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BBU5900”即可直接搜索到本文章,推荐头条搜索,因为头条搜索真的很强大,很方便,内容丰富,更快更全
如下图方式使用!

1、AAU5619 技术指标
制式和频段

AAU5619 的射频指标如 表 2 所示。

说明:
1. TDL 静态灵敏度是指环境温度 3GPP TS 36.141 协议(QPSK,R=1/3,25RB)。
2. NR 静态灵敏度是指环境温度℃时,测试配置参考 3GPP TS 38.104 协议 (QPSK,R=1/3,51 RB)。
AAU5619 的 CPRI 接口规格如下表所示。

AAU5619 的尺寸和重量如下表所示。

说明:
典型功耗是环境温度 50%时的功耗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间会有 10%的偏差。
AAU5619 满足的环境指标如下表示。

AAU5619 的防雷指标如下表所示。

AAU5619 的天线指标如下表所示。

AAU5619 的风阻指标如下表所示。

AAU 是天线和射频单元集成一体化的模块。
AAU 外形如 图 1 所示。

2、AAU 功能
AAU 是天线和射频单元集成一体化的模块,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AU(AntennaUnit)、RU(Radio Unit)、电源模块和 L1(物理层)处理单元。
AAU 的逻辑结构如 图 1 所示。

AAU 各功能模块的说明如 表 1 所示。

3、AAU工程指标
AAU 的输入电源规格如下表所示。

AAU 的整机规格如下表所示。

AAU 的功耗如下表所示。

说明: 典型功耗是环境温度 25℃、负荷 50%的功耗值。不同模块间存在 10%差异。
4、 AAU接口与指示灯
AAU 的物理接口与指示灯如 图 1 所示。

AAU 的物理接口说明如 表 1 所示。

AAU 的指示灯说明如 表 2 所示。

5、AAU电调系统
Massive MIMO 为 64T64R 的模块,每列天线对应 4 个独立射频通道。通过对 4个射频通道相位权值 K1、K2、K3、K4 进行调整,实现天线波束倾角调整。
Massive MIMO 电调控制原理如 图 1 所示。

电调配置原则
• 执行 MML 命令 MOD NRDUCELLTRPBEAM(NR)或 或 MOD BFANT(LTE)。
▪ 可以通过配置参数“倾角”配置下倾角。
▪ 通过配置参数“覆盖场景”配置广播波束的倾角、水平波宽和垂直波宽等参数,进行广播波束赋型。
▪ 广播波束赋型是指通过对广播波束进行加权,从而改变广播波束的覆盖范围。
▪ 对典型的覆盖场景配置不同权值,并写入天线权值文件。产品软件根据“倾角”/“覆盖场景”的值生成对应 K1、K2、K3、K4 的值,完成调整天线下倾角及其他参数。
• 如果现有覆盖场景不满足要求,请联系华为工程师获取支持。
6、光模块
光模块外观如 图 1 所示。

光模块上贴有标签,标签上包含“速率”、“波长”和“传输模式”等信息,
如 图 2 所示。

光模块类型
光模块分为单模光模块和多模光模块,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区分:
• 若光模块拉环颜色为蓝色,则为单模光模块;若光模块拉环颜色是黑色或灰色,则为多模光模块。
• 若光模块标签上传输模式标识为“SM”,则为单模光模块;若光模块标签上传输模式标识为“MM”,则为多模光模块。
7、AAU线缆
AAU 的线缆包括 AAU 保护地线、电源线和 CPRI 光纤。
AAU 的线缆清单如 表 1 所示。

介绍 AAU 保护地线的外观和规格。
AAU 保护地线用于连接 AAU 与接地排,作为总接地保证 AAU 的良好接地。外观如 图 1 所示。

说明: 若客户自行准备保护地线,建议选择横截面积不小于 16mm 2 的铜芯导线。
8、AAU电源线
AAU 电源线为-48V 直流屏蔽电源线,用于将外部的-48V 直流电源引入 AAU,为AAU 提供工作电源。
外观线缆具体规格根据 AAU 实际功率和拉远距离选取。
AAU 电源线一端需要现场制作快速安装型母端(免螺钉型)连接器,另一端需现场根据配电设备的接口要求制作相应端子,外观如 图 1 所示。

AAU 电源线的线缆说明如下表所示。

AAU5619 必须使用以下供电方案:
• EPU02S+1 组电源线。EPU02S 的前级空开规格为 2x100A,详细信息请参见《5900 系列基站 硬件描述》中 EPU02S 相关内容。
• AAU 电源线最大支持 100m 的拉远距离,超出 100m 时请联系华为工程师进行处理。
9、CPRI
光纤用于传输 eCPRI 信号,需配套 SFP 光模块使用。

DLC 光纤标签说明如 表 1 所示,连接位置为推荐连接位置。

10、AAU5619安装指南
与本文档相对应的产品版本如下:

施工前需要做如下准备工作:准备好除本文档以外的其他参考文档、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仪表,对施工的安装人员进行具备的技能培训。
安装之前,需要提前准备下列工具和仪表。

施工人员需具备的技能和条件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知识,需经过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具有相应作业资格。
客户在组织施工人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客户方技术人员应经过华为公司的预培训,掌握一定的安装、施工方法。
• 施工人员的人数需根据具体的工程进度安排及安装环境确定,一般以 4 人~5 人为宜。对于体积和重量较小的 AAU(例如 Easy Macro),2 人即可完成操作。
介绍安装 AAU 之前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 AAU 的安装场景和安装空间要求。
1、安装场景
AAU 可安装在楼顶、铁塔的抱杆上。
注意:AAU 已经进行美化处理,原则上不允许二次美化。如果确实需要进行二次美化,需联系华为工程师进行评估。
AAU 安装站点对抱杆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说明:
• a:主杆安装场景下,主杆底部固定在安装载体上。
• b:辅杆安装场景下,辅杆上、下两端固定在主杆上。
• c:高度指 AAU 安装所需要的最小抱杆长度。
安装空间要求
AAU 和其他无源天线不存在遮挡现象时,安装空间要求如 图 1 所示,安装尺寸参考如 图 2 所示。
说明:
以下安装距离满足不同天线之间的的隔离度要求。若安装空间有限,天线间存在遮挡现象,请联系当地华为工程师。


说明:
• 图中 n 为 AAU 模块的深度,取值为 195mm。
• 安装螳螂臂后,在没有调整机械下倾角的情况下,AAU 与抱杆之间的距离不变。
注意:在 AAU 天线法线的水平方向:±60°的范围,竖直方向:±30°的范围,且距离天线 2 米的区域内应避免出现金属遮挡物,以避免影响 AAU 覆盖。天线法线方向如下图所示。

2、安装流程

在吊装 AAU 之前,需要在 AAU 维护腔中安装光模块。
操作步骤
在 AAU 的 CPRI0 接口和 BBU 的 CPRI 接口上分别插入光模块,必须保证光模块安装方向正确,同时沿水平方向将光模块轻推入插槽,直至光模块与插槽紧密接触且连接器已经完全插入,此时连接器无松动,如下图所示。
说明:
• 当光模块插到位置时,会有“啪”的一声。
• 建议在塔下完成光模块的安装,若在塔上安装,无防掉落保护。
• 需要确认光模块的方向,避免损害光模块和 AAU 的 CPRI 接口。
注意:光模块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会引起光模块性能异常,因此安装光模块之后到安装光纤之前,必须保持光模块接口的防尘塞被塞住的状态。

3、制作保护地线和电源线
操作步骤
1. 根据实际走线路径,截取长度适宜的线缆。
2. 给线缆两端安装相应的连接器。

4、组装安装件
背景信息
• AAU 的天线机械下倾角默认为 0°。
• 上、下主扣件和辅扣件的一端在发货时已经预紧。
• AAU 的安装件组成如 图 1 所示。

注意:上主扣件的吊环仅用于吊装本产品,如果吊装其他超重设备可能会造成损坏。
安装件和把手的重量如下表所示。

操作步骤
1. 安装下倾支臂到 AAU 上把手或下把手。
a. 拆卸 AAU 上把手或下把手外侧的 M12 螺栓,如 图 2 和 图 3 中 a 所示。
b. 将下倾支臂的长臂端放置在 AAU 把手上,与待安装孔位对齐,如 图 2 和图 3 中 b 所示。
c. 将 M12 螺栓放入安装孔位,使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 50N·m,如 图 2 和 图 3 中 c 所示。
说明:
• 若需要的调角角度为 0°~20°时,在上把手安装下倾支臂;若需要的调角角度为-20°~0°时,在下把手安装下倾支臂。
• 安装过程中需保持调角下倾支臂角度为 0°的状态。
• 紧固后的下倾支臂应与把手保持垂直状态。


安装下主扣件。


安装上主扣件至抱杆
操作步骤
1. 安装人员将定滑轮放入工具包,携带工具包和吊装绳并登高,上主扣件及辅扣件组件可以通过人工携带或者吊装的方式上塔,如下图所示。

2. 根据安装空间要求,标记上主扣件在抱杆上的安装位置。
3. 根据抱杆直径手动调整两根螺栓上 M12 螺母的位置,再拧松该螺栓,移动辅扣件,将上主扣件、辅扣件从水平方向套进抱杆,将辅扣件的螺栓预紧至主扣件,如下图所示。
图 2 安装上主扣件、辅扣件至抱杆

4. 地面安装人员站在合适位置并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角(以 120°为例),登高人员调整方位角与实际站点需求一致,如下图所示。

5. 使用 M12 力矩扳手拧紧上主扣件上的 2 颗 M12 螺栓,紧固力矩为 50N·m,使上主扣件和辅扣件牢牢卡在杆体上,如下图所示。
注意
• 先拧螺栓 D,直至螺栓最前面的限位螺母 A 贴合上主扣件,再拧螺母 B和 C。
• 请同步紧固两侧螺栓,确保上主扣件和辅扣件两侧间距相同。
• 确保上主扣件两侧顶部螺钉处于打开状态,以免影响后续吊装操作。

绑扎AAU
介绍吊装前绑扎 AAU 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扣环绑扎的方式。
前提条件
• 上主扣件的顶部螺钉处于打开状态。
• 登高人员将定滑轮安装在抱杆顶部。
• 把吊装绳穿过定滑轮,并将吊绳两端抛至塔下。
操作步骤
使用扣环法绑扎 AAU 的步骤如下:
1. 地面安装人员绑扎吊装绳,如下图所示。
a. 将抛至塔下的吊装绳,带扣环的一端绕过 AAU 上把手的安装转接件,请不要绕过安装转接件最外侧的横梁。
b. 打开扣环,将吊装绳放入扣环并合上扣环。

2. 地面安装人员绑扎牵引绳,将牵引绳的一端绑扎在 AAU 下把手,如下图所示。

AAU 上塔操作
AAU 上扣件已经安装完毕,AAU 已经绑扎完毕。
• AAU 放置于地面时,需在 AAU 下垫泡沫或纸皮以免损伤外壳。
• AAU 塔上安装过程中,务必安装吊装绳及定滑轮,捆扎好 AAU 或模块,在确保安装紧固到位后才可解开绳子,防止 AAU 或模块坠落伤人。
1. 吊装 AAU。
• 使用卷扬机吊装,安装人员 C 操作卷扬机,同时安装人员 B 控制牵引绳,以防 AAU 和铁塔发生磕碰,如 图 1 所示。
• 不使用卷扬机吊装,安装人员 C、D 向下拉吊装绳,同时安装人员 B 控制牵引绳,以防 AAU 和铁塔发生磕碰,如 图 2 所示。


2. 当吊装绳上的扣环靠近定滑轮时,登高人员用手轻轻扶正 AAU,将 AAU 下倾支臂挂入上主扣件的卡槽中,如下图所示。
说明:
• 使用卷扬机吊装时,需要注意在吊装绳上的扣环靠近定滑轮时,避免 AAU 被滑轮卡住导致 AAU 掉落或造成人身伤害。
• 可将下主扣件的 V 型槽部分靠在抱杆上避免 AAU 在吊装过程中晃动。

光纤上塔操作

光纤上塔前,需根据光纤两端的标签判断对端连接为 AAU 或 BBU,确定光纤吊装方向。
a. 安装人员 A 上塔,将定滑轮固定在铁塔平台的支架上,并将吊装绳穿过定滑轮。
b. 安装人员 B 将缠绕光纤的光缆盘放置放线架上,安装人员 D 用吊装绳穿过光纤的抗拉绳,用另外一根绳子绑扎在光纤上距离吊装绳结下方 4m处,作为牵引绳,如 图 2 所示。

注意:吊装时禁止拆卸抗拉绳和防护管,同时禁止只用一根绳子绑扎光纤,如图 3 所示。

c. 安装人员 B 平滑缓慢的转动光缆盘布放光纤,光纤布放牵引速度以5m/min~15m/min 为宜。
d. 安装人员 C 向下拉吊装绳,同时安装人员 D 向外拉牵引绳进行方向引导,防止光纤与铁塔发生碰撞。
2. 光纤上塔后,用线缆固定夹将其垂直固定在塔上。
3. 拆卸吊装绳、牵引绳和防护管。
电源线上塔操作
1. 将电源线吊装上塔,如 图 1 所示。

a. 安装人员 A 上塔,将定滑轮固定在铁塔平台的支架上,并将吊装绳穿过定滑轮。
b. 安装人员 B 在电源线连接器下端绑扎 3 根线扣,将电源线固定在吊装绳上,如 图 2 所示。
说明:
图中电源线连接器仅为示例说明,现场以配套的电源线连接器为准。

说明:
从连接器末端 30mm 处开始缠绕绝缘胶带,一直缠绕到超出连接器停止,总缠绕距离为 100mm。

d. 安装人员 C 向下拉吊装绳,同时安装人员 B 向外拉吊装绳的另一端进行方向引导,防止线缆与铁塔发生碰撞。
2. 电源线上塔后,用线缆固定夹将其垂直固定在塔上。
3. 拆卸线扣、绝缘胶带和吊装绳。
整体吊装上楼顶
• AAU 放置于地面时,需在 AAU 下垫泡沫或纸皮以免损伤外壳。
• AAU 塔上安装过程中,务必安装吊装绳及定滑轮,捆扎好 AAU 或模块,在确保安装紧固到位后才可解开绳子,防止 AAU 或模块坠落伤人。
操作步骤
1. 吊装 AAU,安装人员 B、C 向下拉吊装绳,同时安装人员 D 控制牵引绳,以防 AAU 和楼顶抱杆发生磕碰,如下图所示。

2. 当吊装绳上的扣环靠近定滑轮时,登高人员用手轻轻扶正 AAU,将下倾支臂
挂入上主扣件的卡槽中,如下图所示。
说明:
可将下主扣件的 V 型槽部分靠在抱杆上避免 AAU 在吊装过程中晃动。

安装 U AAU 至抱杆
安装过程中,禁止在无防跌落措施的保护下松开主扣件的螺栓调节水平方向角。

本文以安装效果 a 为例介绍安装 AAU 至抱杆的步骤。
操作步骤
1. 将上主扣件两侧顶部的螺钉向下扣,并使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50N·m,如 图 2 所示。

2. 将下主扣件、辅扣件卡至抱杆上,预紧辅扣件上未预紧的另 1 根螺栓,使用 M12 力矩扳手拧紧 2 根螺栓,紧固力矩为 50N·m。如下图所示。
• 先拧螺栓 D,直至螺栓最前面的限位螺母 A 贴合上主扣件,再拧螺母 B和 C。
• 请同步紧固两侧螺栓,确保下主扣件和辅扣件两侧间距相同。

线缆布放要求
线缆通用布放要求
弯曲半径要求
• 馈线弯曲半径要求:7/8"馈线>250mm,5/4"馈线>380mm。
• 跳线弯曲半径要求:1/4"跳线>35mm,1/2"跳线(超柔)>50mm,1/2"跳线(普通)>127mm。
• 电源线/保护地线弯曲半径要求:≥线缆直径的 3 倍。
• 光纤最小主弯曲半径为光纤直径的 20 倍,光纤两端的分支光缆最小弯曲半径为 30mm。
• E1/T1 线弯曲半径要求:≥线缆直径的 3 倍。
• 信号线弯曲半径要求:≥线缆直径的 5 倍。
绑扎要求
• 同类线缆应绑扎在一起。
• 不同类线缆至少分开 30mm 布放,禁止相互缠绕或交叉布放。
• 绑扎后的线缆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无外皮损伤。
• 绑扎线扣时,线扣头朝同一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线扣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 室内线缆线扣头的多余部分需齐根剪断,室外线缆线扣头多余部分修剪时要预留 5mm 左右,且应修剪平整。
• 线缆安装完成后,必须在线缆两端、中间接续处或者转弯处粘贴标签或绑扎标牌。
安全要求
• 布放尽量避开锋利物体或墙壁毛刺,无法避开时采取衬套防护线缆。
• 布放时应尽量远离热源,或与热源间增加隔热材料。
• 在转弯处或设备附近保留适当余量(建议 0.1m 左右),以便维护线缆及设备。
入室布放要求
• 每根线缆通过馈窗导入室内。
• 在馈窗外侧做好避水弯,避水弯需满足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 线缆入室时,室内必须有人接应。
• 对馈窗进行相应的防水密封处理。
室外线缆布放要求
• 接地夹地线顺电源线方向向下出线,避免雨水回流。
• 当室外线缆可能会遭受意外损坏时,需要对线缆进行保护,如进行穿管保护。
• 通常需要保护的线缆包括:交流电源线、传输线及埋地布放的线缆。
• 机柜底部线缆若穿管,且沿地面布线时,线缆套管需进入机柜底座 30mm~50mm,但不进入机柜,套管端头用防水胶带或防水硅胶等封堵,套管在底座走线孔处用钣金压片压紧。
• 机柜底部线缆若穿管,且沿金属走线槽布线时,套管不要求进入机柜底座,走线槽需盖住且与机柜底座的走线孔对接。
• 布放 RRU 线缆时,确保所有线缆(除射频线缆、AISG 线缆外)走线路由的最高点低于 RRU 底部,避免雨水沿线缆路由渗入设备维护腔。
• 室外线缆紧固时,需要使用线缆固定夹。固定夹的安装请遵照配发的安装说明书的指导进行。
• 线缆的布放应沿走线方向理顺,然后安装线缆固定夹。
• 现场安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固定夹安装位置,如 7/8"馈线固定间距为1.5m~2m,CPRI 光纤和电源线固定间距为 1m~1.5m,且应使固定夹间距均匀,方向一致。
• 使用固定夹固定线缆时,须确保线缆整齐排列、自然拉直;同时要避免线缆过度紧绷。
说明:
下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固定夹及其安装效果。
• 1 卡 3 固定夹一般用于固定馈线,外观如下图中 a 所示。
• 1 卡 6 固定夹一般用于固定电源线和 CPRI 光纤,外观如下图中 b 所示。


在走线架上固定线缆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在塔上固定线缆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特定线缆布放要求
电源线布放要求
• 电源线布放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
• 布放过程中,如发现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重新更换电源线,不应在电源线中做接头或焊点。
• 布放时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协调配合,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设施的条件下作业。
• 布放过程中严禁出现打圈、扭绞现象。
• DC 电源线若在塔上布放,且塔上有平台,电源线上平台后,应以最短距离布放到护栏边,沿护栏边内侧走线。
• DC 电源线若布放到塔上设备附近,可以使用线缆固定夹将电源线固定在护栏或者抱杆上,设备与线缆固定点之间的悬空距离不宜太长。保护地线布放要求
• 基站的保护地线应接至一组接地排。
• 保护地线严禁从户外架空引入,必须全程埋地或室内走线。
• 同轴线缆的外导体和屏蔽线缆屏蔽层两端均应和所连接设备的金属机壳的外表面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 保护地线与信号线注意不要捆扎在一起或互相缠绕,应保持距离,以减少相互的干扰。
• 严禁在保护地线上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 严禁利用其他设备作为保护地线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
• 设备机壳内所有可触及的导电金属件必须与保护接地端子可靠相连。
光纤布放要求
• 布放光纤要求不少于 3 人,禁止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员上岗和在没有联络设备的情况下作业。
• 光纤使用温度为-40℃~60℃,超出该使用温度时,必须增加防护措施或重新选择走线路由。
• 布放过程中严禁出现打圈、扭绞现象。
• 严禁在光纤弯曲处绑扎光纤。
• 不要用力拉扯光纤,或用脚及其它重物踩压光纤,不要让光纤触碰尖锐物体,以免损坏光纤。
• 光纤走线时,多余的光纤要卷绕在专用的设备上,如光纤卷绕盘。
• 对于光跳线,必须使用光纤绑扎带绑扎光纤。若需要将光纤固定在机柜或设备上,则首先使用光纤绑扎带,然后在光纤绑扎带上使用线扣绑扎。需注意光纤在线扣中可以灵活抽动,不得弯曲成直角,如下图所示。

• 缠绕光纤时,用力应均匀,切勿对光纤进行硬性弯折,以免损坏光纤。
• 光纤连接器在未使用时必须盖上防尘帽。
• 光纤从机柜内走线时,禁止机柜门压到光纤,如下图所示。

• 光纤若在塔上布放,且塔上有平台,光纤上平台后,应以最短距离布放到护栏边, 沿护栏边内侧走线。
• 光纤若布放到塔上设备附近,可以使用线缆固定夹将光纤固定在护栏或者抱杆上,设备与线缆固定点之间的悬空距离不宜太长。
• 若塔上近设备处的光纤过长,必须将光纤进行盘绕后固定在塔上。
线缆连接关系
线缆安装完毕后,需要按照规定的走线路径进行布放和绑扎线缆。
线缆走线路径如下图所示。

安装 AAU保护地线
前提条件
保护地线已完成制作。
背景信息
AAU 保护地线规格如下表所示。

操作步骤
1. 将 AAU 保护地线一端 OT(M6)紧固到安装件的接地端子上,用力矩扳手紧固接地螺栓,紧固力矩为 4.8N m;另一端 OT(M8)连接到外部接地排。

说明: 安装 AAU 保护地线时,应注意压接 OT 端子的安装方向,如下图所示。

调节天线机械下倾角
• 下倾支臂安装在上把手时,可调角度为 0°~20°。
• 下倾支臂安装在下把手时,可调角度为-20°~0°。
• 当下倾支臂安装在 AAU 的上把手和下把手时,调角的操作方法一致,下文的操作步骤以安装在上把手为例。
• 下倾支臂的安装完成效果如下图所示。

通过倾角仪调节机械下倾角。
1. 将 图 2 中标有 1 的螺栓拧松至 20N·m。并将其余下倾支臂转接组件和 AAU 安装件上的 7 颗螺栓都拧松至可调角状态(请勿使螺栓脱出)。
2. 调整下倾支臂刻度盘上的刻度至接近所需的调整角度,如 图 2 所示。

AAU上电
•电源线极性反接可能会造成设备功能异常、意外伤害,上电前请务必检查电源线极性连接正确。
• 因上电检查涉及高电压操作,请在检查时注意安全,一旦与输入电压直接接触,或通过潮湿物件与电压间接接触,都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 AAU 打开包装后,24 小时内必须上电;后期维护时,下电时间不能超过 24小时。
• AAU 上电后天线正常工作时,确保人员距离 AAU 的正面方向 28.21m 以上。
AAU 上电流程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