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向对象
1.1 概念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一种编程思维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程序
中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之中。通过这种方式,程序设计者可以更好地模拟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
事物和关系
1.1.1 对象
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每个对象由两部分组成
1、属性
属性是对象的特征或状态
2、方法
方法是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
1.1.2 类
类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可以把类看作是定义了一类对象的共同特性和行为。对象是类的实例
1.2 三大基本特征
1.2.1 封装
封装是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隐藏在类内部,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护对象
的内部状态,防止外部直接修改。
1.2.2 继承
继承允许一个类从另一个类获取属性和方法。继承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让类之间建立层次关系
1.2.3 多态
多态允许同一个方法在不同对象中有不同的实现。
1、重写
子类定义了一个与父类中具有相同名称,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并且子类方法的实现覆盖了父类
方法的实现。即外壳不变,核心重写
好处:可以根据子类需要,定义自己的行为
2、重载
在同一个类里面,方法名字相同,参数不同(数量或类型)
特点:每个重载的方法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参数类型列表
方法重载是一个类的多态性表现,而方法重写是子类与父类的一种多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