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刊发了任正非与公司战略预备队学员和新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任正非表示:人力资源考核机制对不同岗位有不同要求,且不会设年龄限制;将来华为的岗位分为三个类别:职员类、专家类、管理类,并且这些岗位对年龄没有限制。
是的!你没听错!没有年龄限制且不设末尾淘汰机制!
只要有经验,可以做到50-60岁,而职级只有15/16级也是可以的。将来他们还会有工龄津贴、岗位补贴、质量补贴等各项福利待遇,确保能拥有一定的合理收入。
消息一出,引来各厂在职人士的广泛热议。作为程序员,汇智妹也表示酸不可耐,果然是别人家的福利啊~~~
那么,一向以军事化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此次为何突然表现出“恰似你的温柔”的一面?
抱着刨根问底的八卦心态,汇智妹又仔细品味了一番,发现原来事情背后还真没那么简单。结合程序员职场发展路径,今天就来一起看看IT人在职场上如何才能无惧危机,享受互联网大厂的优厚待遇:
讲话原文中特别强调了职员类也叫专业化岗位,所谓“专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个人技能要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
华为的政策向好并不代表公司要做公益、养一帮闲人,这背后是数十年来发展沉淀下的人才筛选机制和岗位责任制,也就是说,能进入华为的人,都是等闲之辈。
作为程序员,想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有时候还真没那么容易,从系统化理论学习到一线热门技术实践,没有一定的经验和作品也难以征服面试官。
要是遇到心仪的大厂,那面试这道筛选门槛就更要慎之又慎,都知道面过了一片坦途,但往往80%的人都折戟于一面,被心仪的大厂无情拒之门外。
所以,程序员要做的就是夯实基本功,明确职场岗位目标之后努力提升对应技能,或自学、或培训,朝专业化方向努力。
之前推文中对于软件测试开发的进阶路线及各阶段所需技能,汇智妹有曾罗列,这里再跟大家做下分享,可自行对照:
所谓专家即高阶精英,其背后是丰富的经验阅历和娴熟的岗位技能,能恪守能攻坚,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能说各项全能吧,好歹也是某项领域的佼佼者。
作为程序员,想要达到专家级别,除了常规技能提升之外,还需保持持续学习,接触时下热门技术手段。
最好能与互联网一线大咖切磋讨教,学习对方的思维逻辑、借鉴对方的过人之处为我所用(站在巨人的肩上,你就是巨人的一部分)。
关于高阶职场领域及专业技能提升,汇智妹推荐大家利用“测试开发能力象限”来自我分析一番。
管理类则需要基于过硬的专业技能,从个人单打独斗到带领团队一起高效协同,这背后是超乎个人自由意识的团队意识。
从技能岗切换到管理岗,身份转换的过程中是对个人综合实力的再塑造,而背后也必然伴随企业的人才发展计划,要知道,从入门小白到高阶管理,平台自己孵化的精英要比空降来的更具魅力。
还记得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及程序员职场发展路径,从技术岗到管理岗,大致路径如下:
而我们学院的网红梁老师也在视频中给大家做了小小科普,谁说35岁的程序员只能接受职场瓶颈现实???
窥一斑而识全豹,虽然我们或许无法触及向华为那样的大厂,但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常怀一颗进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