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分布式锁-Redisson

当我们在设计分布式锁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分布式锁至少要满足的一些条件

  • 互斥
    在分布式高并发的条件下,我们最需要保证,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得锁,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 防止死锁
    在分布式高并发的条件下,比如有个线程获得锁的同时,还没有来得及去释放锁,就因为系统故障或者其它原因使它无法执行释放锁的命令,导致其它线程都无法获得锁,造成死锁。

Redisson

目前基于Redis实现的分布式锁常用的框架是Redisson,它的使用比较简单,在项目中引入Redisson的依赖,然后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加锁与释放锁,加锁工作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锁机制
线程去获取锁,获取成功: 执行lua脚本,保存数据到redis数据库。
线程去获取锁,获取失败: 一直通过while循环尝试获取锁,获取成功后,执行lua脚本,保存数据到redis数据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lua脚本,可以把一大堆业务逻辑通过封装在lua脚本发送给redis,保证这段赋值业务逻辑执行的原子性。在这段脚本中,这里KEYS[1]代表的是你加锁的那个key,比如说:RLock lock = redisson.getLock(“myLock”);这里你自己设置了加锁的那个锁key就是“myLock”。

​ ARGV[1]代表的就是锁key的默认生存时间,默认30秒。ARGV[2]代表的是加锁的客户端的ID,类似于下面这样:8743c9c0-0795-4907-87fd-6c719a6b4586:1。

​ 脚本的意思大概是:第一段if判断语句,就是用“exists myLock”命令判断一下,如果你要加锁的那个key不存在,就可以进行加锁。加锁就是用“hset myLock 8743c9c0-0795-4907-87fd-6c719a6b4586:1 1”命令。通过这个命令设置一个hash数据结构,这个命令执行后,会出现一个类似下面的数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就代表“8743c9c0-0795-4907-87fd-6c719a6b4586:1”这个客户端对“myLock”这个锁key完成了加锁。接着会执行“pexpire myLock 30000”命令,设置myLock这个锁key的生存时间是30秒。好了,到此为止,ok,加锁完成了。

锁互斥机制
​ 如果这个时候客户端B来尝试加锁,执行了同样的一段lua脚本。第一个if判断会执行“exists myLock”,发现myLock这个锁key已经存在。接着第二个if判断,判断myLock锁key的hash数据结构中,是否包含客户端B的ID,但明显没有,那么客户端B会获取到pttl myLock返回的一个数字,代表myLock这个锁key的剩余生存时间。此时客户端B会进入一个while循环,不停的尝试加锁。

watch dog自动延期机制
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下,假如一个线程获得锁后,突然服务器宕机了,那么这个时候在一定时间后这个锁会自动释放,你也可以设置锁的有效时间(不设置默认30秒),这样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死锁的发生。

但在实际开发中会有下面一种情况:
客户端1加锁的锁key默认生存时间才30秒,如果超过了30秒,客户端1还想一直持有这把锁,怎么办呢?
简单!只要客户端1一旦加锁成功,就会启动一个watch dog看门狗,他是一个后台线程,会每隔10秒检查一下,如果客户端1还持有锁key,那么就会不断的延长锁key的生存时间。

可重入加锁机制

​ 这个时候lua脚本是这样执行的:第一个if判断不成立,“exists myLock”会显示锁key已经存在了。第二个if判断会成立,因为myLock的hash数据结构中包含的那个ID,就是客户端A的ID,此时就会执行可重入加锁的逻辑,它会用“incrby myLock 8743c9c0-0795-4907-87fd-6c71a6b4586:1 1 ”这个命令对客户端A的加锁次数,累加1,此时myLock的数据结构变成下面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myLock的hash数据结构中的那个客户端ID,就对应着加锁的次数。
释放锁机制
执行lock.unlock(),就可以释放分布式锁。释放逻辑是:每次对myLock数据结构中的那个加锁次数减1,如果加锁次数为0了,说明客户端已经不再持有锁了,此时就会用“del MyLock”命令,从redis里删除了这个key。然后另外的客户端B就可以尝试完成加锁了。

缺陷
上如果你对某个redis master实例,写入了myLock这种锁key的value,此时会异步复制给对应的master slave实例,但是这个过程中如果发送redis master宕机,主备切换,redis slave变为了redis master。

​ 这就会导致客户端B来尝试加锁的时候,在新的redis master上完成了加锁,而客户端A也以为自己成功加了锁,此时就会导致多个客户端对一个分布式锁完成了加锁。这时就会导致各种脏数据的产生。

​ 所以这个就是redis cluster,或者是redis master-slave架构的主从异步复制导致的redis分布式锁的最大缺陷:在redis master实例宕机的时候,可能导致多个客户端同时完成加锁。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