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app学习手札】

uni-app(vue3)编写微信小程序

编写uni-app不必拘泥于HBuilder-X编辑器,可用vscode进行编写,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进行热加载预览,
主要记录使用uni-app过程中自我备忘一些api跟语法,方便以后编写查找使用,uni结合了很多微信小程序与vue语法

一、项目准备

1.1 运行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新建项目
    新建项目步骤之前写过,可参考地址:uniapp使用

  2. 引入插件
    若新增项目的时候直接引用uni-ui项目,会直接内置uni-app的UI组件,组件的文档地址:uni组件介绍地址

  3. 安装依赖
    若使用uni官方自带的编辑器HBuilder X是不需要的安装你的环境以及项目所需以来的,由于uni-app主要使用的vue语法,在前端vscode编辑器中编写更加习惯,所以需要安装一下依赖,安装依赖的命令行与常规vue项目目无异,直接:npm install 即可

  4. 热加载预览运行
    若使用HBuilder X编辑器在运行在内置浏览器编写的样式或者api语法,有时可能会出现报错情况,所以对于写微信小程序来说,最好预览运行界面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

npm run dev:mp-weixin 

运行后在项目文件中出现的文件夹dist文件中,dev文件夹下的mp-weixin文件,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进行导入该文件即可,后续在编辑器中进行编码,微信开发者工具会进行同步加载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打包部署
    开发的时候,使用的dev下的文件夹导入,当部署微信的时候还是需要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进行上传,uni-app提供了压缩版本,用于微信上传操作的打包部署,执行步骤基本与运行相同,不用于热更新运行,只用于上传,类似于vue常规项项目运行 run dev,打包run build,再部署dist文件,打包命令:
npm run build:mp-weix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api备忘

2.1 显示消息提示框(uni.showToast)

官网地址:消息提示框

api示例

  uni.showToast({
    title: '标题',
    duration: 200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闭api

uni.hideToast()

2.2 显示 loading 提示框( uni.hideLoading )

官网地址:loading 提示框

api示例

  uni.showLoading({
    mask: true,
    title: '加载中',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闭 loading的api

uni.hideLoading()

2.3 显示模态弹窗( uni.showModal)

官网地址:显示模态弹窗

api示例

 uni.showModal({
	title: '提示',
	content: '这是一个模态弹窗',
	success: function (res) {
		if (res.confirm) {
			console.log('用户点击确定');
		} else if (res.cancel) {
			console.log('用户点击取消');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从底部向上弹出操作菜单( uni.showActionSheet)

官网地址:从底部向上弹出操作菜单

api示例

 uni.showActionSheet({
	itemList: ['A', 'B', 'C'],
	success: function (res) {
		console.log('选中了第' + (res.tapIndex + 1) + '个按钮');
	},
	fail: function (res) {
		console.log(res.errMsg);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3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好的,你的问题是关于Python函数第二次运行报错和retry的简单用法。 首先,如果一个Python函数在第二次运行时出现了错误,可能是由于函数内部的变量状态发生了变化,导致程序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retry功能来多次尝试运行该函数,直到它成功为止。 使用retry功能可以在函数出现错误时自动重试,可以避免手动重复运行该函数,从而提高效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retry功能: ```python import time from retry import retry @retry(delay=1, backoff=2, max_delay=4) def my_func(): print("Running my_func...") # 模拟函数出错 if time.time() % 2 == 0: raise ValueError("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else: print("Success!") my_func() ``` 在这个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了retry库中的retry装饰器来装饰my_func函数,该函数会运行多次,直到成功为止。在retry装饰器中,我们设置了最大延迟时间为4秒,每次重试前等待1秒,重试间隔时间呈指数级增长,即第一次重试后等待1秒,第二次重试后等待2秒,第三次重试后等待4秒,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最大延迟时间为止。 当my_func函数第一次运行时,它会输出“Running my_func...”和“Success!”,并正常结束。当函数第二次运行时,它会抛出一个ValueError异常,并重试多次,直到成功为止。 希望这个简单的示例可以帮助你理解如何使用retry功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