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工程吐血总结

微波工程
课本《微波工程》pozar
《微波技术与天线》王新稳
首先是电磁场的基本理论,这些和《电磁场与电磁波》和《高等电磁》的第一章一样的,都是介绍电磁场基本知识。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然后边界条件(包括一般分界面的,理想介质的,pec的,pmc的)
然后是解麦克斯韦方程,怎么解呢,直接解解不了,把它化成波动方程,只保留e或者h。在无源的情况下,它是亥姆霍兹方程,是平面波球面波或者柱面波。平面波的时候,可以分析它的入射和反射(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全反射和平面波)柱面波和球面波主要是入射反射,和平面波的表达形式之间互相转换(高等电磁)
有源的时候,分静电场和波动场,静电场可以用镜像法,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等等,波动场可以用达朗贝尔方程,把e和h转换成fai和pusai(红和蓝不好求,把它转成黄和绿,求出黄和绿,再由黄和绿求出红和蓝)
以上是微波工程第一章

然后第二章,可以结合微波技术与天线,主要是无源传输线上波节波腹特点。还有Smith原图和四分之波长变换线
第三章是各种传输线,各种传输线的模式,相速,相位常数,波导波长之类的。波导(矩形波导,圆波导的主模,截止波长相速度,波导波长,高次模,场分布)同轴线(主模tem,高次模,主模传输条件)接地介质版上的表面波(te和tm,截止频率)
(不熟)带状线(主模tem,特征阻抗,近似的静电解?)微带线(主模准tem,频率依赖效应和高次模)横向谐振法(不熟)波速和色散(定义,群速)其他类型传输线和波导(脊波导,介质波导,槽线,共面波导,覆盖微带线)
第三章还需要仿真,在hfss或者cst里建立各种传输线的模型,看他们传播常数之类的
第四章微波网络
首先是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掌握定义,能够通过简单结构直接计算出来。互易网络和无耗网络的zy矩阵特点(zij=zji,re(zij)=0)然后是重点散射矩阵s矩阵,定义,互易无耗网络特点(s=st,幺正),参考平面移动,功率波和广义散射参量(不熟)。然后是传输abcd矩阵,掌握定义,是一个端口的电压电流和另一个端口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电路根据定义求解abcd矩阵,掌握abcd矩阵和s矩阵,z矩阵,y矩阵之间的互换关系(参考王新稳书)。然后是信号流图和网络分析仪校正使用(不熟,具体再问问失网那儿的人,具体感受一下怎么校正)。然后是不连续性和模分析(不熟)。最后是波导的激励,类似于仿真中的波端口和同轴馈电,分为电流和磁流模激励以及小孔耦合(不熟,仿真体验一下)
第五章阻抗匹配和调谐,这一章需要仿真感受一下。首先书集总元件lc匹配,分解析解法和Smith圆图法。然后是单短截线调谐和双短截线调谐,这个在圆图上具体怎么走,要不要转换成导纳圆图,还需要再查查,最好不要用导纳圆图。然后是四分之波长变换器,老生常谈了。进一步是小反射理论,分为单节变换器和多节变换器,主要思想就是各级反射互相抵消。根据小反射理论,有两种经典形式,二项式多节匹配和切比雪夫多节匹配,这两个非常类似于二项式和切比雪夫滤波器,都是查表的形式。具体流程要掌握。然后是渐变传输线,这个有利于宽带,分三种,指数渐变,三角渐变和klopfenstein渐变,这三种都不熟。要把渐变传输线和多节匹配变换器仿真一下体验体验。最后是播的-fano约束条件,这个是经常用的约束条件,表示回波损耗和带宽之间的制约的关系。

第六章是谐振器,主要有串并联谐振电路,传输线谐振器,波导谐振器(圆波导矩形波导),介质谐振器这几种,最后讲了谐振器咋激励的和腔的微扰。串并联谐振器是理想谐振器模型,包括串联谐振器和并联谐振器,掌握他们的阻抗随频率变化关系(串联谐振时阻抗最低,并联谐振时阻抗最高。可以考虑为谐振时相当于谐振元件不存在了,串联谐振谐振元件不存在相当于串联的元件变少了,阻抗降低,并联谐振反之)。然后是有载q和无载q,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无载q和外部q的计算公式。
然后是传输线谐振器,分别为短路二分之波长谐振线,短路四分之波长谐振线和开路二分之波长谐振线。第一个等效为串联电路,后两个为并联电路,短路四分之波长可看做开路二分之波长取了一半。
然后是波导腔谐振器,包括矩形波导谐振器和圆波导谐振器,掌握谐振基模和谐振频率(矩形波导基膜te101,圆波导基膜可能不是te111,也可能是tm010,根据半径决定)
然后是介质谐振器,它主模是te01Δ模,掌握它的特点,进行仿真
谐振器的激励,掌握四种经典激励方式,微带传输线缝隙耦合到微带馈线,同轴探针馈送到矩形波导谐振腔,圆柱谐振腔小孔耦合到矩形波导,介质谐振器耦合到微带馈线。掌握耦合系数的定义以及欠耦合临界耦合过耦合。掌握缝隙耦合和小孔耦合等效电路。
这一章要再仿真体验一下,特别是介质谐振器

第七章是功分器(三端口,一分二)和定向耦合器(四端口),这一章最重要的是每种结构的s参数要记住
首先是功分器和耦合器基本特征,这里是用s参数推导,得出来的结论是
三端口网络不能同时满足无耗、互易和全部端口匹配这三个条件。如果非互易,就是环形器,一般用铁氧体,s参数。如果不全部匹配,只有两个端口匹配,就是。如果有耗,就是电阻性功分器。
四端口网络,也叫定向耦合器,有两种,分别为对称耦合器和非对称耦合器,注意它们各自的s参数特点。对称耦合器的栗子是90度混合网络,反对称耦合器的栗子是180度混合网络,比如魔t混合环。注意耦合度,方向性,隔离度,插入损耗的定义。
下面是具体的功分器和耦合器
首先是t形结功分器(无耗)掌握它的结构,从输出端口看进去失配。然后是有耗的电阻性功分器,掌握它的结构,s参数。
然后是Wilkinson功分器,掌握结构。它是输出端口隔离的,了解奇偶模分析法。掌握不等功分和n路Wilkinson的结构,各个z0和互连电阻r。
下面是四端口的定向耦合器
首先是波导定向耦合器,这个不熟,还得看看,最好仿真一下。
然后是正交90度混合网络,注意结构和s参数,了解奇偶模分析
然后是耦合线定向耦合器,一般接功率计探头的通道a接的就是多节耦合线定向耦合器,耦合系数一般是20dB或者30dB,耦合度比较小,带宽2-4GHZ。
然后是lange桥,这个应用非常多,一般用到功放里用来增加带宽,注意它的结构和宽带工作原理
最后是180度混合网络,主要包括环形混合网络,魔t,渐变传输线,掌握它们的s参数(是非对称耦合器,根据这个容易写出它的s参数)和结构(注意1234端口顺序和哪个是和差端口)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耦合器,主要也是波导里的。
要仿真鸭

第八章滤波器以后再总结,主要看徐兴福ads设计那本书,镜像参量法也要了解
第九章铁氧体以后再总结,要掌握移项器环形器隔离器的结构
后面都以后再说

需要仿真的:
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三章

放大器一章,首先介绍三种增益,这个一定要搞清楚,也是后面的基础,分别是增益,资用功率增益,转移功率增益。增益是负载吸收功率和二端口输入功率之比,和zs无关,和zl有关。可以想象为南水北调,从南京调到北京,从南京水库出来到河道,从河道到北京水库,各自都会有反射的回流的水。增益就是从河道的输入到北京的这一部分。资用功率增益是二端口可用功率之比和信号源最大输出功率之比,和zl无关,和zs有关。可以想象为从南京水库到北京水库入口的部分。转移功率增益是传输到负载的功率和源的可用功率之比。可以想象为到北京水库的水和出南京水库的水总比。掌握各个增益的公式
其中转移功率增益最有用,它能分成输入匹配网络gs,晶体管本身g0和输出匹配网络增益gl三部分相乘。可以理解为从南京水库进入河道的水的比例(因为zs和z0不同,有一部分会反射,类似于南京水库出水口和河道入口宽度不同,有一部分反射了),河道的增益和从河道进入北京水库的水。记住每个增益的公式。注意gs下面是γin,gl下面是s22
当管子是单向的,s12等于0的时候,γin=s11,γout=s22,gs,g0和gl带入得到的新公式要知道。
然后是稳定性圆,在圆外是稳定的。稳定性圆在Smith圆外面时是绝对稳定否则是条件稳定。也可以用稳定性系数k计算,大于1绝对稳定,反之条件稳定,要知道k的计算公式。
然后是几种不同的放大器,小信号有最大增益放大器,等增益放大器,低噪放,大信号有功放。
最大增益放大器的γs和γl都是固定的,用公式计算即可,它的原理是γs和γin共轭匹配的时候能量能最大传输,同理适用于输出端。用公式计算。注意单向的时候综合单向的γin=s11和最大增益γin=γs共轭,得到单向最大增益γs=s11共轭,同理输出γl=s22共轭
等增益圆要记住圆心和半径
低噪放是用噪声系数来衡量,和增益不是一个体系,就像增益衡量的是南京水库到北京水库的水量比例,噪声衡量的是含沙量。噪声只和γs有关,和γl无关,可以理解为一条河的含沙量从源头就决定了。当γs=γopt时,此时一些工作电流能抵消噪声电流,噪声系数最小。不等时,噪声系数增大。记住计算噪声系数的公式。
上面就是单级晶体管设计,包括最大增益,等增益,低噪声
下面是宽带放大器,包括平衡放大器,分布式放大器,差分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阻抗匹配,补偿匹配等等。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要记住。p469和梁毕设
然后是功率放大器,主要分清楚abcdef各类型放大器的特点。可以参考《射频与微波晶体管放大器基础》
这就是放大器一章所有内容

然后是振荡器和混频器一章,这一章比较多,相当于以前好几章内容。首先是射频振荡器,频率比较低的:首先有考毕兹和哈特莱两种,都是从源极引一个反馈回栅极,两个电容一个电感的是考毕兹,两个电感一个电容的是哈特莱。要知道他们的结构(源接地,反馈回路中两个电容或者两个电感之间接地)。然后是(石英)晶体振荡器,q值高,可以用到考毕兹或者哈特莱电路里替代电感。
然后是射频振荡器,频率更高,不能用集总电容电感,得用微带线等分布参数。有用二极管和晶体管两种和介质谐振器。如果用二极管微波振荡器,满足Rl+Rin=0,Xl+Xin=0。由zin得到zl,在设计阻抗匹配电路。用晶体管做振荡器,rs=-rin/3,xs=-xin,注意这个电阻是那个的三分之一。用介质谐振器,注意一般用到晶体管的反馈电路里,有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两种,记住电路。它的原理就是作为高q滤波器将一部分晶体管输出返回到输入。
然后是振荡器相位噪声,相位噪声是本来谐振器振荡频率就是一个单频点,但是实际有点便宜,表现为本来该在频谱是一条向上直线,结果变成一段弧线,左右都有。记住相位噪声的定义,可以用周围1h的误机率来理解。记住振荡器相位噪声的lesson模型,注意三段,分别为18db的f3分之一,12或6db的f2或f分之一,平坦。
然后是频率倍增器,不熟
最后是混频器,首先是混频器的一些指标,不再赘述,然后是具体混频器,首先是楞怼的单端二极管和晶体管混频器,这都是rf和lo楞怼上去的。这种楞怼方法不好,可以改成平衡混频器,这样带宽点,要记得平衡混频器的结构嗷,rf和lo怼到混合网络上,输出接俩反向二极管,正好,然后接一块,连到低通滤波器上。
还有个差分和希尔波特滤波器,希尔波特滤波器很屌,四个管子当开关,两个管子当放大器
双平衡混频器也挺屌的,只是平常用的时候,比较少用二极管,而是用晶体管替代二极管使用
然后是他妈的镜像抑制混频器,这个更扯淡了,它不是为了混频,它是吧混频之后的上边带和下边带混合信号给分开。在平衡混频器基础上再接个混合网络。然后是些杂牌滤波器,不再赘述。
平心而论,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混频器,是单端混频器,双平衡混频器(混频器环mixer ring),和差分或吉尔波特混频器。单平衡混频器和镜像抑制混频器其实用的比较少

第十一章是有源射频及微波器件
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双极结管和场效应管),简单介绍了一下mmic和mems,最后是微波管,微波管以前考过,是重点
二极管包括肖特基二极管,PIN,耿式,impatt。肖特基二极管是半导体-金属结,主要有个小信号特性,此时是平方率区,输入功率再增大到了饱和区就不变了。利用它的小信号特性,进行频率变换,主要有三种:整流,检波,混频。混频器里用的二极管,比如单端二极管混频器,平衡混频器,双平衡混频器都是肖特基二极管,主要利用它的小信号近似。
然后是PIN二极管,没啥好说的,当开关用。把它用在移相器里有三种形式,开关线,加载线和反射移相器。要记住每种的结构,目前只熟悉开关线型的。
变容二极管是产生一个随偏置电压平滑变化的结电容。知道就行。
耿式二极管会用到电子管里,主要用的它的负阻效应。它是砷化镓或者磷化铟材料
impatt二极管主要利用在高电压下反偏雪崩击穿效应。利用雪崩击穿时产生的负阻。
上面是二极管,下面说晶体管
晶体管就两种,双极结型bjt和场效应管fet和高电子迁移率的hemt,hemt是fet的一种bjt电流控电流源,fet压控电流源。记住每种的结构,可以用蛋糕来记。
然后是混合mic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要记住他们的制作流程,现在还没记住。要背下来,了解。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05/16/30774303_676876549.sht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常和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一起提起来的是mems微机电系统,最常用的是mems开关。mems开关是啥呢,是带有机械可移动触电的微机械RF开关,它和mmic的区别在于它在mmic的基础上加了微机械开关。mems开关相比于pin开关,优点在于损耗低,宽频带,缺点是因为利用的机械开关,机械开关反应需要时间,所以它开关时间慢和潜在寿命限制短。

最后是微波管。微波功率源一般包括固态源和电子管。固态源适用于低中频和低中功率。电子管适用于高功率和高频率。、
固态源包括使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二极管就是耿式二极管(半导体结,负阻效应)和impatt二极管(反向偏置,雪崩击穿)。三极管就是各种花式晶体管,优势在于振荡频率等可以通过电路调谐。
电子管共同特性要记住。电子管可以分成两类,直线型或者叫o型,交叉场型或者叫m型。直线型包括速调型,行波管,反射速调管,返波振荡器,扩展的相互作用振荡器。要记住每个的工作原理。
交叉场型包括磁控管,交叉场放大器和回旋管。也要记住每个的工作原理。这一块还得再查查看看。
这就是第十一章有源射频及微波器件的内容。

第十章噪声与非线性
记住非线性的各种指标的定义,比如什么叫1db压缩点,什么叫二次谐波,什么叫三阶交调,什么叫三阶截断点,什么是级联系统的截断点,什么叫无源交调(后两个不熟)。
什么叫线性动态范围,什么叫无杂散动态范围。
噪声系数方面,首先噪声系数定义,输出信噪比比输入信噪比,也就是信噪比恶化程度。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公式,注意减1。无源二端口的噪声系数,失配有耗传输线的噪声系数。
微波电路中的噪声,记住噪声源的来源,噪声功率和等效噪声温度的定义,记住噪声温度的测量,y因子法。

第九章铁氧体元件,这章不太熟悉。
要再看一下。主要是有损耗效应和退磁因子,主要用于铁氧体隔离器,铁氧体环形器,铁氧体相移器。要知道每个的s参数和结构。隔离器有谐振隔离器和场位移隔离器两种,谐振隔离器包括e面全高片和H面片,场位移隔离器是在一个位置仿一个电阻片,前向波基本不受影响,后向波衰减很大的。在测试系统里用的那个2-4Ghz的隔离器就是铁氧体的。
然后是铁氧体相移器,记住相移器的结构:环形铁氧体芯对称安置在波导内,偏置线穿过环中央。
https://www.docin.com/p-216887405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3bc2a50102w8o1.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2b77254ffe4733687e21aa6c.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6%8B%89%E7%AC%AC%E6%97%8B%E8%BD%AC%E6%95%88%E5%BA%94/22102305?fr=aladdin

  • 16
    点赞
  • 8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David.M.Pozar 的《微波工程》第四版英文版 This page is intentionally left blank Microwave Engineering This page is intentionally left blank Microwave Engineering Fourth Edition David M. Poza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 John Wiley & Sons, Inc. Vice President & Executive Publisher Don Fowley Associate Publisher Dan Sayre Content Manager Lucille Buonocore Senior Production Editor Anna Melhorn Marketing Manager Christopher Ruel Creative Director Harry Nolan Senior Designer Jim O’Shea Produc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Sherrill Redd of Aptara Editorial Assistant Charlotte Cerf Lead Product Designer Tom Kulesa Cover Designer Jim O’Shea R This book was set in Times Roman 10/12 by Aptara, Inc. and printed and bound by Hamilton Printing. The cover was printed by Hamilton Printing. Copyright C 2012, 2005, 1998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scanning or otherwise, except as permitted under Sections 107 or 108 of the 1976 United States Copyright Act, without either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or authorization through payment of the appropriate per-copy fee to the 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Inc. 222 Rosewood Drive, Danvers, MA 01923, website www.copyright.com. Requests to the Publisher for permission should be addressed to the Permissions Depart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111 River Street, Hoboken, NJ 07030-5774, (201)748-6011, fax (201)748-6008, website http://www.wiley.com/go/permissions. Founded in 1807,
### 回答1: 《微波工程技术》是由王文祥编写的一本关于微波工程方面的技术书籍。微波工程技术是一门研究微波器件、微波传输、微波系统以及微波通信等相关技术的学科,它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微波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首先,书中介绍了微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微波的发射、传输、接收等基础知识。其次,书中重点介绍了微波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包括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天线等。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微波传输线、微波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微波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在该书中,王文祥还介绍了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微波通信是一种高带宽、长距离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该书详细介绍了微波通信的原理、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微波雷达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总的来说,《微波工程技术》这本书对于从事微波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它系统地介绍了微波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波工程技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领域,这本书对于提高读者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回答2: 《微波工程技术 王文祥pdf》是一本介绍微波工程技术的电子书。微波工程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微波器件的设计、射频电路的设计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这本书由王文祥编写,作者具有丰富的微波工程经验。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微波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微波电磁场的传输特性、微波传输线、微波单元和微波网络等内容。 此外,书中还讨论了微波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集成电路的布局与布线、射频传输线的设计与特性以及微波网络分析与设计等方面。同时,作者还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微波天线设计、微波信号传输与调制等内容。 整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介绍了微波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提供了实际的案例和应用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波工程技术。此外,书中还附有习题和实验指导,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 总的来说,《微波工程技术 王文祥pdf》是一本全面介绍微波工程技术的教材,对于从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微波工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微波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