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dlegen-Hibernate:自动化ORM代码生成工具的探索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Hibernate是Java领域中强大的ORM框架,而Middlegen-Hibernate作为其自动化工具版本,提供了从数据库模式到Hibernate兼容Java源代码的自动生成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Middlegen-Hibernate工具,包括安装配置、代码生成、项目整合及测试优化等步骤,旨在通过自动化流程简化开发者的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Middlegen-Hibernate.rar

1. Hibernate框架简介

Hibernate是一个用于Java语言的开源对象关系映射(ORM)框架,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从Java对象到数据库表的映射,从而使程序员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来操作数据库。作为数据持久层解决方案,Hibernate减少了开发者对SQL语句的直接编写,简化了数据库编程,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操作接口。

Hibernate允许开发者以声明性的方式进行缓存配置,支持多种数据库之间的兼容性,并能够很好地与Spring框架等其他流行的Java技术栈进行整合。本章将从Hibernate的基本概念谈起,对其核心功能进行概述,并逐步展开对Middlegen工具的介绍,作为了解整个Hibernate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2. Middlegen工具概念及其功能

Middlegen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逆向工程工具,它能够根据现有的数据库结构生成代码框架,特别是在Hibernate框架中,它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起项目的数据访问层。Middlegen不仅可以生成Java源代码,还能生成映射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Middlegen工具的基本概念、核心功能以及它在Hibernate框架中的角色定位。

2.1 Middlegen的基本概念

2.1.1 Middlegen工具的起源和发展

Middlegen的起源可追溯到早期的Hibernate工具套件,那时开发者需要手动创建大量的数据访问对象(DAO)和映射文件(HBM),这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为了简化这一过程,Middlegen应运而生。通过分析数据库结构,它能够自动生成这些代码和映射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随着时间的发展,Middlegen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逐步完善并增加了更多功能,如支持多种数据库、生成更复杂的映射关系等。

2.1.2 Middlegen在Hibernate框架中的作用和定位

在Hibernate框架中,Middlegen扮演着代码自动化生成的关键角色。它位于整个开发流程的前期阶段,主要负责从数据库结构生成基础的Java类和映射文件。这些基础代码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从而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是重复的代码编写。Middlegen的定位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它使得Hibernate的使用更加高效,让开发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架构设计上。

2.2 Middlegen的核心功能

2.2.1 数据库到代码的逆向工程能力

Middlegen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其数据库到代码的逆向工程能力。这一功能允许开发者只需输入数据库连接信息,Middlegen就可以分析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并自动生成对应的Java类和Hibernate映射文件(HBM)。这一过程中,Middlegen会自动处理表中的主键、外键、索引以及类型转换,大大减少了开发者的工作量。

2.2.2 自动化生成数据访问对象(DAO)

除了映射文件,Middlegen还能生成数据访问对象(DAO)。DAO是数据持久层的基础,Middlegen提供的DAO生成功能基于模板机制,允许开发者自定义模板来调整生成的DAO代码。这样一来,开发者不仅节省了编写DAO的时间,还能通过自定义模板来满足项目的特殊需求。

下面展示一个简化的Middlegen配置文件示例,它定义了数据库连接以及需要生成的实体类的信息: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iddlegen PUBLIC "-//***//DTD middlegen configuration 1.0//EN"
"***">

<middlegen>
    <database 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user="root" password="secret" schema="mySchema">
        <table name="user" />
        <table name="address" />
    </database>
</middlegen>

通过这样的配置,Middlegen会连接到指定的数据库,并根据 user address 两个表生成相应的Java类和映射文件。这种自动化工具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尤其在涉及到大量数据表的项目中。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数据库映射自动生成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操作这一过程。

3. 数据库映射自动生成的原理与操作

在现代企业级应用开发中,数据库映射自动化是减少开发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章节将深入探讨数据库映射自动生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映射生成工具,以便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3.1 数据库映射自动化的理论基础

3.1.1 ORM技术与数据库映射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ORM)是一种编程技术,用于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转换数据。在数据库映射中,ORM技术允许我们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映射为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模型。Hibernate作为ORM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配置选项,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Java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数据库映射自动化工具,如Middlegen-Hibernate,正是基于这种ORM技术,通过读取数据库的元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数据库表与Java对象(通常为实体类Entity)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自动化方式简化了传统手动编写映射文件的繁琐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

3.1.2 自动化映射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自动化映射工具的主要优势包括:

  • 快速原型开发 :自动化工具能够迅速搭建起项目的基础框架,为开发团队提供快速的原型开发环境。
  • 减少重复工作 :通过自动化,开发者不再需要手动编写大量的映射代码,有效减少了重复劳动。
  • 降低错误率 :自动化的生成过程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提升了代码质量。

然而,自动化映射工具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定制性有限 :对于特定的业务逻辑和复杂场景,自动生成的代码可能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手动调整。
  • 性能开销 :自动化工具可能生成额外的代码和配置,这在一些性能敏感的应用中可能带来额外的开销。
  • 维护难度 :随着项目的深入,自动生成的代码可能需要频繁更新,这可能增加后期维护的难度。

了解自动化映射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实际项目中决定何时使用自动化工具,以及如何有效地与手动编码相结合。

3.2 实际操作中的映射生成

3.2.1 映射文件的结构和内容解析

映射文件是数据库映射自动化的核心产物,它定义了数据库表与Java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Hibernate为例,一个典型的映射文件(.hbm.xml)通常包含以下结构和内容:

<?xml version="1.0"?>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example.MyEntity" table="MY_ENTITY_TABLE">
        <id name="id" column="ID" type="long">
            <generator class="native"/>
        </id>
        <property name="name" column="NAME" type="string"/>
        <!-- More fields and properties -->
    </class>
</hibernate-mapping>

映射文件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根元素 ( hibernate-mapping ): 表示文档的根节点,定义了Hibernate的映射元素。
  • class元素 : 用于定义一个实体类和对应的数据库表,包括类名( name 属性)和表名( table 属性)。
  • id元素 : 定义了实体的主键,包括主键的名称( name 属性)、列名( column 属性)和数据类型( type 属性)。
  • property元素 : 定义了实体的其他字段,如上例中的 name 字段。
  • generator元素 : 用于指定主键生成策略,如使用数据库自增、序列或UUID等。

理解映射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对于在自动化生成后的文件进行自定义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3.2.2 常见数据库与映射生成的兼容问题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面临不同数据库(如MySQL, PostgreSQL, Oracle等)之间的映射问题。由于各数据库之间可能存在SQL方言和特定功能的差异,自动化工具在生成映射文件时可能会遇到兼容性问题。例如,某些数据库特有的数据类型或函数在其他数据库中并不存在或不兼容,这可能会导致生成的映射文件在特定数据库上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兼容性问题,开发者需要:

  • 仔细审查映射文件 :在自动化生成后,应仔细审查映射文件,确保所有类型和函数都与目标数据库兼容。
  • 编写适配器代码 :对于特定数据库特有的功能,可以编写适配器代码以实现兼容。
  • 使用特定配置 :在一些自动化工具中,可以通过特定的配置项来处理兼容性问题,例如在Middlegen中使用数据库特定的配置文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表格,用于对比不同数据库间可能存在的兼容性问题:

| 数据库类型 | 特有数据类型 | 特有函数/特性 | 兼容性考虑 | |------------|--------------|----------------|------------| | MySQL | TINYINT | AES_ENCRYPT | 检查Hibernate是否支持对应类型和函数 | | PostgreSQL | JSON | LATERAL JOIN | 考虑是否需要自定义类型转换或SQL片段 | | Oracle | CLOB | MERGE | 在映射文件中使用数据库特定的SQL语法 |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比,开发者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数据库间的兼容性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运行在目标数据库之上。

4. Middlegen-Hibernate的安装与配置步骤

4.1 环境准备与安装

4.1.1 系统要求与安装前提

Middlegen-Hibernate的安装并不复杂,但还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的满足以保证顺利安装和运行。首先,系统需要有Java运行环境,因为Middlegen和Hibernate都是基于Java的工具。推荐安装JDK 1.8或更高版本以确保最佳兼容性。此外,还要求系统中已经安装了支持的数据库系统,比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等,因为Middlegen需要操作数据库进行映射自动生成。最后,需要准备好一个支持的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以方便项目的管理和代码的编写。

4.1.2 安装过程详解

安装Middlegen-Hibernate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下载安装包 :首先从官方网站或Maven仓库下载Middlegen-Hibernate的jar包以及相关的配置文件模板。

  2. 配置环境变量 :将下载的jar包放入系统的 CLASSPATH 环境变量中,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通过命令行调用Middlegen工具。

  3. 创建配置文件 :根据提供的模板创建Hibernate配置文件(.cfg.xml)和Middlegen配置文件(.config.xml),并根据实际数据库环境和项目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

  4. 检查安装 :通过命令行运行Middlegen的一个简单命令,比如 java -jar middlegen-hibernate-xxx.jar ,以检查工具是否安装成功。如果出现帮助信息,则说明安装成功。

4.2 配置文件的编写与解析

4.2.1 Hibernate配置文件(.cfg.xml)的作用与编写

Hibernate配置文件是应用中与Hibernate框架直接交互的配置文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定义数据库连接信息、配置SessionFactory等。一个基本的Hibernate配置文件包含以下关键元素:

  • <hibernate-configuration> :根元素,包裹其他配置。
  • <session-factory> :定义session factory的配置,包括连接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 <mapping> :用来指定映射文件的位置。

下面是一个简单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configuration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0//EN"
        "***">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yourdb</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yourus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yourpassword</property>
        <!-- 其他配置 -->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4.2.2 Middlegen配置文件(.config.xml)的作用与编写

Middlegen配置文件用于配置Middlegen工具的行为,比如指定数据库连接信息、表过滤规则、生成文件的存放位置等。以下是Middlegen配置文件的一个基本结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iddlegen-config PUBLIC
        "-//Codehaus/Middlegen/Middlegen Config DTD 1.0//EN"
        "***">
<middlegen-config>
    <connection>
        <driver>com.mysql.jdbc.Driver</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yourdb</url>
        <user>youruser</user>
        <password>yourpassword</password>
    </connection>
    <options>
        <table-pattern>.*</table-pattern> <!-- 允许所有表 -->
    </options>
    <!-- 其他配置 -->
</middlegen-config>

该配置文件使Middlegen知道如何连接到数据库,并且通过正则表达式指定了哪些表需要被处理。其他可配置项可能包括字段的命名规则、生成代码的包名和目录结构等。

通过编写这两个配置文件,开发者可以为Middlegen-Hibernate工具创建一个适用于项目特定需求的运行环境。

5. 通过命令行运行Middlegen工具

5.1 命令行运行的基本语法

Middlegen-Hibernate工具允许开发者通过命令行接口(CLI)运行,这是进行数据库映射自动生成的核心步骤。理解命令行的基本语法对于有效地使用这一工具至关重要。

5.1.1 命令行参数详解

在命令行中运行Middlegen通常需要指定一系列的参数来配置其行为。这些参数定义了数据库连接、生成的代码位置以及相关配置文件等信息。

java -jar middlegen-hibernate.jar -d driver -u url -p user -P password -o output_dir -c config.xml [-v]

详细参数解释: - -d driver : 指定JDBC驱动类名。 - -u url : 数据库连接URL。 - -p user : 数据库连接的用户名。 - -P password : 数据库连接的密码。 - -o output_dir : 生成代码的输出目录。 - -c config.xml : 指定Hibernate配置文件的路径。 - [-v] : 可选参数,增加详细日志输出。

5.1.2 命令行操作示例

假设我们已经下载并安装了Middlegen-Hibernate,现在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这些参数。

java -jar middlegen-hibernate.jar -d com.mysql.jdbc.Driver -u 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p root -P secret -o C:\myproject\src -c C:\myproject\src\hibernate.cfg.xml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指定了MySQL JDBC驱动,数据库连接到本地MySQL服务器上的 mydb 数据库,使用用户名 root 和密码 secret 。生成的Java源码将被放置在 C:\myproject\src 目录下,并使用 C:\myproject\src\hibernate.cfg.xml 作为Hibernate的配置文件。

5.2 运行过程的监控与异常处理

在执行命令行操作时,监控运行过程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

5.2.1 日志输出与解析

Middlegen运行时会输出大量日志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监控工具的运行状态和诊断问题非常有用。

INFO: Start generating code for table 'users'
WARN: No primary key found for table 'users', using default column names
ERROR: Cannot create file 'C:\myproject\src\com\mycompany\myapp\domain\users.hbm.xml', access denied

日志中包含各类信息,从 INFO 级别的事件说明到 WARN 级别的警告,甚至 ERROR 级别的错误。开发者应密切注意 ERROR 级别的消息,它们通常指示了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

5.2.2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

在使用Middlegen的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通常围绕着配置错误、权限问题和数据库兼容性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错误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 错误信息 | 解决方案 | | --- | --- | | java.sql.SQLException: Access denied for user... | 确认数据库连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 | |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om.mysql.jdbc.Driver | 确保已经将JDBC驱动的jar文件添加到类路径中。 | | java.sql.SQLException: No suitable driver found for... | 检查是否正确指定了JDBC驱动。 | | java.sql.SQLException: Table 'mytable' not found | 确认数据库中存在该表,并且表名正确无误。 | | hibernate.hbm2ddl.auto not supported by current database | 调整Hibernate配置文件中的 hibernate.hbm2ddl.auto 属性以适应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

处理这些常见错误后,通常能够顺利地完成通过Middlegen自动生成代码的过程。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建议查阅官方文档或搜索错误信息以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6. 项目中整合自动生成的映射文件和Java源码

6.1 将生成代码集成到项目中

6.1.1 文件结构与项目兼容性调整

在将Hibernate自动生成的映射文件和Java源码集成到现有项目中时,需要考虑文件结构和项目兼容性问题。理想的文件结构是将自动生成的代码放在特定的包内,以避免与现有的业务逻辑代码发生冲突。具体来说,可以创建一个与项目主代码分离的模块,例如命名为 generated ,来存放所有由Middlegen工具生成的代码。

在调整文件结构时,还需考虑如下几点:

  • 确保生成的类名和包名不与现有的代码重复。
  • 如果使用构建工具如Maven或Gradle,可以在构建配置中添加新的源代码路径。
  • 考虑到源代码的可维护性,应在项目中定义清晰的目录结构和规范。

6.1.2 代码依赖关系与构建工具配置

整合自动生成的代码到项目中时,需要对依赖关系和构建工具进行相应配置。如果使用Maven作为构建工具,可以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对Hibernate和相关依赖的配置。这通常包括JDBC驱动、数据库连接池以及Hibernate本身。

例如,在Maven的 pom.xml 中添加Hibernate的依赖配置如下:

<dependencies>
    <!-- 其他依赖项 -->

    <!-- Hibernate核心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hibernate</groupId>
        <artifactId>hibernate-core</artifactId>
        <version>5.x</version>
    </dependency>

    <!-- 数据库连接池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com.h2database</groupId>
        <artifactId>h2</artifactId>
        <version>1.x</version>
        <scope>runtime</scope>
    </dependency>

    <!-- 其他Hibernate相关的依赖 -->
</dependencies>

确保版本号与当前项目所使用的版本相匹配,并考虑添加一些Maven插件用于代码生成,如 maven-antrun-plugin maven-javadoc-plugin

6.2 调整和优化生成代码

6.2.1 代码重构的基本原则

整合完自动生成的代码后,经常需要进行重构以提高代码质量。代码重构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重构过程不会破坏现有的功能,而是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性能。常见的重构原则包括:

  • 保持代码的业务逻辑不变,只调整代码结构。
  • 单一职责原则,确保一个类只负责一项任务。
  • 提取方法,缩短方法长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
  • 为变量和方法起有意义的名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 去除重复的代码,通过方法提取或使用设计模式来避免重复。

6.2.2 性能优化与代码维护策略

针对自动生成的代码进行性能优化和维护是十分重要的。性能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 检查并优化Hibernate的查询语句,确保使用了合适的fetching策略。
  • 分析和调整事务的边界,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开销。
  • 利用缓存机制来减少数据库访问的次数和提高访问速度。

而在代码维护方面,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 定期审查和更新Hibernate映射文件,以适应数据库结构的变更。
  • 维护一份代码生成模板,使得代码能够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
  • 为生成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确保每次修改不会引入新的bug。

通过上述的整合、调整和优化步骤,可以将Middlegen工具自动生成的映射文件和Java源码有效地集成到项目中,并保证代码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7. 测试及对自动生成代码的微调

7.1 编写测试用例与测试过程

7.1.1 测试框架的搭建与选择

在开始编写测试用例之前,我们需要为Hibernate自动生成的代码搭建一个测试框架。选择一个合适的测试框架对于确保代码质量和验证功能至关重要。常用的测试框架有JUnit和TestNG。JUnit是Java中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框架,它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注解来编写和组织测试用例。TestNG在功能上与JUnit相似,但它支持更高级的特性,例如并行测试执行、依赖管理和数据提供者。对于本章节,我们将以JUnit为例进行演示。

7.1.2 编写测试用例与执行测试

测试用例需要覆盖自动生成代码中的关键功能,比如数据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Unit测试类的示例,演示如何测试一个用户实体的创建操作: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
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Factory;
import org.hibernate.cfg.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UserEntityTest {
    privat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private Session session;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
        // 初始化Hibernate会话工厂和会话
        sessionFactory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

    @After
    public void tearDown() {
        if (session != null) {
            session.close();
        }
        if (sessionFactory != null) {
            sessionFactory.close();
        }
    }

    @Test
    public void testCreateUser() {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John Doe");
        user.setEmail("joh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session.save(user);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assertNotNull("User's ID should not be null after creation", user.getId());
    }
}

在上面的测试用例中,我们首先在 setUp() 方法中初始化了Hibernate的 SessionFactory Session 对象,这两个对象是执行持久化操作必需的。 tearDown() 方法用于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完毕后关闭 Session SessionFactory ,确保不会发生资源泄露。 testCreateUser() 方法中我们创建了一个 User 实体并保存到了数据库中。测试断言用来验证用户对象在创建后是否正确分配了ID。

以上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为Hibernate自动生成的实体类编写基本的测试用例。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为每个实体类的每个功能编写更详细的测试用例,并利用Mock对象、事务控制以及数据库回滚等高级特性来确保测试的独立性和一致性。

7.2 对自动生成代码的微调和优化

7.2.1 识别并修正生成代码的缺陷

自动生成的代码虽然方便快捷,但并不总是完美无缺。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需要手动调整的地方。例如,一些业务规则可能在代码生成时未被考虑,或者生成的代码可能与现有的业务逻辑不完全匹配。

在识别和修正这些缺陷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代码审查和调整。这可能包括修改生成的实体类以加入特定的注解、调整方法签名以符合接口要求或为特定场景编写自定义的查询和逻辑。

7.2.2 代码重构与性能优化实例

代码重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到对代码结构的改进而不改变其外部行为。在使用Hibernate生成代码时,常见的重构工作包括简化复杂的查询语句、移除冗余的代码段以及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动生城的查询语句过于复杂且效率低下,这时你可以通过手动编写HQL或Criteria查询来提升性能。下面是一个使用HQL进行查询的优化示例:

// 原生查询语句可能过于复杂
String complexQuery = "SELECT u FROM User u WHERE u.email = :email AND u.status = 'ACTIVE'";

// 使用HQL优化查询
Query<User> query = session.createQuery("SELECT u FROM User u WHERE u.email = :email AND u.status = 'ACTIVE'", User.class);
query.setParameter("email", "john.***");
List<User> results = query.getResultList();

// 可以进一步优化查询性能,例如添加分页和缓存

此外,对于性能优化,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批量操作、SQL预热以及合理的数据库索引。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数据库访问时间,提高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

在进行代码微调和优化时,需要权衡开发效率和性能优化,确保应用的可维护性。对于中到大型项目,建议在重构前进行详尽的性能评估和测试,以避免引入新的问题。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Hibernate是Java领域中强大的ORM框架,而Middlegen-Hibernate作为其自动化工具版本,提供了从数据库模式到Hibernate兼容Java源代码的自动生成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Middlegen-Hibernate工具,包括安装配置、代码生成、项目整合及测试优化等步骤,旨在通过自动化流程简化开发者的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