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

请设计一个类,只能在堆上创建对象

实现方式:

  1. 将类的构造函数私有,拷贝构造声明成私有。防止别人调用拷贝构造在栈上生成对象。
  2. 提供一个静态的成员函数,在该静态成员函数中完成堆对象的创建。
// 创建出的类对象只能在堆上
// 思路:正常创建对象一定要调用构造函数,或者拷贝构造
class HeapOnly
{
public:
	static HeapOnly* GetObj()
	{
		return new HeapOnly;
	}

private:
	HeapOnly()
	{}

	// C++98防拷贝:声明成私有
	//HeapOnly(const HeapOnly&);
public:
	// C++11:声明成delete
	HeapOnly(const HeapOnly&) = delete;
};

int main()
{
	//没有可用的构造函数,不能创建对象
	//HeapOnly hp;
	//HeapOnly* p = new HeapOnly;

	HeapOnly* p = HeapOnly::GetObj();
	std::shared_ptr<HeapOnly> sp1(HeapOnly::GetObj());
	std::shared_ptr<HeapOnly> sp2(HeapOnly::GetObj());

	//没有可用的拷贝构造函数
	//HeapOnly copy(*sp1);

	return 0;
}

请设计一个类,只能在栈上创建对象

同上将构造函数私有化,然后设计静态方法创建对象返回即可。

// 创建出的类对象只能在栈上
class StackOnly
{
public:
	static StackOnly GetObj()
	{
		return StackOnly();
	}
private:
	StackOnly()
	{}
};

int main()
{
	//没有可用的构造函数,不能创建对象
	//StackOnly so;
	//StackOnly* p = new StackOnly;

	StackOnly st = StackOnly::GetObj();

	return 0;
}

// 这种方案存在一定程序缺陷,无法阻止在数据段(静态区)创建对象
//class StackOnly
//{
//public:
//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 delete;
//};
//
//int main()
//{
//	static StackOnly st;
//	return 0;
//}

请设计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对象(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为什么会产生设计模式这样的东西呢?就像人类历史发展会产生兵法。最开始部落之间打仗时都是人拼人的对砍。后来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经常打仗,就发现打仗也是有套路的,后来孙子就总结出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也是类似。

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为了代码可重用性、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写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

单例模式:
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对象,即单例模式,该模式可以保证系统中该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该实例被所有程序模块共享。比如在某个服务器程序中,该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些配置数据由一个单例对象统一读取,然后服务进程中的其他对象再通过这个单例对象获取这些配置信息,这种方式简化了在复杂环境下的配置管理。

单例模式有两种实现模式:
饿汉模式
就是说不管你将来用不用,程序启动时就创建一个唯一的实例对象。

#pragma onc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namespace HungryMan
{
	//饿汉模式:一开始(main函数之前)就创建对象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_inst;
		}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 delete;
	private:
		Singleton()
		{}

		static Singleton _inst;
	};

	//static对象是在main函数之前创建的,这时只有主线程,所以不存在线程安全
	Singleton Singleton::_inst;

	void Test1()
	{
		//没有可用的构造函数,不能创建对象
		//Singleton s1;
		//Singleton s2;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没有可用的拷贝构造函数
		//Singleton copy(*Singleton::GetInstance());
	}

	void Test2()
	{
		vector<thread> vthreads;
		int n = 10;
		for (int i = 0; i < n; ++i)
		{
			vthreads.push_back(std::thread([]()
			{
				cout << this_thread::get_id() <<":";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
		}

		for (auto& t : vthreads)
		{
			t.join();
		}
	}
}

如果这个单例对象在多线程高并发环境下频繁使用,性能要求较高,那么显然使用饿汉模式来避免资源竞争,提高响应速度更好。

懒汉模式
如果单例对象构造十分耗时或者占用很多资源,比如加载插件啊, 初始化网络连接啊,读取文件啊等等,而有可能该对象程序运行时不会用到,那么也要在程序一开始就进行初始化,就会导致程序启动时非常的缓慢。 所以这种情况使用懒汉模式(延迟加载)更好。

#pragma onc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namespace LazyMan
{
	// 懒汉模式:第一次获取对象时,再创建对象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 双检查
			//提升代码性能,避免每次都要去加锁解锁
			if (_pinst == nullptr)
			{
				//多线程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同时创建对象的场景
				//_mtx.lock();
				unique_lock<mutex> lock(_mtx);
				if (_pinst == nullptr)
				{
					_pinst = new Singleton;
				}
				//_mtx.unlock();
			}
			return _pinst;
		}

		static void DelInstance()
		{
			//如果使用GC自动析构,此时不加锁,main函数结束后多线程也已经结束
			//如果是手动释放,需要加锁,main函数未结束,多线程存在,避免销毁对象的时候其它线程创建对象
			//unique_lock<mutex> lock(_mtx);
			delete _pinst;
			_pinst = nullptr;
		}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s) = delete;

	private:
		Singleton()
		{}

		static Singleton* _pinst;
		static mutex _mtx;
	};

	//静态成员的定义
	Singleton* Singleton::_pinst = nullptr;
	mutex Singleton::_mtx;

	// 1、如果要手动释放单例对象,可以调用DelInstance
	// 2、如果需要程序结束时,正常释放单例对象,可以加入下面的设计
	class GC
	{
	public:
		~GC()
		{
			Singleton::DelInstance();
		}
	};

	//定义GC的全局静态对象,main函数结束后,调用它的析构函数
	static GC gc;

	void Test1()
	{
		//没有可用的构造函数,不能创建对象
		//Singleton s1;
		//Singleton s2;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没有可用的拷贝构造函数
		//Singleton copy(*Singleton::GetInstance());
	}

	void Test2()
	{
		vector<thread> vthreads;
		int n = 10;
		for (int i = 0; i < n; ++i)
		{
			vthreads.push_back(thread([]()
			{
				cout << this_thread::get_id() <<":";
				cout << Singleton::GetInstance() << endl;
			}));
		}

		for (auto& t : vthreads)
		{
			t.join();
		}
	}
}

总结对比一下饿汉和懒汉的区别

  1. 懒汉模式需要考虑线程安全和释放的问题,实现相对更复杂,饿汉模式不存在以上问题,实现简单。
  2. 懒汉是一种懒加载模式,需要时再初始化创建对象,不会影响程序的启动。饿汉模式则相反,程序启动阶段就创建初始化实例对象,会导致程序启动慢,影响体验。
  3. 如果有多个单例类,假设有依赖关系(B依赖A),要求A单例先创建初始化,B单例再创建初始化,那么就不能用饿汉。因为无法保证创建初始化顺序,这时用懒汉我们就可以手动控制。
  4. 实际中懒汉模式还是更实用一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