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自“渲染100”云渲染官方公众号。
最高支持3dmax2020+VR5.0+CR5.0的性价比云渲染平台——渲染100
这是美国网红渲染大神——Alex Hogrefe在个人博客里发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教程,分享给大家看看,从中你将学到如何去架设相机,让你的图看起来像是一个专业摄影师的作品。
之前的教程里也提过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但没涉及到其背后的理论知识,这次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接下来要说的也并非什么铁律,实际情况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限制,需要自己去灵活应用。
0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是摄影中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常被摄影师们使用。也就是将画面的水平与垂直方向分别一分为三,形成一个9宫格。通过这样的分割,能够有条理的将画面合理分布于各自所占区域内。
我比较偏向将视平线设定于下方三分之一处,而非正中间。
从下图里,你会注意到我还将远处的建筑与近处的交通灯也刚好落在同一视线高度上。

另一种是将视平线设定于上方三分之一处,这个做法较适合于鸟瞰图。

三分法则对于室内场景也是适用的,下图里,透视消失点大约在画面下方的右侧三分之一处。
另外,画面中非常显眼的一根横梁与一根竖梁,分别落在了各自所在的三分之一的处。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就是尽可能地将相机与空间垂直设置,来制造透视效果。于观察者来说散射的表面会聚拢在一个“消失点”,这个点处于观察者视野的正中位置,在“水平线”上。
在下图中,相机目标点位置刚好和前方的桥形成垂直的角度,那么你就会在画面中看到很多垂直有序的竖线与横线,使得画面更加地条理清晰。

03 焦点居中
这个设置稍微有一点难度,但如果做好了,能够让画面显得非常有震撼力。让相机的焦点刚好和场景中的主题部分的位置重合,这种设置手法比其他的都更加有说服力。
下图中,虽然画面并非绝对对称,但还是可以感觉到一种平衡感。虽然所有的房子高度都差不多,但通过设置,周围的景物在视觉上会显得比较低矮,而中央位置的主体部分则比较突出。

04 艺术留白
有时,画面会出现主体部分所占的比例远小于环境背景比例的情况。这个情况下,水平线被拉得很低,上方大量的天空部分留白。这种画面里,天空不再是背景的衬托,而是与主体相辅相成的。

05 局部渲染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一个渲染能够囊括尽可能多的元素,其实这样的结果有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太多元素会让人找不到焦点。所以有时我们不妨将相机拉近点,专注于某个你认为值得表现的点上。
下图中,明明可以将更多设计元素一起拉到这个画面中来,但我就只表现了悬崖边这处伸展出来的阳台。

又如下图中,虽然画面中还是有很多丰富的元素,但其实只是将重点放在了表现阶梯是如何和街道结合的部分。

06 垂直修正
建筑摄影师常会采用这个手段,来让照片中的透视看起来更像人眼所看到的透视。尤其是一些很高大的建筑,这种垂直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下图中就是一张没有修正过的透视,我们能看到所有垂直方向上的线段都在向上方聚拢。

这是修正后的感觉,做到这个的办法有很多,除了直接在软件相机设置里直接进行修正外,还可以到PS中去做。

07 避免巨人感
假如要做一个视平线高度的渲染,就要注意别将相机设置得太高。很多人会为了看到更多元素,而不断拉高相机的高度,反而会导致画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巨人所看到的视角。
下图中的相机就太高了,看起来像是从二楼阳台上向下看的感觉,或是感觉这个相机是被巨人拿在手中一样,又像是一个超低空飞行拍摄的无人机,感觉很不舒服。

而下图这样就是比较合理的高度了。

最后总结一下,相机的设置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时你需要结合几种方法来达到想要的结果,上面的讨论也只是一些简单基本法则,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