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总结之Bridge Pattern(桥接模式)

目录

创建型设计模式: 结构型设计模式: 行为型设计模式:

Bridge Pattern(桥接模式)

意图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GOF95】在提出桥梁模式的时候指出,桥梁模式的用意是"将抽象化(Abstraction)与实现化(Implementation)脱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地变化"。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也就是抽象化、实现化和脱耦。

* 抽象化
存在于多个实体中的共同的概念性联系,就是抽象化。作为一个过程,抽象化就是忽略一些信息,从而把不同的实体当做同样的实体对待【LISKOV94】。
* 实现化
抽象化给出的具体实现,就是实现化。
* 脱耦
所谓耦合,就是两个实体的行为的某种强关联。而将它们的强关联去掉,就是耦合的解脱,或称脱耦。在这里,脱耦是指将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的耦合解脱开,或者说是将它们之间的强关联改换成弱关联。

将两个角色之间的继承关系改为聚合关系,就是将它们之间的强关联改换成为弱关联。因此,桥梁模式中的所谓脱耦,就是指在一个软件系统的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使用组合/聚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从而使两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变化。这就是桥梁模式的用意。

结构



桥梁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抽象化给出的定义,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修正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扩展抽象化角色,改变和修正父类对抽象化的定义。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但不给出具体的实现。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接 口不一定和抽象化角色的接口定义相同,实际上,这两个接口可以非常不一样。实现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底层操作,而抽象化角色应当只给出基于底层操作的更高一层 的操作。
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例子

一个表就一个表带?


还是,一个表+多个可更换的表带?







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

很多时候经常容易把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弄混。那什么时候用桥接,什么时候用适配器呢 ?  

共同点:
桥接和适配器都是让两个东西配合工作 

不同点:出发点不同。          
  适配器:改变已有的两个接口,让他们相容。  
  桥接模式:分离抽象化和实现,使两者的接口可以不同,目的是分离。  

所以说,如果你拿到两个已有模块,想让他们同时工作,那么你使用的适配器。 如果你还什么都没有,但是想分开实现,那么桥接是一个选择。  


桥接是先有桥,才有两端的东西 适配是先有两边的东西,才有适配器 。
桥接是在桥好了之后,两边的东西还可以变化。 

桥模式并不同于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其实是一个事后诸葛亮,当发现以前的东西不适用了才去做一个弥补的措施。桥模式相对来说所做的改变比适配器模式早,它可以适用于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维度的变化。

桥接模式将继承关系转换为关联关系,从而降低了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减少了代码编写量。

  • 6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