦城“咕噜学院”
位于商场的LG层,共3200㎡
由 44个风格迥异的创意小铺组成
▼

大悦城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特色型的主题街区,充分满足人们个性的、体验式消费需求,为实体商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今天我们就以“魔都爱情地标”——上海大悦城II期(以下简称“大悦城”)为例,探讨如何让“主题商业”不再只是概念和口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趣味空间。

“魔都爱情地标”主题的落地

Ⅰ 精准的定位
商业定位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消费者的过程,对目标客群的准确定位,是商业主题能够落地的基础前提。
01 | 整体定位
以年轻、时尚、潮流为特征
以购物中心为主体
组合公寓住宅/写字楼/酒店等产品
形成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
02 | 客群定位
以18-35岁的新兴中产阶层为主要目标客群
服务年轻人细分市场
03 | 主题定位
魔都爱情地标
上海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每年有超过10万对结婚新人,18-35岁青年群体基础更加广泛,时尚与爱情是这个年龄段消费群体的生活核心。

Ⅱ 围绕主题而设计的建筑环境
大悦城的建筑环境紧扣“魔都爱情地标”主题,打造的3组主题场景,引领沪上青年的爱情和时尚生活消费。
01 | Sky ring
▼作为国内唯一的屋顶悬臂式摩天轮 ,独树一帜

一方面,使得商场消费客群的辐射范围从近端区域放大到整个上海市,甚至是长三角。
另一方面,形成以“摩天轮”为核心的消费链条,是补充商场营收的重要来源。

02 | 爱要大声说出来
▼全球最大的扩音器设置,高调传爱、大声表白

迎合了90后年轻消费群体“社交秀”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与顶层的与摩天轮、酒吧、创意店铺相呼应,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休闲消费氛围,提高消费发生几率。
03 | 摩坊166(more fun)
摩坊166——摩天轮下的创意街坊,由摩坊市集、未央街、手作人街和霓虹街4部分组成,营造个性消费空间。
▼红色的砖墙搭配灰色的地面,满满的工业风

▼由摩坊市集、未央街、手作人街和霓虹街4部分组成

摩天轮的上下出入口设置在该楼层,这样做提高了8F的客流到达率,激发摩坊166的人气活力;同时消费客流由此“喷淋”到其他楼层,实现客流的重复利用。
▼“萌态可掬”的雕塑小品

▼工业风格的店装

▼电梯厅的“鲤鱼”破墙而出

▼走廊顶部的水泥筒灯

手作人街——创意手工作坊聚集地
都市生活的高压下
手工越来越被视为放松、休闲的娱乐方式
木作、陶艺、皮具、油画等手作
商业消费的趋势由消费商品转为消费时间
COOKIE9
与恋人一同体验手作饼干的乐趣
▼

三浅陶社
是零售,更是值得拍照上传朋友圈的“萌物”
▼

作物
沪上最高逼格的木工工作室
可以亲自制作小型砧板、盘子,甚至是茶几、座椅
▼

霓虹街——魔幻日式风格的餐饮街
通过日式主题氛围的营造,丰富了商业场景的趣味性,延长消费者的驻留时间,增加了餐饮消费的几率。
8F-9F挑空设计,净高14.8m
将室内营造出室外的开阔和街区感
▼

店招色彩对比鲜明
前卫的、复古的
多种艺术装饰风格成就日式“魔幻”效果
▼



Ⅲ 以青年时尚为发力点的招商品牌
大悦城的经营品牌永远与18-35岁年轻人为伍,招商紧紧围绕着青年的“圆心”发力,而时尚与爱情是青年群体的消费核心。
▼开在顶层的星巴克,完善“摩天轮经济圈”

手工大师
以教授制作皮具手工作品为主
▼

西西弗
备受年轻一代喜爱的“网红”书店
▼

DC超级英雄主题餐厅
美国华纳正版授权的超级英雄西餐厅
满足年轻人心中的“Super Hearo”情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