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取的共同发展以推进信息社会的过程。信息化应该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的过程。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时域是一个长期过程,空域是经济和社会的一切领域,手段是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二、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实质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形成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 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居民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电子政府的行为主体:政府(Government),企事业单位(Business),居民(Citizen)、公务员(Employee)
电子政府的分类:政府与政府(GtoG)、政府对企事业单位(GtoB)、政府对居民(GtoC)、企业对公务员(Gto E)、企事业对政府(BtoG)、居民对政府(CtoG)、公务员对政府(EtoG)
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
具体目标:优化企业业务活动,使之更加有效。
对信息化的需求是信息化的原动力。
根本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具有平稳和有效的运作能力。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 制造技术
三类创新:
- 技术创新:必须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在市场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即使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信息技术,才能加快技术向生产的转化。生产技术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
- 管理创新: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要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重新整合,从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转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的管理,并延伸到企业技术创新、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进而扩展到客户管理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发展到电子商务。
- 制度创新:使企业适应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的三个层面:
1. 战略需求: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2. 运作需求:实现信息化战略的目标需求、运作策略的需求、人才培养的需求
3. 技术需求:信息技术层面对系统的完善、升级和集成
企业信息化方法:
1. 业务流程重构方法:彻底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
2. 核心业务应用方法:围绕核心业务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3. 信息系统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关键
4. 主题数据库方法:消除信息孤岛,建立面向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库
5. 资源管理方法:为企业资源管理提供了强大的能力
6. 人力资本投资方法:把一部分企业的优秀员工看作一种资本
信息化规划三个阶段和方法:
第一阶段:以数据处理为核心(TPS):
1.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关键信息集合,确定开发优先顺序
2. 战略目标集转换法(SST):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换成管理系统的战略目标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自上而下的识别系统目标,自下而上的实现。
4. 其他:投资回收法、征费法、零钱预算法、阶石法
第二阶段:以企业内部MIS为核心:
1. 战略数据规划法(SDP):主题数据库
2. 信息工程法(IE)
3. 战略栅格法(SG)
第三阶段:以集成为核心:
1. 价值链分析法(VCA)
2. 战略一致性模型(SAM)
企业资源规划(ERP):
打通了供应链,扩展到了非制造业,中心从物流转移到财务上。
客户关系管理(CRM):
目的是提高收入;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
主要模块: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客户服务与支持、商业智能
价值: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开支;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忠诚度
供应链管理(SCM):
打通企业间的信息孤岛,优化和整合三大流。
三大流:信息流(核心)、资金流、物流
需求信息流(需方到供方):客户订单、生产计划、采购合同
供应信息流(供方到需方):入库单、完工报告、库存记录、可供销售量、
提货发运单