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5G 标准中所使用的LDPC码,具有码率多样、码长灵活、复杂度小和译码时延小的特点,被确定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5G-LDPC码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可以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场景下的信道编码。
1. 5G-NR 标准中LDPC码的概述
5G-NR 标准中eMBB 场景下所使用的LDPC 码码型为QC-LDPC 码。基矩阵作为LDPC 码设计的核心,决定着LDPC 码的整体性能以及宏观特性。综合多种考虑,5G 标准最终采取两种基矩阵BG1 和BG2。两种基矩阵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两种基矩阵除了大小不同以及元素1 的个数不一样外,它们的应用场景也略有不同,BG1 最低支持的码率为1/3,编码时支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为8448,适用于高吞吐率、高码率、长码长需求下的应用场景;BG2 编码时支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为3840,主要应用在低码率、短码长以及低吞吐率需求下的应用场景。
BG1 和BG2 支持的码率范围和传输块大小如下图所示

2017 年4 月,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在RAN 88bis 会议上公布了LDPC 码所需要支持的循环置换矩阵(Circulant Permutation Matrix,CPM)的大小,也就是CPM 中移位尺寸(Lifting Size,LS)的取值Z。
5G-NR 标准中基矩阵的循环移位系数取值共有16 种,其中BG1 和BG2各8 种。即使矩阵同属于BG1 或者BG2,当下表中a 的取值不同时,循环移位系数矩阵也是不同的。

5G-NR 共定义16 套循环移位矩阵,其中BG1 和BG2 各8 套。
5G-NR 标准为了支持更多的信息块,同时考虑到实现复杂度以及码的性能,一共定义了8 组扩展因子Z,扩展因子Z的取值总共有51 种。其中
,
,
,Z 的取值范围是
内的整数。Z的集合如下表所示。

表中
为指示a 值的索引,取值范围为0~7 之间的整数。例如
为0,a 的值为2 时,有一个PCM 对应
。对于
为5,a 的值为11 时,有一个PCM 对应
。
5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