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5G相关名词
x2 interface
X2接口是e-NodeB之间的互连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是3GPP协议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的UE(User Equipment)的定位,传呼过程,包括中继,简单的说MME是负责信令处理部分。它涉及到bearer激活/关闭过程,并且当一个UE初始化并且连接到时为这个UE选择一个SGW(Serving GateWay)。通过和HSS交互认证一个用户,为一个用户分配一个临时ID。MME同时支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拦截、监听。MME为2G/3G接入网络提供了控制函数接口,通过S3接口。为漫游UEs,面向HSS同样提供了S6a接口。
eNB
指演进型基站。
在3GPP LTE与LTE-A的标准中,用eNB来代表基站,与用户UE对应。
eNB是LTE(4G)中UE和演进后的核心网EPC之间的桥梁,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它是E-UTRAN侧的S1接入点,主要功能有:
-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上/下行动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等
- 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
- UE附着时的MME选择
- 路由用户面数据至S-GW
- 寻呼消息的组织和发送(由MME产生)
- 广播消息的组织和发送(由MME或O&M产生)
- 以移动性或调度为目的的测量及测量报告配置
EPC
4G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够快速传输语音、文本、视频和图像信息,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国际电信联盟对于4G系统的标准为符合100 Mbit/s数据传输速度的系统,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机器之间的高速对话。LTE(Long Term Evolution)主要研究3GPP无线接入网的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的LTE Advanced将最终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系统的要求,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则是研究核心网的长期演进,它定义了一个全IP的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该系统的特点为仅有分组域而无电路域、基于全IP结构、控制与承载分离且网络结构扁平化,其中主要包含MME、SGW、PGW、PCRF等网元。其中SGW和PGW常常合设并被称为SAE-GW。
EPC网络可以支持3GPP和非3GPP(如Wi-Fi、WiMAX等)多种接入方式,是支持异构网络的融合架构。在此架构下,短信、语音等传统的电路域业务将借助VoLTE模式进行承载,也可以采用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域回落)的方案使用原有的电路域完成语音业务。综上所述,EPC网络是4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它属于核心网范畴,具备用户签约数据存储,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换等移动网络的传统能力,并能够给用户提供超高速的上网体验。概括来说,EPC具备如下特点:
1 核心网趋同化,交换功能路由化;
2 业务平面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
3 网元数目最小化,协议层次最优化;
4 网络扁平化,全IP化。 [2]
EPC主要由MME、SGW、PGW、PCRF等网元构成。其中: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原3G网络中SGSN网元的控制面功能;
SGW:Serving Gateway,原3G网络中SGSN网元的用户面功能,有时也写为S-GW;
PGW:PDN Gateway,原3G网络中GGSN网元的功能,有时也写为P-GW;
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完成对用户数据报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1]
PGW
PGW(PDN GateWay,PDN网关)是移动通信网络EPC中的重要网元。EPC网络实际上是原3G核心网PS域的演进版本,而PGW也相当于是一个演进了的GGSN网元,其功能和作用与原GGSN网元相当。
在EPC系统中引入的PGW网元实体,其英文全称为PDN Gateway,它类似于GGSN网元的功能,为EPC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用户的会话管理和承载控制、数据转发、IP地址分配以及非3GPP用户接入等功能。它是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公用数据网络PDN的锚点。所谓3GPP接入,是指3GPP标准家族出来的无线接入技术,比如我国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就是3GPP接入技术;所谓非3GPP接入,就是3GPP标准家族以外的无线接入技术,典型的比如中国电信的CDMA接入技术以及流行的WiFi接入技术等。就是说,在EPC网络中,移动终端如果是非3GPP接入,它可以不经过MME网元和SGW网元,但一定会经过PGW网元,才能接入到PDN。
[1]
PGW网元的主要功能包括:
l 会话和承载管理:在2G/3G网络中没有默认承载的概念,其附着网络后,在没有业务请求的情况下,不需要激活PDP上下文且不会分配IP地址;LTE网络中用户附着的同时即建立默认承载(Default Bearer)并为终端分配IP地址,从而为用户提供“永久在线”的功能特性,降低了其在有收发数据时再建立连接而导致的时延,默认承载建立后,在有高QoS业务的情形下可以再建立专有承载;
例如EPC网络用户访问Web网页的操作,由于该业务请求对数据包时延的要求不是很高,则会在默认承载上进行数据包的收发;如果用户发起了语音呼叫,则由于默认承载无法保证传输时延、丢包率等要求,此时需要由PCRF网元进行判断并触发,要求PGW为用户创建专有承载,并在此承载上传送语音数据包,以提高语音通话的质量,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此外,在语音通话结束后,专有承载将会被删除,而默认承载却会在用户联网期间一直保留。
l IP地址分配:PGW负责为接入的用户分配IP地址,此后数据包的传输在此IP地址下进行,PGW分配的地址类型包括IP V4、IP V6或者IPV4+IPV6。
IPV4地址空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IPV6由于地址资源丰富、安全性大幅提高,成为后续互联网络发展的方向,一个承载可以看做是一条分配了IP地址的数据包传输通道,如果分配的是IPV4的地址类型,则终端只能跟外部数据网络中地址类型也为IPV4的计算机或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IPV6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