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概述(Overview)
二、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三、蓝牙协议(Bluetooth Protocol)
一、概述(Overview)
什么是蓝牙?就像你们大多数人想知道任何你从未听说过的事情时所做的那样。。。试试维基百科。
它(http://en.wikipedia.org/wiki/Bluetooth)如下所示。
蓝牙是一种专有的开放式无线技术标准,用于在固定和移动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00–2480 MHz ISM波段的短波长无线电传输),从而创建具有高度安全性的个人局域网(PANs)。由电信供应商爱立信(telecoms vendor Ericsson)于1994年创建,[1]最初被认为是RS-232数据电缆的无线替代品(wireless alternative)。它可以连接多个设备,从而克服同步(synchronization)问题。
要理解任何一种通信技术,你都应该能够回答有关它的几个基本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回答以下问题,我想说你已经对它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是有线通信吗?还是无线通信?
如果是无线通信,它使用的波长(频率)范围是什么?
典型的传输范围是什么?(它能走多远)?
您可以发送和接收的典型数据速率(rate )是多少?
典型的连接拓扑(connection topology)是什么?(是一对一连接?还是一对多连接?等等)
你能从我上面引用的维基百科定义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让我们逐一解决每一个问题。
是有线通信吗?还是无线通信?=>这就是“无线通信”。
如果是无线通信,它使用什么样的波长(频率)范围?=>它是2400~2800兆赫的频率范围,称为I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
典型的沟通范围是什么?(它能走多远)?===>它通常是几米的范围(不过维基百科的定义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范围)
您可以发送和接收的典型数据速率是多少?===>一开始,它的最大数据速率为1Mbps,现在大多为2,3Mbps(EDR)。最近的规范定义了用于更高数据速率的技术。
典型的连接拓扑是什么?(是一对一连接?还是一对多连接?等等)===它支持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连接。
典型的蓝牙应用
二、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在任何类型的无线通信中,了解底层机制(underlying mechanism)的第一步是了解物理层帧结构(physical layer frame structure)和调制方案(the modulation scheme)。
1、实际通信中的跳频(Frequency Hopping in Real Communication)
蓝牙物理数据占用1MHz的射频带宽(RF bandwidth,),但蓝牙通信所需的实际频率范围超过80MHz。
这是因为发送器(sender)和接收器(reciever)在大约80兆赫的范围内为每一帧改变其通信信道(频率)。这种改变每次传输频率的方式被称为“跳频”。
每个信道(channel 的总体频率分配如下:
为了给你一些真实的跳频过程,我用信号分析仪(signal analyzer)捕捉到了真实的蓝牙通信信号。(用普通的模拟频谱分析仪(analog spectrum analyzer)很难捕捉到这种画面,你必须使用矢量频谱分析仪(vector spectrum analyzer)。但即使有矢量频谱分析仪,也不容易让设备捕捉到整个跳跃范围。你需要至少80 Mhz带宽的矢量频谱分析仪)
2、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现在让我们看看时域(time domain)中的基本传输单元(时隙或帧结构/Slot or Frame structure)。蓝牙插槽由三个主要组件(接入码、报头和有效负载/Access Code, Header and Payload)组成,如下所示。时隙的基本长度为366 us,根据有效载荷的长度,它可以扩展到1.622 ms或2.87 ms。
接入码(Access Code)和报头(Header)总是以GFSK进行调制,有效载荷(Payload)部分根据分组类型以三种不同方法之一(GFSK、1/4π DQPSK、8DPSK)进行调制。
以下是最传统的蓝牙插槽结构的框架结构。使用此结构可以实现的最大数据速率(data rate)为1Mbps,并且此结构在整个插槽中使用GFSK调制方案。
以下是用于高数据速率蓝牙时隙结构的帧结构。有了这种结构,根据有效载荷的调制方案(modulation scheme),您可以实现最大2MHz或3MHz。接入码和报头部分仍然使用GFSK调制方案,并且有效载荷部分对于2Mbps数据速率使用1/4π DQPSK,对于3Mbps使用8 DPSK。与前一个相比,您将在这个结构中看到两个额外的部分。
第一个附加组件是“防护时间(Guardtime)”。在该结构中,接入码和报头部分使用GFSK,而有效载荷部分使用DQPSK/8 DPSK。这意味着调制方案在一个时隙内发生变化。这个保护时间是为了给发射机(transmitter )一些时间来切换调制方案。
另一个附加组件是“同步(Sync)”部分。在任何基于I/Q的调制中,采样定时(sampling timing)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步”是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一部分,因此接收器可以获得正确的定时参考。
3、调制(Modulation)
当您阅读前面关于插槽结构的部分时,您可能会注意到蓝牙插槽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调制方案。我将在本节中简要介绍(snapshot)这三种不同的调制方案。我认为每种情况下都有典型的星座(typical constellation)就足够了。
第一个是GFSK调制,在I/Q坐标(I/Q coordinate)中,你会看到很多点围绕着一个圆的周长(perime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