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铋钼酸盐,其化学计量式可表示为 mBi,O,nMoO,, 其中α-(Bi2Mo,0, 2),β-(Bi2M0209) 和 γ-(Bi,MoO,) 相被广泛认知,在工业规模上作为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和氨氧化催化剂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丙烯通过氧化高效转化为丙烯醛,通过氨氧化转化为丙烯腈,这些转化的第一步是在铋中心从烯烃中提取氢以产生烯丙基中间体。这种中间体随后与邻近的Mo中心形成n-复合物,据信(Burrington, Kartisek 和 Grasselli 1983),可以轻易地产生α-键合复合物,然后在第二次提取氢时吸收氧气或氮气。这些转化的细节在其他地方有描述(Grasselli, Burrington 和 Brazdil 1981)。在促进这些和其他金属氧化物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结构氧的容易参与。
研究主旨
本文详细探讨了铋钼酸盐不同相的结构关系,并指出它们的催化活性与结构特性密切相关。作者发现,大多数铋钼酸盐相都可以从萤石结构衍生而来,这为设计新型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中还讨论了铋钼酸盐在烃类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机制,强调了结构氧的重要性。
研究特点
包括本文首次报道的在内,至少存在七种不同的铋钼酸盐相:Bi20,.nMo0,, 其中 n=3, n=2 和 n=1(三种变体);3Bi,03.2Mo03;以及 19Bi20,.7Mo03。迄今为止,这些相大多被认为具有截然不同且看似无关的晶体结构。我们基于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和X射线衍射研究提出论点,认为这些相中的大多数可以从萤石结构推导出来,这一结论为设计新的烃类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战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