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电阻的原理与选型:用比喻讲解
1. 微观原理:压敏电阻像一扇“电压感知的大门”
我们可以把压敏电阻想象成一扇会感知“电压”的大门。在正常电压下,这扇大门是“关闭”的,也就是说,电流很难通过它(电阻非常大)。然而,一旦电压超过了某个“阈值”(也就是电压超出了它的额定值),大门会“自动打开”,让电流可以轻松通过,电阻突然变得非常小,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微观机理: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压敏电阻内部的晶粒结构。在低电压下,晶粒间的界面处阻值很大;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界面处的电子隧穿效应增强,晶粒间的电阻急剧减小,允许大量电流流过,从而限制了电路中的电压。
2. 宏观工作:像一个“守门人”,守护你的电路
如果你把整个电路比作一条平静的河流,那么压敏电阻就是在河边“守门”的保安。如果河流中有正常的小船(正常电压),它保持冷静,不做任何动作;但一旦出现洪水(过电压),它就迅速行动,开闸放水(降低阻值),减缓电压波动,保护后续的设备免受冲击。
3. 压敏电阻参数的含义:用河流作比喻
-
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