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本文通过“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政府数字治理的准自然实验,探讨了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如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目的与问题背景
本文的核心工作是研究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对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281个城市的2007年至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政府数字治理的准自然实验,是否促进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填补了现有文献中关于数字政府治理对绿色发展的研究空白。
1.2 理论贡献
- 研究对象的创新:相比以往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数字治理研究,本文以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研究对象,探索政府数字治理对区域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方法创新: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法,本文有效避免了内生性问题。【这个点待商榷】
- 机制分析:通过验证绿色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治理中的作用,本文为政府如何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 方法与数据: 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控制了城市和年份的固定效应,并通过稳健标准误来解决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同时,通过使用全局马尔科维茨-伦贝格指数来测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3 核心结论
- 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基准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本文证实了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显著促进了城市自然资源管理,特别是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条主要机制。
- 不同类型城市的异质性:本文还发现,不同类型城市、不同政治级别的城市以及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其数字治理能力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更大,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效果较弱。
1.4 政策建议
- 加强数字治理能力:政府应继续推动数字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城市资源管理效率,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基准模型】
- 注重绿色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者应通过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增强城市数字治理的效果,从而推动绿色转型。【中介模型】
2 部分拆解
2.1 引言
本文提出了研究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对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通过数字治理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
-
环境问题的背景:引言一开始便强调了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威胁,并引用了NASA和NOAA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创历史新高。文章从全球气候危机入手,提出了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恶化的警示 。
-
中国的经济成就与代价:文章紧接着转向中国,虽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中国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可持续 。
-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引入: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引言部分引入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概念,指出其不仅是衡量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反映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这一切都与政府数字化治理密切相关 。
-
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文章进一步提出,政府通过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政府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资源,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发展 。
2.2 政策背景与文献综述
智慧城市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与决策精准性。数字治理在绿色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现有文献缺乏对数字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
2.2.1 政策背景
写作逻辑:
这段政策背景的写作逻辑从智慧城市的演变切入,紧接着从国家和地区策略的视角介绍智慧城市政策的关键作用,然后逐步详细阐述了政策在公共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提升及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影响,最终归纳政策如何推动了数字政府的高效透明化发展。
展开
- 背景介绍与概念演变:
开篇陈述智慧城市的演变:首先,段落回顾了智慧城市概念的最初重点,强调其最初是为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特别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initially, smart cities focused primarily on utiliz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智慧城市概念的扩展:接着,这一概念逐渐演变,不仅仅局限于提升效率,还融入了更多有关可持续性、居民福祉和环境保护的内容(“the concept of smart cities has expanded and started to include more elements that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the well-being of residen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政策层面的推动:
国家和地区策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技术能力,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adopted various strategies to promote smart cities based on their specific socio-economic contexts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政策的关键作用:智慧城市政策在数字政府的推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帮助政府实现数字化转型(“smart city policies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government”)。 - 政策实施的具体影响:
三方面的影响:智慧城市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公共服务数字化:通过实现政府服务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enabled the digitiza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s, making public services more efficient and accessible”)。
数据处理与决策效率提升:政策增强了政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strengthened the government’s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apacity,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decision-making”)。
公民参与与政府透明度:智慧城市政策促进了公民的参与和政府透明度,加强了政府与公民通过数字平台的互动(“promote citizen engagement and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enhancing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zens and government through digital platforms”)。
2.2.2 文献综述
-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与中国经济问题:
文献综述开篇通过强调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指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构成了威胁。接着,文章引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能源消耗和高污染问题,说明了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在此背景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被提出,作为衡量高质量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的GTFP尽管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急需更多的政策和研究关注这一领域。
-
-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有研究:
文献综述接着总结了现有关于GTFP的研究,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进行了探讨。
企业层面:现有文献指出,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等因素对提升企业层面的GTFP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层面:政府的环境监管、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信贷和低碳城市建设也对提升城市GTFP有着显著影响。
尽管现有研究表明上述因素有助于GTFP的提高,但对于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如何影响GTFP的研究仍然不足。
问题:政府数字治理其实包含得很大,举个例子:我们建立气象实时基站,你说他的目的是为了环境空气治理,但我也可以解读为,方便天气预报预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民生福祉;我们手机日常被监控,如果你翻墙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明数字治理也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的综述,让我没有读出来,x对y比较明显的、合理的、叫我信服的一个理论机制。给我的感觉倒是从一个较大的X推出了一个小的Y。
还有一点:究其智慧城市试点还是政府数字治理,他背后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决策能力、增强政府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没有一条直接路径。
==reference=:”蔡乌赶,周小亮.中国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效应[J].经济学家,2017,(09):27-35.DOI:10.16158/j.cnki.51-1312/f.2017.09.005.【引用576条】
我的理解:
一个内容很大的概念,去促进提升一个小的方面,这一点在逻辑上显然是不成立的。我努力想一些方式说服自己,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来阐述一下。
就好比,我们服用人参,人参有许多功效、降血压、明心智、增加记忆力,补血亏等等,但是我就想研究一下,它到底能不能壮阳?如果能,从哪些方面、路径达到壮阳的目的。就是本研究,我侧重点只放在数字治理如何推动城市创新效率的发展,至于促进其他数据安全、社会和谐、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我不关注。
- 1.政府文件的佐证。我在《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第五条找到了答案:发挥数字化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能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一点似乎可以面前支撑H0。
- 2.文献的佐证。本文的直接影响是由文献给出的。
- 数字政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实践的透明度,并逐步提高管理效率(Bertot等人,2010;Carter和Belanger,2005)。
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Le,2022)。
此外,数字政府的发展促进了化石燃料资源的短期和长期效率提升,从而有助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Cao等人,2023;Li等人,2023)。
-
- 数字治理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间接机制:【H2-H3】
-
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
- 首先给出绿色技术创新能提升GTFP,
- 政府数字治理 (1)促进研究机构、政府、企业合作,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2)发达的社交媒体引导群众绿色环保意识(3)气候环境监测与管理(4)优化城市交通、资源(水、电、能源)需要绿色技术创新。
- 数据表征方面:绿色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数量
- 绿色发明专利-质量
- 数据来源:绿色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绿色专利统计报告》和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
- 绿色专利划分名录【传送门】
- 知识产权保护
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更多创新(个人觉得从长期来看是的),从而贡献绿色环保产品、服务。
政府数字治理,数字治理可以提供更多的工具来监控和预防知识产权侵权,政府可以使用数字工具,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更快地发现侵权行为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市人民法院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 I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