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使用Linux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命令不太会。在csdn查阅命令大全的时候,发现很多文章都没有很好的排版,于是写一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内容较多,可以在右侧目录直接找自己需要的部分查看。文章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点赞,收藏!
更新公告
2020.6.28新增了Linux三剑客awk,sed,grep
2020.7.28 新整理了一篇Git命令大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Git命令大全
注意:为了方便代码阅读,文章代码块里把表示管理员模式的#都去掉了。这不是错误。不要搞错!!
一、基本操作命令
首先先来几个热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
Tab按键—命令补齐功能
Ctrl+c按键—停掉正在运行的程序
Ctrl+d按键—相当于exit,退出
Ctrl+l按键—清屏
1.1 关机和重启
1.关机命令:shutdown
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除非特殊情况下,不得已才会关机。
正确的关机流程为:sync > shutdown > reboot > halt
例如你可以运行如下命令关机:
sync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shutdown 关机指令,你可以man shutdown 来看一下帮助文档。例如你可以运行如下命令关机:
shutdown –h 10 ‘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0 mins’ 这个命令告诉大家,计算机将在10分钟后关机,并且会显示在登陆用户的当前屏幕中。
shutdown –h now 立马关机
shutdown –h 20:25 系统会在今天20:25关机
shutdown –h +10 十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系统立马重启
shutdown –r +10 系统十分钟后重启
reboot 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样例。
取消定时关机命令:shutdown -c
最后总结一下,不管是重启系统还是关闭系统,首先要运行 sync 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中。
关机的命令有 shutdown –h now halt poweroff 和 init 0 , 重启系统的命令有 shutdown –r now reboot init 6。
2.重启命令:reboot
1.2 帮助命令
–help命令
shutdown --help:
ifconfig --help:查看网卡信息
man命令(命令说明书)
man shutdown
注意:man shutdown打开命令说明书之后,使用按键q退出
二、目录操作命令
我们知道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首先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啦!
2.1 目录切换 cd
命令:cd 目录
cd是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这是用来变换工作目录的命令。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usr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或者 cd ..
cd ~ 切换到home目录
cd - 切换到上次访问的目录
2.2 目录查看 ls [-al]
命令:ls [-al]
语法:
ls [-aAdfFhilnrRSt] 目录名称
ls [--color={
never,auto,always}] 目录名称
ls [--full-time] 目录名称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包括隐藏的文件)
ls -l 或 ll 列表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列表查看,显示更多信息)
ls /dir 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如:ls /usr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ls -al ~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2.3.1 创建目录【增】 mkdir
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目录的话,那么就使用mkdir (make directory)吧。
语法:
mkdir [-mp]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实例:请到/tmp底下尝试创建数个新目录看看:
cd /tmp
[root@www tmp] mkdir test <==创建一名为 test 的新目录
[root@www tmp] mkdir test1/test2/test3/test4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test1/test2/test3/test4':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没办法直接创建此目录啊!
[root@www tmp] mk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加了这个 -p 的选项,可以自行帮你创建多层目录!
实例:创建权限为 rwx–x--x 的目录。
[root@www tmp] mkdir -m 711 test2
[root@www tmp] ls -l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0 test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3 test1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上面的权限部分,如果没有加上 -m 来强制配置属性,系统会使用默认属性。
如果我们使用 -m ,如上例我们给予 -m 711 来给予新的目录 drwx–x--x 的权限。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rm [-fir]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删除文件:
rm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rm -f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不询问)
删除目录:
rm -r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
rm -rf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不询问)
全部删除:
rm -rf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全部删除
rm -rf /* **【自杀命令!慎用!慎用!慎用!】**将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
注意:rm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 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
rmdir (删除空的目录)
语法:
rmdir [-p]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 **-p :**连同上一级『空的』目录也一起删除
删除 runoob 目录
[root@www tmp] rmdir runoob/
将 mkdir 实例中创建的目录(/tmp 底下)删除掉!
[root@www tmp] ls -l <==看看有多少目录存在?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0 test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3 test1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root@www tmp] rmdir test <==可直接删除掉,没问题
[root@www tmp] rmdir test1 <==因为尚有内容,所以无法删除!
rmdir: `test1': Directory not empty
[root@www tmp] rm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root@www tmp] ls -l <==您看看,底下的输出中test与test1不见了!
drwx--x--x 2 root root 4096 Jul 18 12:54 test2
利用 -p 这个选项,立刻就可以将 test1/test2/test3/test4 一次删除。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 rmdir 仅能删除空的目录,你可以使用 rm 命令来删除非空目录。
2.3.3 目录修改【改】mv 和 cp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名称)
语法:
[root@www ~]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root@www ~] mv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即拷贝文件和目录。
语法:
[root@www ~]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root@www ~]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至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一、重命名目录
命令:mv 当前目录 新目录
例如:mv aaa bbb 将目录aaa改为bbb
注意:mv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
二、剪切目录
命令: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剪切到 /usr目录下面 mv /usr/tmp/aaa /usr
注意:mv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
三、拷贝目录
命令: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r代表递归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复制到 /usr目录下面 cp /usr/tmp/aaa /usr
注意:cp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r递归
2.3.4 搜索目录【查】find
Linux find 命令用来在指定目录下查找文件。任何位于参数之前的字符串都将被视为欲查找的目录名。如果使用该命令时,不设置任何参数,则 find 命令将在当前目录下查找子目录与文件。并且将查找到的子目录和文件全部进行显示。
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 \;
命令:find 目录 参数 文件名称
部分参数:
find 根据下列规则判断 path 和 expression,在命令列上第一个 - ( ) , ! 之前的部份为 path,之后的是 expression。如果 path 是空字串则使用目前路径,如果 expression 是空字串则使用 -print 为预设 expression。
expression 中可使用的选项有二三十个之多,在此只介绍最常用的部份。
-mount, -xdev : 只检查和指定目录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下的文件,避免列出其它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amin n : 在过去 n 分钟内被读取过
-anewer file : 比文件 file 更晚被读取过的文件
-atime n : 在过去n天内被读取过的文件
-cmin n : 在过去 n 分钟内被修改过
-cnewer file :比文件 file 更新的文件
-ctime n : 在过去n天内被修改过的文件
实例
将目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所有延伸档名是 c 的文件列出来。
find . -name "*.c"
将目前目录其其下子目录中所有一般文件列出
find . -type f
将目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所有最近 20 天内更新过的文件列出
find . -ctime -20
2.4 当前目录显示 pwd
pwd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pwd 是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的缩写,也就是显示目前所在目录的命令。
[root@www ~] pwd [-P]
选项与参数:
-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连结 (link) 路径。
实例:单纯显示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root@www ~] pwd
/root <== 显示出目录啦~
实例显示出实际的工作目录,而非连结档本身的目录名而已。
[root@www ~] cd /var/mail <==注意,/var/mail是一个连结档
[root@www mail] pwd
/var/mail <==列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root@www mail] pwd -P
/var/spool/mail <==怎么回事?有没有加 -P 差很多~
[root@www mail] ls -ld /var/mai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Sep 4 17:54 /var/mail -> spool/mail
# 看到这里应该知道为啥了吧?因为 /var/mail 是连结档,连结到 /var/spool/mail
# 所以,加上 pwd -P 的选项后,会不以连结档的数据显示,而是显示正确的完整路径啊!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Linux touch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时间属性,包括存取时间和更改时间。若文件不存在,系统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ls -l 可以显示档案的时间记录。
语法
touch [-acfm][-d<日期时间>][-r<参考文件或目录>] [-t<日期时间>][--help][--version][文件或目录…]
- 参数说明:
- a 改变档案的读取时间记录。
- m 改变档案的修改时间记录。
- c 假如目的档案不存在,不会建立新的档案。与 --no-create 的效果一样。
- f 不使用,是为了与其他 unix 系统的相容性而保留。
- r 使用参考档的时间记录,与 --file 的效果一样。
- d 设定时间与日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格式。
- t 设定档案的时间记录,格式与 date 指令相同。
- –no-create 不会建立新档案。
- –help 列出指令格式。
- –version 列出版本讯息。
实例
使用指令"touch"修改文件"testfile"的时间属性为当前系统时间,输入如下命令:
$ touch testfile #修改文件的时间属性
首先,使用ls命令查看testfile文件的属性,如下所示:
$ ls -l testfile #查看文件的时间属性
#原来文件的修改时间为16:09
-rw-r--r-- 1 hdd hdd 55 2011-08-22 16:09 testfile
执行指令"touch"修改文件属性以后,并再次查看该文件的时间属性,如下所示:
$ touch testfile #修改文件时间属性为当前系统时间
$ ls -l testfile #查看文件的时间属性
#修改后文件的时间属性为当前系统时间
-rw-r--r-- 1 hdd hdd 55 2011-08-22 19:53 testfile
使用指令"touch"时,如果指定的文件不存在,则将创建一个新的空白文件。例如,在当前目录下,使用该指令创建一个空白文件"file",输入如下命令:
$ touch file #创建一个名为“file”的新的空白文件
3.1.2 删除文件 【删】 rm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语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将创建的 bashrc 删除掉!
[root@www tmp]# rm -i bashrc
rm: remove regular file `bashrc'? y
如果加上 -i 的选项就会主动询问喔,避免你删除到错误的档名!
3.1.3 修改文件【改】 vi或vim
先来个vim键盘图!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