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宽度_桥梁有效宽度计算,看看很有用!

有效分布宽度实质上是剪力滞效应的反应,由于目前桥梁设计多用二维平面解析,故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仍需要计算,不过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还不能合理解答,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866355bc16440259867f4407ff0a65ce.png

a23b1dca12229e5afeb0008427f40de6.png

各中间跨正弯矩段取该跨计算跨径的0.2倍

边跨正弯矩段取该跨计算跨径的0.27倍;

各中间支点负弯矩区段取该支点相邻两跨计算跨径之和的0.07倍

这些规定有一定理论依据,但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92b54245753581cdafe9a4e8e0c24d05.png

各国规范对有效宽度的规定及评述

各国对T形梁桥的有效工作宽度规定不尽相同,但其值均不能大于主梁间距。

a4444ddca7df807386a4e60fe841aeec.png

由此可见,用板厚的某个倍数加上肋宽度表示有效工作宽度似乎是一个趋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既有集中荷载,又有分布荷载,将荷载换算为三角函数型荷载去寻求翼板的有效分布宽度似乎是合理的。

各种边界情况下的有效分布宽度

2a3813be73a71e9559889090eaeb689a.png

0 1

T梁及箱梁翼缘有效宽度

2018版公路桥梁规范中——T梁及箱梁翼缘有效宽度

先说结论:

1、规范关于T梁剪力滞因素决定的有效宽度,计算公式适用条件为极宽T梁,目前完全不控制设计,对于普通T梁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2、规范关于箱梁剪力滞因素决定的有效宽度,指出了支点处剪力滞效应明显,设计时应考虑;

3、剪力滞问题实际上是应力扩散问题,规范规定值与扩散角计算值基本相当,支点有效宽度大致相当于扩散距离为1倍梁高、扩散角为30度的扩散宽度;

4、翼缘板宽厚比问题,实际上是板件局部稳定问题,而不是抗剪强度问题。

T梁及箱梁翼缘有效宽度问题,85规范仅给出了T梁有效宽度;2004规范除沿用85规范外,以曲线图的形式给出了箱梁翼缘有效宽度;2018规范将曲线图改为多项式。

问题体会:

一、剪力滞决定的有效宽度(一)规范T梁剪力滞宽度不控制设计,计算公式适用性值得商榷 85、2004、2018三本规范,关于T梁剪力滞问题,均引用了铁摩辛柯《材料力学》里提及的计算公式,规范条文说明如下:

9176b2419e4e2f964a691c9968f198a9.png

d0a2af9f0142849065cd31d54383d89e.png

 通常T梁间距不超过2.4m,根据规范公式计算的有效宽度,相比T梁间距均比较大,通常不控制设计,如下表:

0c9ab3ecb1eef7305162ac856d177eef.png

笔者查阅了铁摩辛柯《材料力学》,发现该公式仅适用于T梁宽度大于跨径时的情形,而对于通常T梁宽度远小于跨径的情形,书中仅指出该问题有精确解,并没有给出解的具体形式。

3f1f34e65454a7402165446b2d2af2bf.png

008a56ac1f40fbaedc7232e8baeed7e9.png

f0f79e485818cf4aee58c99dbe0f911a.png

因此,规范实际上是将极宽T梁的公式应用于普通T梁,存在适用性的问题,应进行核查,采用适用的公式。(二)规范箱梁剪力滞效应主要在支点位置明显对于箱梁翼缘有效宽度,2004规范引用了德国规范DIN1075,并且委托湖南大学进行了实桥验证。由规范条文说明看出,对于跨中,剪力滞效应不明显,翼缘宽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