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8.901的信道模型的学习(一)

无线信道channel
 Pathloss&shadowing
 一般将由于距离引起的路径损耗(pathloss)和由地形遮挡引起的阴影效应(shadowing)统称为慢衰落。
路径损耗pathloss
 因为路径损耗引起长距离上(1001000m)接收功率的变化,而阴影引起障碍物尺度距离上(室外10m100m,室内更小)功率的变化,两者在相对较大(相对于波长)的距离上引起功率的变化,因此也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large scale propagation effect)
 自由空间内Pathloss的一般性表达式可以描述为如下等式,其中f为载波频率MHz,d为距离km。相同距离下,高频的路损高于低频路损,所以运营商初期布站时通常选择低频进行连续覆盖。
L(dB)= 32.44+20log10f+20log10d
 非自由空间的路损有所不同,例如地面反射模型(ground reflect model),路损表达式可以描述为
L(dB)= -20log10hthr+40log10d+20log10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实际的空间传播模型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地貌,比如建筑、植被、山岭、水面等。所以路径衰落无法通过公式推导,而是根据实际的测量结果进行建模,包括城市宏小区、微小区、室内环境等。先针对特定的环境按照不同的距离和频率取得测量数据,再用这些数据建模,所建立的模型并不局限于取得数据的那个环境,而是可以广泛用到其他通用的传播环境中,这样做虽然有准确性问题,但许多无线系统中都用这样的经验模型作为系统性能分析的基础。
• 奥村模型Okumura Model
此模型是城市宏小区中信号预测最常用的模型之一,该模型使用的距离范围是1km100km、频率范围是150MHz1500MHz,基站高度为30~100m,经验公式表示为:
L(dB)=L(fc,d)+Aμ(fc,d)-G(ht)-G(hr)-Garea
L(fc,d):传播距离为d,载频为fc时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
Aμ(fc,d):针对所有环境所附加的衰减中值
G(ht):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G(hr):针对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Garea:体现传播环境的增益因子
Aμ(fc,d)和Garea的值可以从奥村的经验曲线图得到,并且奥村给出了计算G(ht)/ G(hr)的经验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提高精度其文献还给出不同地形的校正因子。奥村模型所预测的路径损耗和实测数据建模所得的路径损耗相比,误差的标准差约为10~14dB。
Y. Okumura et aI., Field Strength and Its Variability in VHF and UHF Land-Mobile Radio Service, 16 REv. OF THE ELEC. COMM. LAB. 825 (Sept.-Oct. 1968), 828.
• 哈塔模型Hata Model
哈他模型把奥村用曲线图表示的路径损耗数据拟合为经验公式,适用频率基本包括150MHz~1500MHz:
L(dB)= 69.55+26.16 log10 fc -13.82log10ht+(44.9-6.55 log10ht) log10d-α(hr)
移动台天线高度校正因子:α(hr)= (1.1log10 fc-0.7) ht-(1.56 log10 fc-0.8)dB
M. Hata, “Empirical Formula for Propagation Loss in Land Mobile Radio Ser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VT-29, No. 3, 1980, pp. 317-325.
• Cost231-Hata模型
欧洲科技合作组织将哈塔模型扩展到2GHz:
L(dB)= 46.3+33.9 log10 fc -13.82log10ht+(44.9-6.55 log10ht) log10d-α(hr)+Cm
fc:载波频率,1500~2000MHz
ht:基站天线高度30~200m
hr:终端天线高度1~10m
d:传播距离1~20km
α(hr) :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
Cm:环境参数,对于中小城市或者郊区取值0dB,大城市取3dB
 室内衰减因子,可将地板层损耗和隔墙损耗的经验数据加到路径损耗PL(d)的解析模型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FAFi、PAFi分别代表信号所穿过的第i个地板层或隔墙的衰减因子,Nf、Np分别是地板层书和隔墙数。
具体来说,相关文献测量表明,对于900MHz,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相隔一层是,衰减为1020dB;接下来相关的三层中,每层衰减610dB;在接下来的四层中,每层衰减只有很少几分贝。当然衰减还与频率相关,高频衰减更大。不同材质的隔墙的表现也不同,不同文献对不同材质的损耗测量结果差别比较大,没有一般定论。
 简化的路径损耗模型,对于比较严格的要求或对于基站和接入点最佳选址问题,可以采用复杂的解析模型或者通过实测来建立精确的模型,但如果只是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则可用选择简化的路损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依赖于天线特性和平均信道损耗的常系数,简化模型中可以将K取为全向天线在d0处的自由空间路径增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0:为天线远场的参考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γ:路径损耗指数,近似于自由空间时取2,近似于两径模型时取4,城市宏取3.76.5,城市微取2.73.5……
阴影效应shadowing
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遇到建筑、山丘、树林等障碍阻挡会形成电磁波阴影区,并且对信号场强造成缓慢的随机变化,称此现象为阴影效应shadowing。
由于衰减是随机的,所以只能使用统计模型性来表征。最常用的模型是对数正太阴影模型,已被实际测试数据证实。
正太分布(高斯分布),正太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对数正太阴影模型吧发射和接收功率比值ψ=Pt/Pr假设为一个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以分贝值表达为:

p(ψ_dB )=1/(√2π σ_(ψ_dB ) ) exp⁡[-(ψ_dB-μ_(ψ_dB ) )2/(2σ_(ψ_dB)2 )] ψ_dB≥0
多数室外信道测量表明,标准差σ_(ψ_dB )在4~13dB之间;由于经验路径损耗的测量已经包括了对阴影衰落的平均,所以μ_(ψ_dB )等于路径损耗。实测时μ_(ψ_dB )取决于路径损耗和所在区域内的建筑属性,由于路径损耗随距离变化且距离增加时建筑物数量会增加,所以其随距离变化。
阴影效应在距离上具有自相关性,即两个地点之间的衰落可以通过一个相关系数进行推导。
路径损耗与阴影效应的混合模型
将路径损耗模型(简化)和阴影效应模型叠加在一起可以同时反应出功率随距离变化和阴影造成的路径损耗随机衰减。
P_r/P_t dB=10〖log〗_10 K-10γ〖log〗10 d/d_0 -ψ_dB
其中ψ_dB是均值为0,方差为σ
(ψ_dB)^2的高斯随机变量,用来表征阴影效应;10〖log〗_10 K-10γ〖log〗_10 d/d_0 用来表征路径损耗,γ为路径损耗指数,K为依赖于天线特性和平均信道损耗的常系数。
多径与fading
相对于pathloss与shadowing,多径引起的fading也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small scale propagation effect)。
前文中的pathloss与shadowing描述的是发射机与接收机以及环境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传输路径固定。此时使用一系列的测量,将传输过程描述为一个相对确定的函数。而fading,描述的是信道的随机时变响应,时变性源于信道中媒介的变化(The time-variant impulse responses of these channels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Digital Communications》)。通讯场景中通常指发射机或者接收机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使信号传输路径中形成多径传播的那些反射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此时我们如果在一个运动的发射机上不断发射脉冲,就会看到来自各径的脉冲幅度、时延、甚至脉冲的多径数量都在不断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磁波经过环境中障碍物的反射、绕射,导致其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这种现象称为多径multiplePath现象。不同路径的传播距离不同,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就有先后,因此假设发射机发射一个脉冲信号,在接收机会收到一系列的脉冲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例如上图,发射机发出的信号经过4条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因此在信道的冲击响应h(t)上显式了4个展宽的脉冲。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环境中因为路径有很多,所以在信道的冲击响应上无法区分每个脉冲的响应,而是形成了连续的波形;此外由于实际环境中每个反射面并非理想的镜面,即便在一个脉冲上也是有多条微路径(簇cluster)所组成,因此表现为展宽的脉冲。
 多径现象的一个效应是在终端移动的时候引起信道的快衰落,以一个只有一个反射体的二径模型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条路径直接从发射机到接收机,另一条路径经过物体反射到达接收机;
• 如果终端距离反射面很近,那么两条路径强度近似相同,相位取决于终端位置;
• 假设在某一点两条路径是相同的相位是相同的,则波形叠加后互相增强,幅度近似是一条路径的2倍;
• 当终端从这一点左移或者右移1/4波长,则两条路径相位分别增加、减少π/2,则两条路径的相位变成相反,波形相互抵消后幅度近似为0;终端再移动1/4波长后,相位又相同了。
• 以2GHz的载波距离,波长为15cm,1/4波长为4cm,假设终端移动速度为1m/s(手持),则在1秒内,信道强度变化了25次。如果终端移速为10m/s(市区内车速),则信道强度每秒变化250次。这个变化速度相对于路损及阴影是非常快的,因此称为快衰落。
 快衰落还可以用多普勒频移解释
• 两个相向运动的物体,相对速度为ν,一个物体发出的频率为ft,则另一个物体收到的频率为fr=(1+ν/C) ft,C为光速。
• 还以两经模型举例,终端移速为ν,则两条路径的频率分别为(1+ν/C) ft,(1-ν/C) ft,两信号叠加结果为
R(t)=cos[(1+ν/C) ft2πt]+ cos[(1-ν/C) ft2πt]=2cos(2πν/C ftt)cos(2πftt)

• 其中cos(2πν/C ftt)可认为是变化的信道,且频率为ν/C ft,即ν/λ,也即多普勒频移。领时变部分cos(2πν/λt)为±1,则tν=0、λ/2,为两路径叠加;领时变部分cos(2πν/C ftt)=0,则tν=λ/4、3λ/4,为两路径抵消;也即每1/4波长变化一次。
 各径上相位的快速变化将造成剧烈的干涉现象,从而使接收信号强度发生快速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衰落fading。
 时延扩展delay spread
 等于最先到达信号分量和最后到达信号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如果时延扩展的大小相比信号带宽的倒数很小,那么接收信号在时域的展宽也比较小,相反会很大。前一种场景描述的是窄带衰落,窄带衰落中我们假设传播环境是准静态的,后面章节所描述的瑞利衰落描述的便是这种场景。
 如下图,如果脉冲发送持续时间为T,到接收端脉冲会扩展成(T+Tm),Tm为多径时延扩展。如果Tm<<T,则如下图右上所示,接受到的多径分量在时间上大致重叠在一起,这些重叠的信号相互干涉造成窄带衰落,但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扩展,因此对后续脉冲的干扰很小。
 若Tm>>T,如下图右下所示,每径分量都是可分辨的,这些多径分量将对后续脉冲(虚线)造成干扰,称之为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循环前缀可以抑制时延扩展导致的码间干扰),此场景对应的是宽带衰落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通信号的表示
通信系统中常把带通信号作为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模型,这些由调制器中的振荡器产生的都是实正弦信号而非复指数信号。
把载频为f_c的带通信号s(t)表示为以下的形式,其中s_I (t)和s_Q (t)是带宽为B<<f_c的实低通基带信号,s_I (t)称为s(t)的同相分量,s_Q (t)称为s(t)的正交分量:
s(t)=s_I (t) cos⁡(2πf_c )-s_Q (t)sin⁡(2πf_c)
为便于理论分析,定义一个带宽为B的复信号u(t)=s_I (t)+js_Q (t),则s_I (t)=Re{u(t)},s_Q (t)=Im{u(t)},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e^(j2πf_c t):
u(t) e^(j2πf_c t)=(s_I (t)+js_Q (t))(cos⁡(2πf_c t)+jsin(2πf_c t))
应用欧拉公式e^ix=cosx+isinx代入一下:
u(t) e^(j2πf_c t)=s_I (t) cos⁡(2πf_c t)-s_Q (t)sin(2πf_c t)+j(s_I (t)sin(2πf_c t)+s_Q (t)cos⁡(2πf_c t))
则:
Re{u(t) e^(j2πf_c t) }=s_I (t) cos⁡(2πf_c t)-s_Q (t)sin(2πf_c t)
也即:
s(t)=Re{u(t)e^(j2πf_c t)}
Re{u(t)e^(j2πf_c t)}称为带通信号s(t)的复基带表示(complex lowpass representation),u(t)称为s(t)的等效基带信号(equivalent lowpass signal)或者复包络(complex envelope)。
令系统输入信号为s(t),等效基带信号为u(t);带通信道的冲击响应为h(t),其等效基带信道冲击响应为h_I (t)。此时信道输出r(t)=s(t)*h(t),基带信号经过基带信道输出v(t)=u(t)*h_I (t)。可以证明信道的输出也可以表示为r(t)=Re{v(t) e^(j2πf_c t)}
等效基带表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发送信号、信道冲击响应和接收信号的等效基带模型来分析带通通信系统。接收机的等效基带信号是发射机的等效基带信号经过一个复数信道的响应。这个结论帮助我们建立了发射机和接收机基带信号之间的直接联系,而把调制和解调过程屏蔽起来,使分析不再依赖于载波频率。
时变信道的冲击响应
假设发送信号为:
s(t)=Re{u(t) e^(j2πf_c t) }=Re{u(t)}cos⁡(2πf_c t)-Im{u(t)}sin(2πf_c t)
其中u(t)是s(t)等效基带信号,带宽为B, f_c是载频。
忽略噪声后,接收信号是直射信号分量以及所有可分辨多径分量之和,表示为式一:
r(t)=Re{∑_(n=0)^(N(t))▒〖a_n (t)u(t-τ_n (t))e^(j(2πf_c (t-τ_n (t)+ϕ_(D_n ) (t))) 〗}
其中n=0对应直射路径
N(t)为可分辨多径的数目
τ_n (t)各路径的时延
a_n (t)各径振幅,由路径损耗以及阴影效应决定
时延引起的多普勒频移f_(D_n ) (t)=vcosθ_n (t)/λ,θ_n (t)为信号到达方向和接收机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时延引起的ϕ_(D_n ) (t)多普勒相移,ϕ_(D_n ) (t)=∫_t▒〖2πf_(D_n ) (τ)dτ〗
令ϕ_n (t)=2πf_c τ_n (t)-ϕ_(D_n ) (t),将式一简化为式二:
r(t)=Re{[∑_(n=0)^(N(t))▒〖a_n (t)e^(-jϕ_n (t) ) u(t-τ_n (t))〗] e^(j2πf_c t) }
从冲激响应角度来描述接收信号的话,假设时变信道的等效基带冲击响应c(τ,t),则输出信号调制到载频上后可以表示为式三:
r(t)=Re{(∫_(-∞)^∞▒〖c(τ,t)u(t-τ)dτ〗) e^(j2πf_c t) }
c(τ,t)中t表示在接收端观察到脉冲响应的时刻,(t-τ)是向信道发射冲击脉冲时刻。
由式二与式三,可推导出等效基带冲激响应:
c(τ,t)=∑_(n=0)^(N(t))▒〖a_n (t)e^(-jϕ_n (t) ) δ(t-τ_n (t))〗
窄带衰落
接收信号是直射信号分量及所有可分辨多径分量之和,假设信道的时延扩展Tm远远小于发送信号带宽B的倒数,则所有径时延τ_i都小于Tm,近似有u(t-τ_i )≈u(t),则式二可以改写为:
r(t)=Re{u(t)e^(j2πf_c t) (∑_(n=0)^(N(t))▒〖α_n (t)e^(-jϕ_n (t)) 〗)},
其中n=0对于直射路径,N(t)为可分辨多径的数目,α_n (t)为振幅取决于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ϕ_n (t)为相移取决于多径时延、多普勒频移以及发送相位,这两个随机过程是相互独立的。
上式中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在表形式上只相差大括号中的那个复系数(s(t)=Re{u(t)e^(j2πf_c t)}),在Tm<<B-1条件下,这个复系数和发送信号s(t)及其等效基带信号u(t)无关。
因此为了更好的描述这个复系数,可以假设s(t)是相移为ϕ_0的未调制载波,s(t)=cos⁡(2πf_c t+ϕ_0)=Re{e^j(2πf_c t+ϕ_0 ) },即u(t)=e^(ϕ_0 );s(t)对于任意时延扩展都是窄带的,令ϕ_n (t)=2πf_c τ_n (t)-ϕ_(D_n ) (t)-ϕ_0,此时接收信号可以改写为
r(t)=Re{e^(j2πf_c t) [∑_(n=0)^N(t)▒〖α_n (t) e^(-jϕ_n (t) ) 〗]}
类似上节对带通信号的复基带表示的推导,上式可以写成:
r(t)=r_I (t) cos⁡(2πf_c t)-r_Q (t)sin⁡(2πf_c t)
上式中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表达式为
r_I (t)=∑_(n=0)^N(t)▒〖α_n (t)cosϕ_n (t) 〗
r_Q (t)=∑_(n=0)^N(t)▒〖α_n (t)sinϕ_n (t) 〗
对于在[-π,π]均匀分布的ϕ_n (t),r_I和r_Q是独立同分布的零均值高斯随机变量。
瑞利衰落Rayleigh fading
设X、Y是任意两个独立同分布的零均值方差为σ2的高斯随机变量,则Z=√(X2+Y^2 )服从瑞利分布。
前面已知对于均匀分布的ϕ_n (t)(无直射分量),r_I和r_Q是独立同分布的零均值高斯随机变量,假定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方差均为σ^2,则接收信号的包络为
z(t)=|r(t)|=√(〖r_I (t)〗^2+〖r_Q (t)〗^2 )
它服从瑞利分布,其概率谱密度函数为
Pz(z)=2z/(P_r ) ̅ exp⁡[-z^2/(P_r ) ̅ ]=z/σ^2 exp⁡[-z2/(2σ2 )] z≥0
(P_r ) ̅=2σ^2是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它只考虑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不考虑多径时的接收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而可得功率谱密度为如下,即接收信号功率服从均值为2σ^2的指数分布。
Pz^2 (x)=1/(P_r ) ̅ exp⁡[-x/(P_r ) ̅ ]=1/(2σ^2 ) exp⁡[(-x)/(2σ^2 )]
莱斯衰落Rice fading
当信道中有一个固定的直射分量,r_I和r_Q的均值不再是0,此时的接收信号是复高斯分量和直射分量的叠加,其包络服从下式给出的莱斯分布
Pz(z)=z/σ^2 exp⁡[-(〖(z〗2+s2))/(2σ^2 )] I_0 (zs/σ^2 ) z≥0
式中s2=α_02是直射分量的功率,2σ2是其他非直射分量的平均功率,I_0是修正的零介贝塞尔函数,莱斯衰落的平均接收功率为s2+2σ^2
常用衰落参数K来表示莱斯分布,其定义为K=s2/(2σ2 ),K代表直射和非直射分量的功率比,K=0就是瑞利衰落,K=∞就是无衰落——只有直射分量。
Nakagami衰落分布
瑞利分布和莱斯分布都可以用数学方法从假设的物理信道模型中推导出,但有些实验数据与这两个分布都不太吻合,因此人们提出了一个能吻合许多不同实验数据的通用衰落分布Nakagami衰落分布:
Pz(z)=(2m^m z^(2m-1))/(Γ(m)(P_r ) ̅^m ) exp⁡[(-mz^2)/(P_r ) ̅ ] m≥0.5
(P_r ) ̅为平均接收功率,Γ(.)为伽马函数,m为衰落系数。m=1时退化为瑞利衰落,令m=(K+1)2/(2k+1),则上式近似于参数为K的莱斯分布。m=∞时代表无衰落。
宽带衰落
假设信道的时延扩展Tm>>B-1,接收信号是原发送信号经过不同时延、不同相移之后的各分量之和,相位差会造成信号的相互抵消或增加,而时延差会造成信号的失真。
描述宽带信号多径过程时,仅反应幅度和相位随机过程时不够的,还要同时考虑时延扩展和信道时变性对信号的影响。
当多径数很大且各径相位服从均匀分布时(无直射信号),接收信号仍然是一个幅度为瑞利分布的零均值复高斯过程。
描述宽带信道时一些重要的特征,包括功率时延谱、相干带宽、多普勒功率谱、相关时间。
功率时延谱Power-delay profile(PDP):PDP指定了每个时延路径上的接收均功率,也成多径强度谱(multipath intensity profile),记作A_c (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用功率时延谱来定义平均时延扩展μ_(T_m )以及均方根(R.M.S)时延扩展σ_(T_m );
μ_(T_m )=(∫_0^∞▒〖τA_c (τ)dτ〗)/(∫_0^∞▒〖A_c (τ)dτ〗),平均时延扩展是测量到的额外时延的功率加权平均值;
σ_(T_m )=√((∫_0^∞▒〖〖(τ-μ_(T_m ))〗^2 A_c (τ)dτ〗)/(∫_0^∞▒〖A_c (τ)dτ〗)),均方根时延扩展是额外时延的功率加权标准偏差,它提供了平均时延变异性的度量。
为什么使用功率进行加权?因为(功率上的)强径与弱径对时延扩展的贡献不一样,弱径对时延扩展的贡献要小,甚至低于底噪的径根本不会对时延扩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τ超过某个时延T后,A_c (τ)值近似为0,则可用这个T值来粗略反映信道的时延扩展,一般取值为均方根时延扩展的整数倍。
如果信道中没有直射径、多径数量少、且各径的时延差不多一样大时,μ_(T_m )≫σ_(T_m ),这种情况下使用这个比较大的μ_(T_m )作为时延扩展的度量容易产生误导,此时均方根(R.M.S)时延扩展真正反映了信道的时间扩展特性。
相干带宽coherence bandwith Bc
如果发送一个带宽B<< Bc的窄带信号,那么信号带宽内的衰落是高度相关的,也即整个带宽上的衰落近似相等,称此为平衰落flat fading。
如果发送一个带宽B>> Bc的窄带信号,那么在间隔超过相干带宽的两个频率点上的信道幅度值近似独立,此时信号带宽内信道幅度变化很大,这样的衰落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frequency selective。
相干带宽与时延扩展正反比
B_c∝1/t_spread
较大的时延扩展导致较小的相干带宽。小相干带宽意味着,经历不相关的衰落的频率的间隔较小。例如对于一个20RB带宽的信号来说,可能每2RB经历相同的衰落,这样整个信道一共经历10个不同的信道衰落;而大的相干带宽意味着,经历不相关的衰落的频率的间隔较大,可能每5个RB经历相同的衰落,则每间隔5个RB经历不相关的衰落。
对于不存在时延扩展(delay spread)的空口场景(或者较小),信号经历平坦衰落(flat fading),也就是说所有RB经历相同的衰落,而不是与频率强相关的衰落——比如边缘频率的RB经历更大的衰落。这种情形下,可以使用大RB数对信道进行估计,因为所有RB经历相同的衰落,并且大带宽信号有利于信道估计。
在PDSCH下行预编码的配置中,对于不同的场景,可以通过配置prb-BundlingType对RB进行预编码的分组。例如beamforming可以通过较小的bundling size获取较高的频率上的分辨率,这有利于提高天线进行波束赋形的方向性以及波束赋形的增益。MU-MIMO同样从较小的bundling size获得增益——MU-MIMO需要使用beamforming为不同的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预编码bundling size的选择应该还需考虑SINR,较好的SINR时可以使用较小的size,因为在较好的信道条件线下,较高的预编码分辩率将会带来频率上的增益。较低SINR时应使用较大的bundling size有助于信道估计。
信道相干时间 channel coherence time
与相干带宽类似,相干时间是指信道基本不变的时间Tc。也就是说,快衰落信道在不同的时间的衰落不一样,也叫作时间选择性衰落。
在二径模型中,信道变化的频率就是多普勒频移,因此多普勒频移越大,信道变化越快,相干时间与多普勒频移倒数成正比。
T_c∝1/f_Doppler
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是对偶的,信道的时间选择性是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频率选择性是由时延扩展引起的。

  • 7
    点赞
  • 3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