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简介

定义

桥接模式也称为桥梁模式、接口(Interfce)模式或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具体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属于结构型模式。
桥接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组合的方式建立两个类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继承。但又类似于多重继承方案,但是多重继承方案往往违背了类得单一职责原则,其复用性比较差,桥接模式是比多重继承更好的替代方案。桥接模式的核心在于解耦抽象和实现。
注:此处的抽象并不是指抽象类或接口这种高层概念,实现也不是继承或接口实现。抽象与实现其实指的是两种独立变化的维度。其中,抽象包含实现,因此,一个抽象类的变化可能涉及到多种维度的变化导致的。

代码实现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Implementor mImplementor;

    public Abstraction(I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this.m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this.mImplementor.operationImpl();
    }
}
public interface IImplementor {
    void operationImpl();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A implements I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
        System.out.println("I'm ConcreteImplementor A");
    }
}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uper.operation();
        System.out.println("refined operation");
    }
}

桥接模式主要包含四种角色

抽象(Abstraction):该类持有一个对实现角色的引用,抽象角色中的方法需要实现角色来实现。抽象角色一般为抽象类(构造函数规定子类要传入一个实现对象);

修正抽象(RefinedAbstraction):Abstraction的具体实现,对Abstraction的方法进行完善和扩展;

实现(Implementor):确定实现维度的基本操作,提供给Abstraction使用。该类一般为接口或抽象类;

具体实现(Concretelmplementor):Implementor的具体实现。

应用场景

当一个类内部具备两种或多种变化维度时,使用桥接模式可以解耦这些变化的维度,使高层代码架构稳定。桥接模式适用于以下几种业务场景:
1、在抽象和具体实现之间需要增加更多的灵活性的场景。
2、一个类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变化的维度,而这两个(或多个)维度都需要独立进行扩展。
3、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剧增。

优缺点

优点:
1、分离抽象部分及其具体实现部分
2、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3、符合开闭原则
4、符合合成复用原则
缺点:
1、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
2、需要正确地识别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