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构成

img

基本RS触发器是由两个与非门,按正反馈方式闭合而成,也可以用两个或非门按正反馈方式闭合而成。图(a)是习惯画法,图(b)是另外一种画法。基本RS触发器也称为闩锁(Latch)触发器。

定义一个与非门的输出端为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端Q ,图中为B门的输出端。另一个与非门的输出端为非Q端,因Q端和非Q端为同一个与非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另一输入端为高电平),所以这两个端头的状态应该相反。定义A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为非Rd端,称为直接置“0”端,或直接复位端(Reset);B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为非Sd端,称为直接置“1”端,或直接置位端(Set)。

两个稳态

Q=1,非Q=0

Q=0,非Q=1

在没有加入触发信号之前,即和端都是高电平,电路的状态不会改变。

触发翻转

电路要改变状态必须加入触发信号,因是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所以,触发信号是低电平有效。若是由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触发信号是高电平有效。非Rd和非Sd是一次信号,只能一个个加,即它们不能同时为低电平,因为会有逻辑矛盾(Q == 非Q)。

真值表

基本RS触发器用真值表来描述,表中的Qn和表示触发器的现在状态,简称现态;Qn+1和表示触发器在触发脉冲作用后输出端的新状态,简称次态。对于新状态Qn+1而言,Qn也称为原状态。

img

基本RS触发器的翻转时间

img

基本RS触发器的状态转移图

状态转移图

img

从时序的角度看状态转移

img

RS触发器的理解

img
img

RS触发器可以用与非门实现或者用或非门也行,这里以或非门为例子。

  • 为什么这个电路能够导通?

    一开始知道这个电路图是能工作的我是不理解的….为什么居然可以用“未知的输出”去当作输入?
    然而据他人指出,实际上我是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认为电路的输入端一定要人工设置高低电平(0、1)才可以运转。实际上就算我们不设置Q、非Q端为0,它也是默认接地的,即默认是0的….

  • S,R,Q,非Q代表什么?

    Q代表这个触发器的状态,Q=1时,即表示当前触发器状态为1。

    S代表置位,当设置S=1,R=0时,由于S=1,不管设置前的Q的状态是0还是1,由或非真值表我们知道,输出结果总是为0!即非Q=0。又因为非Q=0,R=0,此时由真值表可知Q=1。即我们称S=1是我们希望这个触发器的状态为1。在或非门中这种状态被称为“置一”。

    R代表复位,当设置R=1,S=0时,由于R=1,不管设置前的非Q状态是0还是1,都有输出结果为0,即Q=0,即我们称R=1是我们希望触发器的状态能被复位回0的状态。(当然啦,Q=0后,因为S=0,Q=0,所以又有非Q=1.)在或非门中这种状态被称为“置零”。

    非Q,辅助这个电路构成这样奇特的结构——能够实现“保存Q状态”的功能,非Q和Q是互补关系。

  • 该触发器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要么“S=1,R=0”,要么“S=0,R=1”.如果突然断电时,S=R=0了!那我们怎么保持Q的状态不改变呢?——这就是触发器的作用。

    当电路上一秒还在“S=0,R=1”状态时(此时Q=0,非Q=1),突然变成了“S=0,R=0”,此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由于Q=0,S=0,非Q仍然是1,非Q=1,R=0,Q仍然是0,不变!这就做到了保持Q的状态!这正是这个电路的奇特之处。

  • 不允许出现的状况

    S=1,R=1时,不仅S,R的意义会出现变化“Q到底是为0还是1?”,而且从逻辑图我们得知,S=R=1时,Q=非Q=0。如果此刻S,R突然变化=0,因为变0的过程有先有后,假设S先变为0,即有S=0,Q=0,得到输出非Q=1。如果是R先变成0,有R=0,非Q=0,即输出Q=1。Q的状态不稳定,Q的状态取决于谁先变为0…所以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因为你并不知道你的Q是什么状态。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出或非门的RS触发器有以下总结:

S=0,R=0时候,Q状态保持不变。

S=1,R=0时候,Q状态被设置为1.

S=0,R=1时候,Q状态被设置为0.

S=1,R=1时候,Q状态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