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系列GPIO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前言:本笔记为百问网7天物联网智能家居训练营学习总结
 

GPIO(General-Purpose IO ports,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感知外界信号(输入模式)和控制外部设 备(输出模式),如图 所示的STM32F103C8T6芯片四周的细引脚就是GPIO。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d2VpeGluXzQzNjA0NDU3,size_5,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在嵌入式开发中,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外部功能模块,比如LED、按键、蜂鸣器、温度传感器等,这些外 设模块都比较简单,只需要MCU的GPIO与模块连接,控制引脚输出/读取高低电平即可。还有一些外部功能 模块,需要多个引脚构成的“协议”进行通信,比如UART、I 2 C、SPI接口等。 如今的MCU大都采用引脚复用技术,即一个GPIO,即可以直接控制其输出高低电平,也可以设置为某 个协议的引脚之一,比如I 2 C的时钟信号引脚SCK。此外,有些MCU的引脚,还能设置为ADC模式读取模拟 信号,或者设置为DAC模式输出模拟信号,本章主要针对引脚的GPIO模式讲解。 对于GPIO模式,不同的MCU的功能细节略有差异,比如STM32的GPIO可以设置输出速度,51单片机就 没有该功能。因此本章主要针对STM32的GPIO特性进行讲解。

STM32F103C8T6一共有48个引脚,除去电源引脚、晶振时钟引脚、复位引脚、启动选择引脚、程序下 载引脚(大部分为最小系统必须引脚),剩下的则是GPIO引脚。 STM32将这些众多按GPIOx(x为A、B、C等)分组,每组包含16个引脚,编号为0~15。STM32F103C8T6 只有2组GPIO,每组16个引脚,即32个GPIO引脚。

下图为STM32F103系列GPIO的基本结构,左侧连接MCU内部,中间上半部分为输入,中间下半部 分为输出,右侧为MCU引出的外设I/O引脚。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d2VpeGluXzQzNjA0NDU3,size_19,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GPIO 工作模式

STM32F103系列的I/O引脚共有8种工作模式,其中输出模式有四种: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推挽 输出、复用开漏输出;输入模式有四种: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

推挽输出(Push-Pull,PP)

推挽结构由两个MOS管按互补对称的方式连接,任意时刻总是其中一个三极管导通,另一个三极管截 止。如图 8.1.1 中①所示,内部由一个P-MOS管和一个N-MOS管组成,两个MOS管的栅极(Gate,G)接到 了左侧“输出控制”,漏极(Drain,D)接到外部输出,P-MOS管的源极(Source,S)接到VDD(3.3V), N-MOS管的源极接到Vss(0V)。 MOS管作为开关使用,“输出控制”向两个MOS管栅极加一定电压,P-MOS管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 VDD 经过P-MOS管的S->G->D输出,N-MOS管处于高阻态(电阻很大,近似开路),整体对外为高电平; “输出控制”取消向两个MOS管栅极施加电压,P-MOS管源极和栅极截止,P-MOS管处于高阻态,N-MOS 管源极和漏极导通,整体对外为低电平。 推挽模式,让“输出控制”变为了VDD/Vss输出,使得输出电流增大,提高了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提高 了电路的负载能力和开关的动作速度。

开漏输出(Open-Drain,OD)

开漏模式下,“输出控制”不会控制P-MOS管,“输出控制”只会向N-MOS管栅极加一定电压,两个 MOS管都处于截止状态,两个漏极处于悬空状态,称之为漏极开路。“输出控制”取消栅极的施加电压,PMOS管依旧处于高阻态,N-MOS管导通,整体对外为低电平。 开漏输出模式可以等效将图 8.1.2 中灰色框的P-MOS管看作不存在。即该模式下只能输出低电平,若要 输出高电平,则需要外接电阻,所接的电阻称为上拉电阻,此时输出电平取决于此时上拉电阻的外部电源电 压情况,如图 8.1.2 中蓝色框的外部电路。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d2VpeGluXzQzNjA0NDU3,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推挽输出模式可以直接输出高电平,开漏输出模式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但开漏输出拥有 一些推挽输出不具有的特性: ①利用外部电路驱动能力。如图 8.1.2 所示,“输出控制”只需要提供一个很小的栅极驱动电流,VCC 经过上拉电阻为外部负载提高驱动电流; ②实现电平转换。推挽输出模式由VDD提供,即只能提供3.3V电平。使用开漏输出模式后,VCC可以为 5V,从而实现了电平转换的效果。 ③方便实现“逻辑与”功能。多个开漏的引脚可以直接并在一起使用,统一接一个合适的上拉电阻,就 可以实现“逻辑与”关系,即当所有引脚均输出高电平时,输出才为高电平,若任一引脚输出低电平,则输 出低电平。在I 2 C、SMBUS等总线电路中经常会用到。

复用功能推挽/开漏输出(Alternate Function,AF)

GPIO引脚除了作为通用输入/输出引脚使用外,还可以作为片上外设(USART、I 2 C、SPI等)专用引脚, 即一个引脚可以有多种用途,但同一时刻一个引脚只能使用复用功能中的一个。 当引脚设置为复用功能时,可选择复用推挽输出模式或复用开漏输出模式,在设置为复用开漏输出模式 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上拉输入模式(Input Pull-up)

如图 8.1.1 中②所示,VDD经过开关、上拉电阻,连接外部I/O引脚。当开关闭合,外部I/O无输入信号 时,默认输入高电平。 该模式的典型应用就是外接按键,当没有按键按下时候,MCU的引脚为确定的高电平,当按键按下时 候,引脚电平被拉为低电平。

下拉输入模式(Input Pull-down)

如图 8.1.1 中②所示,Vss经过开关、下拉电阻,连接外部I/O引脚。当开关闭合,外部I/O无输入信号时, 默认输入低电平。

 浮空输入模式(Floating Input)

如图 8.1.1 中②所示,两个上/下拉电阻开关均断开,既无上拉也无下拉,I/O引脚直接连接TTL肖特基 触发器,此时I/O引脚浮空,读取的电平是不确定的,外部信号是什么电平,MCU引脚就输入什么电平。MCU 复位上电后,默认为浮空输入模式。

模拟输入模式(Analog mode)

如图 8.1.1 中②所示,两个上/下拉电阻开关均断开,同时TTL肖特基触发器开关也断开,引脚信号直接 连接模拟输入,实现对外部信号的采集。

GPIO 输出速度

STM32的I/O引脚工作在输出模式下时,需要配置I/O引脚的输出速度。该输出速度不是输出信号的速度, 而是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 STM32提供三个输出速度:2MHz、10MHz、50MHz。实际开发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相应速 度,以兼顾信号的稳定性和低功耗。通常,当设置为高速时,功耗高、噪声大、电磁干扰强;当设备为低速 时,功耗低、噪声小、电磁干扰弱。 通常简单外设,比如LED灯、蜂鸣器灯,建议使用2MHz的输出速度,而复用为I 2 C、SPI等通信信号引 脚时,建议使用10MHz或50MHz以提高响应速度。

 

 

  • 2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