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化选品
随着前些年大数据的爆火,数据化选品也成为跨境产品开发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很多软件或插件提供了非常多的数据,以便跨境卖家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即使是数据化选品,成功率也会比较低。数据化选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数据反应了用户的什么需求或行为?数据是已经发生的结果,如何解决数据滞后性的问题?
2、常用的数据化选品维度
跟众多的跨境大佬交流,跨境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从哪些维度去选品呢?不同人的资源,思维模式都不一样,选品维度也不太一样,但大多数卖家会从市场容量,蓝海产品,竞争程度,利润率,趋势以及合规等维度进行数据化选品。底层逻辑是尽可能选取满足市场需求的最新产品,以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风险,获取最多的利润。
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反映着这款产品的天花板,经常会以BS中对应的选手作为竞对,分析产品的极限,如BS20的日出千单,百单和十单,市场容量就存在着极大差异,市场容量不一样,相应的竞争程度也就不一样,大卖以及工厂型卖家往往会追求要做到BS头部,追求比较大的单量,而小卖家受制于资金实力以及供应链资源等因素,追求的单量就不能太大,要和自身情况匹配;
蓝海产品,品牌和卖家产品无垄断,没有同质化很严重, top100 review平均数量最好不超过1000,top100有5个以上近半年新上架产品而且是新卖家不是老卖家店铺上的新品而且新品评价不超过100而且销售每天10单以上。选择蓝海产品的逻辑也很好理解,之前的卖家还没有建立高不可攀的壁垒,后进入者可以用比较小的代价去弥补竞对的先发优势;
竞争程度,流量或卖家需求有没有被少数卖家抓在手里,体现在品牌垄断度,核心关键词垄断程度(上期ABA关键词点击率和转化率)等,还可以通过类目平均利润率以及站外推广激烈程度等指标侧面反映。垄断程度越高,意味着后进入卖家难度越高,所需资源就越多;
利润率,生意的目的就是赚钱,就体现在产品利润率上面。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般选取售价在$30-80之间(为什么要选在这个区间呢?大家可以思考下,欢迎私信讨论),海运毛利润在30%以上可含广告VAT除外,竞品广告核心关键词cpc点击低于2,CPC与售价成正比,投产比即利润/(成本+头程)>50%;
趋势,也就是受市场的欢迎程度或生命周期,如果能在产品生命周期爆发的前一个阶段介入,那就可以吃到比较好的红利,就是所谓风口上的猪也可以飞起来。过早的介入也不太好,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去引导和培养用户;
合规,这一项尤为重要,跨境电商平台不同于国内平台,对合规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可能就踩到合规的坑,轻则资金无法提取,重则关店。合规主要就是满足目标国对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知识产权则涉及发明专利、外观专利、版权、商标等等(我们通过合作律所以及爬虫,收集了很多合规和侵权方面的案例,也有成功申诉的经验,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3、软(插)件大数据选品实例
如果仅仅依靠上述指标进行选品(合规除外),完全可以依靠第三方选品软件进行,比如XX精灵。但是经常使用这些插件的同学就会发现,当你使用筛选条件按越多(理论上条件越多,设置的越苛刻,筛选出来的产品就越符合自己需求),但实际上条件设置的过多,就筛选不出来产品或者拆选出来的产品也不符合自己需求。下面就是用XX精灵进行选品的过程:
首先选择站点和推荐模式,这里选择美国和潜力市场模式,不同的模式大家可以试一下差异。
然后就是设置适合自己的一些指标,比如月销,月销售增长率,上架时间等等。
一顿操作下来,筛选出来的结果是置物架。
由于置物架客单价相对较低,然后设置价格区间:$25-$80, 评分数限制在200,防止合并变体等操作带来的影响。
结果筛选出来了地毯,桌布等一些比较大件的日常产品。
在此基础上,把数据下载下来进行二次筛选。
导出之后,大概有2000条数据,也就是有2000个ASIN。
会发现,筛选出来所谓的新品大多是床单等做了很多年的红海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里的筛选条件才三个,如果在增加,基本就没有产品。怎样才可以大海捞针,挖掘出适合自己的红海产品呢,可以点赞关注,后台私信获取方法。
4、如何判断市场趋势
对于跨境卖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赛道。产品不等于市场,筛选出来的销量好的产品不等市场好做,代表不了整体市场需求以及市场趋势。如何判断市场趋势呢?
市场和产品都是围绕人开展的,最终也都是人买单。大家都想做量大的产品,竞争小的蓝海产品,然而量最大的产品就是人衣食住行周边的消耗品,但是这些传统的市场,已经做了太久,很多公司都有多年的积累,在没有产品或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小公司很难做进去。而蓝海产品之所以叫蓝海,从经济学供需角度来讲,就是供小于求的产品,这种产品往往有比较高的利润和边际效益,市场容量在不断增长或产品处于成长的生命周期。
CCTV里面讲到过一个北沟村种花的案例,其中有句话写的不错,跟着别人走只能是被牵着走(就是大家所谓的卷,通过辛苦的努力获得比较低的利润),要通过各种方式发现潜在的潮流趋势机会,做到领先一步,就成功了。而开发产品也一样,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
趋势可以理解为增长趋势,在亚马逊产品的趋势如何体现和发掘呢?可以通过搜集每周的ABA搜索排名趋势,将时间拉长,按照时间序列的方式进行分析,计算关键词的增长趋势,即可以找到趋势上涨的关键词,方法一般是计算三个月和半年的增长趋势。
通过搜索美国站ABA关键词,可以发现toilet bolt covers decorative 这个关键词,从2023年12月份之后排名一直上涨。
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换个关键词,可以得到产品搜索的周期性变化:stackable planters。
如果可以通过算法,计算近半年增长,近三个月也在增长,排除是季节性产品,就可以得到对应的趋势上涨的产品,也就是用户需求增长的潜在市场,例如:painters tape 2 inch wide。
从搜索量和搜索结果数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发现这个市场属于蓝海(这里仅作为数据分析,不做推荐产品建议)。
挖掘到符合自己筛选规则ABA关键词之后,再分析市场,就可以更清晰的判断产品的市场趋势,以及用户更加偏好什么类型的产品,还有没有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适不适合自己布局了。
当然也可以找到一些热门产品和新奇产品,例如levitating plant pot。
产品上架时间短,评论数少,在市场做的人少的时候,发现这个市场,进行创新和布局。最后还需要判断这个产品是不是网红产品(只是爆火一阵,后面需求就不行了,比如TK带火的印花卷发棒),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将时间维度拉长,看是否是最新出现的关键词;二是该产品是否有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属性,剔除外观因素,还可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五、概述
ABA数据化选品就是要通过ABA数据分析,挖掘出用户需求或产品趋势,找到那些处于增长趋势的产品,进行类目分析判断垄断和竞争程度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新产品,进行改进优化后布局。
欢迎关注我们得公众号:韫知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