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极化码系列(3)-极化码的编码实例

前言

《Polar Code(2)编码原理》中详细阐述了Polar Code的编码原理。为了更好的理解编码的过程,本文将给出一个编码实例。
设码长 N = 8 N=8 N=8,信息比特数 K = 4 K=4 K=4,下面列出所有使用到的公式。
c 1 N = u 1 N G N c_1^N=u_1^NG_N c1N=u1NGN
G N = B N F ⊗ n G_N=B_NF ^{\otimes n} GN=BNFn
F ⊗ n = F ⊗ F ⊗ ( n − 1 ) F^{\otimes n}= F\otimes F^{\otimes (n-1)} Fn=FF(n1)
F = [ 1 0 1 1 ] F=\left [ \begin{matrix} 1 & 0\\ 1 & 1 \end{matrix} \right] F=[1101]
B N = R N ( I 2 ⊗ B N / 2 ) B_N=R_N(I_2\otimes B_{N/2}) BN=RN(I2BN/2)
B 2 = I 2 B_2=I_2 B2=I2

编码步骤

1.信道可靠性估计

假设对于各二进制删除信道(BEC),已计算出各个分裂信道的巴氏参数 Z ( W N ( i ) ) Z(W_N^{(i)}) Z(WN(i))

2.比特混合

假设通过第一步得到巴氏参数最小的4个子信道的序号为 { 4 , 6 , 7 , 8 } \{4,6,7,8\} { 4,6,7,8},则信息比特序号集合记为
A = { 4 , 6 , 7 , 8 } A=\{4,6,7,8\} A={ 4,6,7,8}
则冻结比特序号集合为
A c = { 1 , 2 , 3 , 5 } A^c=\{1,2,3,5\} Ac={ 1,2,3,5}
设信息比特集合为 ( i 1 , i 2 , i 3 , i 4 ) = ( 1 , 1 , 1 , 1 ) (i_1,i_2,i_3,i_4)=(1,1,1,1) (i1,i2,i3,i4)=(1,1,1,1),冻结比特集合为 { 0 , 0 , 0 , 0 } \{0,0,0,0\} { 0,0,0,0},则最终得到
u 1 8 = 0 , 0 , 0 , i 1 , 0 , i 2 , i 3 , i 4 = [ 0 , 0 , 0 , 1 , 0 , 1 , 1 , 1 ] u_1^8={0,0,0,i_1,0,i_2,i_3,i_4}=[0,0,0,1,0,1,1,1] u18=0,0,0,i1,0,i2,i3,i4=[0,0,0,1,0,1,1,1]

3.构造生成矩阵

回忆 G N = B N F ⊗ n G_N=B_NF ^{\otimes n} GN=BNFn
B 8 = R 8 ( I 2 ⊗ B 4 ) B_8=R_8(I_2\otimes B_4) B8=R8(I2B4)
B 4 = R 4 ( I 4 ⊗ B 2 ) B_4=R_4(I_4\otimes B_2) B4=R4(I4B2)
计算
B 2 = [ 1 0 0 1 ] B_2=\left [ \begin{matrix} 1 & 0\\ 0 & 1 \end{matrix} \right] B2=[1001]
I 2 ⊗ B 2 =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 I_2\otimes B_2=\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 I2B2=1000010000100001
R 4 R4 R4是由 I 4 I_4 I4变换而来,先排 I 4 I_4 I4的奇数列,再排 I 4 I_4 I4的偶数列:
R 4 = [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 ⇐ I 4 =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 R_4=\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0 & 1 & 0\\ 0 & 1 & 0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 \Leftarrow I_4=\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 R4=1000001001000001I4=1000010000100001
B 4 = R 4 ( I 2 ⊗ B 2 ) =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 ⋅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 = [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 B_4=R_4(I_2\otimes B_2)=\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 \cdot \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left [ \begin{matrix} 1 & 0 & 0 & 0\\ 0 & 0 & 1 & 0\\ 0 & 1 & 0 & 0\\ 0 & 0 & 0 & 1 \end{matrix} \right] B4=R<

  • 4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 回答1: 好的,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极化码的SC译码模块的Verilog代码: ``` module polar_sc_decoder( input clk, rst, input [N-1:0] received_data, output reg [N-1:0] decoded_data ); parameter N = 8; // 数据位宽 reg [N-1:0] u[N/2]; // 存储上一层的数据 wire [N-1:0] x[N/2]; // 存储当前层的数据 wire [N-1:0] z[N/2]; // 存储当前层的估计值 reg [N-1:0] v[N/2]; // 存储当前层的译码值 // 初始化 initial begin decoded_data = 0;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u[i] = 0; v[i] = 0; end end // 状态转移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 begin decoded_data <= 0;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u[i] <= 0; v[i] <= 0; end end else begin // 计算 x 和 z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x[i] = u[2*i] + u[2*i+1]; z[i] = u[2*i] - u[2*i+1]; end // 更新 v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v[i] <= (x[i] >= 0) ? 0 : 1; end // 更新 decoded_data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decoded_data[2*i] <= v[i] ^ z[i][N-1]; decoded_data[2*i+1] <= v[i]; end // 更新 u for (int i = 0; i < N/2; i = i + 1) begin u[i] <= (v[i] == 0) ? z[i] : -z[i]; end end end endmodule ```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常量 `N` 来表示位宽。模块接收 `received_data` 作为输入,输出 `decoded_data`。`clk` 和 `rst` 分别是时钟和复位信号。 该模块使用了四个存储器来存储上一层、当前层的数据、估计值和译码值。在每个时钟上升沿时,它计算出当前层的数据和估计值,并更新译码值和存储器中的数据。 该模块可以通过实例化该模块并连接到其他模块来实现完整的极化码译码器。 ### 回答2: 极化码是一种用于编码和译码的数字调制技术,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用Verilog语言编写一个极化码的sc译码模块,可以实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名为polar_sc_decoder的模块,该模块包含了所需的输入输出端口:clk(时钟信号)、rst(复位信号)、received_data(接收到的极化码数据信号)和decoded_data(解码后的数据信号)。 接下来,在模块的内部,我们需要实现对received_data进行解码操作。解码的实质是将极化码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据。Verilog提供了多种语法来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语法来实现解码功能。 在解码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钟和复位信号的作用。可以使用时钟信号控制解码操作的时机,确保在每个时钟周期内都进行一次解码操作。复位信号可以用于在系统启动或重置时清空解码数据。 最后,在模块的结尾处,将解码后的数据赋值给decoded_data输出端口。这样,在外部调用decoder模块时,可以通过访问decoded_data端口获取解码结果。 总之,使用Verilog语言编写一个极化码的sc译码模块可以通过定义模块和内部解码操作来实现。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极化码进行译码,并将结果输出给外部使用。 ### 回答3: 极化码是一种用于在高速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编码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误码率和提高信号质量。在设计一个极化码的SC(Successive Cancellation)译码模块时,可以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实现。 Verilog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常用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模拟。通过使用Verilog,可以方便地实现极化码的译码功能。 首先,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polar_sc_decoder的模块,该模块包含了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线。其中,输入信号包括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rst)和接收到的极化码数据(received_data);输出信号为已经解码后的数据(decoded_data)。 接着,在模块中可以创建一些寄存器用于存储中间数据,以及一些逻辑电路用于实现译码算法。在每个时钟周期下,首先根据复位信号进行初始化,然后根据时钟信号的触发边沿进行操作。 对于极化码的SC译码算法,可以采用迭代的方式进行。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for循环或者case语句来执行译码操作。在每次迭代中,根据接收到的极化码数据,进行译码并生成对应的解码数据。 最后,将解码数据输出到decoded_data信号线上,以供其他模块进行后续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Verilog代码的编写之前,需要先对极化码的SC译码算法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以确保编写出正确的Verilog代码,并能够正确实现极化码的译码功能。 总的来说,使用Verilog编写极化码的SC译码模块,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模块并在其中实现译码算法来完成。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信号线的定义和时钟信号的应用,以及使用适当的寄存器和逻辑电路来实现极化码的译码操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