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计算机学科“虚拟仿真”的必要性

不能只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虚拟仿真”的必要性

说说计算机学科“虚拟仿真”的必要性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有效手段,用在教学方面,可以补充实体教学的不足,节约成本。同时,有一个指导方针:“以虚补实,以实为主,能实不虚,虚实结合”。
该指导仿真如何理解?相信接触过虚拟仿真的人可以感触到,大部分评委人员都感觉计算机、电子设备(弱点)危险性小,单个设备的成本也不是很高,结论是:为它们建设虚拟仿真“必要性不强”。
他们的感觉对吗?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种感觉没有问题,从管理角度看这种结论也正确。
但是,从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角度,这种感觉对吗?
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痛点)问题;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学生来说,面对硬件相关课程,总觉得硬件课程相比其它软件课程要难。
为什么?
软件课程,特别是实验课程,其学习过程中的输入操作无外乎电脑的鼠标、键盘操作,其学习难度一般不大;即使发生了错误,也可及时重新来过,其时间成本也很低。
但是,面对硬件相关课程,其学习过程中的输入操作不仅仅是电脑的鼠标、键盘操作,还涉及到相关硬件的连接、配置;在对其进行实验操作后,如果出现错误(没有出现预设的结果),还需定位发生错误的地点,在硬件连接上,还是在软件配置上?进一步,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从硬件基本的连接配置,到实验现象的定位、错误的解决方法等,都是实验过程中的痛点;如果通过仿真的手段加以解决,即通过软件的方式,模拟硬件的连接、硬件实验操作环境的配置、实验操作及常见错误的定位等,则可以通过传统的软件操作方式解决硬件相关实验环境的痛点,真正做到以虚补实;但最后,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再到实际硬件平台上操作,则既可以提高学习速度,又解决了学生痛点的问题。
另外,从教师的角度,这种仿真过程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仿真学习中的进程,即可以进行过程控制;传统的硬件实验,学生无法定位,老师也无法了解大部分实验出现的问题。

所以,并非是有危险性的、无法亲临现场的、规模不够的学习环境才需要仿真;一切能够解决教学实际痛点问题的学习环境也需要仿真。
还是请评委们多听听教学一线老师的心声!!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